國際小學堂/8大新興傳染病 病毒愈來愈毒

.

https://tw.news.yahoo.com/8-%E5%A4%A7%E6%96%B0%E8%88%88%E5%82%B3%E6%9F%93%E7%97%85-%E7%97%85%E6%AF%92%E6%84%88%E4%BE%86%E6%84%88%E6%AF%92-001325051.html
.
新冠病毒。(圖片來源:Getty Image)
新冠病毒。(圖片來源:Getty Image)

近期爆發的猴痘疫情與肆虐兩年多的新冠疫情,

凸顯廿一世紀新興病毒的威脅愈來愈大。

新興傳染病是指新出現在人類的傳染病,

或是已知病原的變種造成的疾病,個案快速增加,

或具有造成流行的潛力。法新社介紹本世紀幾個新興傳染病。

.

新冠肺炎 全球六二○萬人死

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造成,

二○一九年底發現病例,後來傳到全世界,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資料,截至五月底,全球超過六二○萬人染疫死亡。

疫情讓全球動起來,快速研發並提供大致有效的疫苗,

但即便如此,世界衛生組織說,全球與新冠疫情直接和間接相關的死亡

(也就是超額死亡)約一四九○萬人。

.

MERS 致死率達三分之一

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

二○一二年在沙烏地阿拉伯首次被發現,

病原體是新的冠狀病毒,透過駱駝傳播,

雖然在人類之間傳染力不高,致死率卻高達三分之一。

世衛二○一九年九月發布的最近一分官方統計顯示,

超過八五○人死於MERS。

.

SARS 陸南方首見病原體

.

SARS也是冠狀病毒造成,被認為是蝙蝠透過市售的果子狸傳給人類。(照片來源:Getty Images)
SARS也是冠狀病毒造成,
被認為是蝙蝠透過市售的果子狸傳給人類。
(照片來源:Getty Images)
.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病原體也是一種冠狀病毒,

二○○二年底在中國大陸南部首次被發現,

科學家認為是從蝙蝠透過大陸市場販賣的果子狸傳給人類。

SARS會引發嚴重肺炎,致死率百分之九點五,

疫情擴散到大約卅國,共七七四人死亡,多在大陸。

.

伊波拉病毒 奪西非逾萬命

伊波拉病毒 奪西非逾萬命(照片來源:路透社)
伊波拉病毒 奪西非逾萬命(照片來源:路透社)

一九七六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當時名為薩伊)首先發現,

自然宿主是蝙蝠,在非洲造成大規模的地區性流行,

約一萬五千人染疫死亡,單是二○一三到二○一六年在西非,

就造成一萬一千三百人死亡。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十幾場大規模地區性流行,

最嚴重的是在二○二○年,造成二二八○人死亡。

馬堡病毒 出血熱致死率高

一九六七年科學家在德國和前南斯拉夫研究進口的非洲綠猴後,

首先發現這種病毒。

馬堡病毒與伊波拉同屬一系,會引發出血熱,致死率約五成。

最嚴重的疫情是二○○五年在非洲安哥拉,造成三二九人死亡。

.

茲卡病毒 染疫胎兒恐畸形

.

茲卡病毒透過蚊子叮咬傳播。圖為巴西一名男嬰在母體內垂直感染茲卡病毒,天生小頭畸形。(照片來源:AP美聯社)
茲卡病毒透過蚊子叮咬傳播。
圖為巴西一名男嬰在母體內垂直感染茲卡病毒,
天生小頭畸形。(照片來源:AP美聯社)

茲卡病毒、屈公病、登革熱的症狀都像流感,

均由蚊子叮咬傳播,都在廿一世紀初隨著白線斑蚊激增而爆發疫情。

茲卡病毒在一九四七年烏干達的猴子上首先發現,

二○○七年在密克羅尼西亞首次造成大規模地區性流行,

二○一五年在拉丁美洲大爆發,尤其在巴西。孕婦若感染茲卡病毒,

可能造成胎兒嚴重畸形。

.

屈公病 從非洲傳到拉美

屈公病二○○四年在非洲傳播,後來傳到印度洋和亞洲,

二○一三年傳到加勒比海地區,二○一五年在拉丁美洲爆發疫情。

這種病的症狀是發燒和關節痛,幾天或幾周後會好轉。

.

登革熱 病例廿年增十倍

登革熱主要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通常症狀輕微,致死率低。二○二○年向世衛通報的登革熱病例

是二○○○年的十倍,這種病在一百多國引發小規模地方性流行。

.

.

https://tw.news.yahoo.com/8-%E5%A4%A7%E6%96%B0%E8%88%88%E5%82%B3%E6%9F%93%E7%97%85-%E7%97%85%E6%AF%92%E6%84%88%E4%BE%86%E6%84%88%E6%AF%92-001325051.html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潔 的頭像
    小潔

    小潔的天地 清海無上師 純素 痞客邦

    小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