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清償業障.清海無上師

 

 

 

師父講故事

 

誠心

 

 

清海無上師以英文講於韓國永同道場1998.5.7

 

以前有一個學生問一位禪宗師父︰

 

「如何才能很快地開悟?」禪師回答說︰

 

「你必須想要開悟,而且要非常地想。」學生又問︰

 

「要多想呢?我怎麼衡量我有多想呢?」

 

那位師父把他拖到河邊,把他的頭壓到水裏去,

 

直到他幾乎要死掉了而掙扎、奮鬥想獲得自由,

 

努力求救時(師父和大眾笑),

 

這位師父才把他的頭拉出水面。他馬上說︰

 

「師父,你差一點就殺了我,我真的很迫切需要空氣,

 

你不知道嗎?」師父對他說︰「我知道!我知道!

 

當你渴望要開悟的程度像那樣迫切,你就能得到了。」

 

誠心

 

 

 

--------------------------------------------------------------------------------

 

 

焦點文章

 

不要對師父的肉體存有幻想

 

 

清海無上師以英文講於澳洲雪梨禪四

  

1997.5.10

 

我一再告訴你們,我是個生活很簡單的人,

 

不需要對我存有幻想。我跟你們一樣,我有的,

 

你們也都有,只是你們還沒完全發覺而已,

 

但那是你們的問題,別把我看得多了不起。

 

我和你們一樣,真的!我的生活跟你們都一樣,

 

不要太幻想、太神化了。

 

我有什麼地方跟你們不一樣嗎?不知道你們為什麼對

 

師父幻想那麼多,我自己也見過不少所謂的師父,

 

或是其他的大人物,但是我從來都不會覺得緊張或害怕,

 

只是感到很高興、很榮幸,能夠見到這麼仁慈、

 

神聖的人,如果他們真的是這樣子的話,

 

我會很高興見到他們。就好像我很高興能夠常常看到大家,

 

是因為我認為你們很神聖、很高雅,就是這樣而已,

 

沒有其它原因。

 

不過,我們也不是常常有機會、

 

有時間在一起相處久一點或是私下談話,

 

因為我們要擴充、成長,這是我們加入這個團體、

 

打坐修行、學習觀音法門的主要目的,

 

我們不是要來這裡互相認識、聊天、黏在一起、

 

綁在一起,而是要發展自己明師的品質和智慧。

 

所以我和你們親不親近並不重要,

 

我不是來這裡和你們認識、交朋友的,

 

而是來讓你們了解你們就是明師。

 

我要指引你們找回自己明師的本質,

 

再度得到自己的智慧,那才是我們的目的。

 

所以雖然很遺憾,我們沒時間像兩個朋友一樣喝茶、

 

聊天,因為我們在內邊已經互相認識了。所以,

 

我不是要來讓你們相信我或是建立私人的友誼,

 

也不是要讓你們覺得我很好、很友善,覺得我很和藹可親,

 

所以不用感到難過,也不要幻想可以和我私底下談話、

 

交朋友,這些都沒有必要,也不是我們的目的。

 

生活的主要目的,不是要和什麼人交朋友,

 

因為我們真正的朋友是上帝,是內邊明師的力量,

 

所以如果有人能指導我們,就已經很好了,

 

不需要執著這個肉體,我的意思是說,不要幻想太多,

 

而和現實脫節。

 

我只是一個女人而已,也許比較有智慧一點,

 

也許已經找回了自己的一些智慧,甚至所有的智慧。

 

不過不管怎樣,也只是一個女人而已,和其她女人一模一樣,

 

我可以得到的,你也遲早能夠得到;有些人可能已經得到,

 

有些人可能將要得到,有的人可能已經得到一半,

 

有的人可能得到了三分之二,都一樣。

 

但是因為這項工作是我開始的,

 

所以大家就一直讓我做帶頭的工作。

 

不需要,我只是在前面帶路的嚮導而已,

 

不需要永遠走在前面,如果你們能超越我,那更好。

 

你們這麼隆重地款待我,我受不了,我真的受不了,

 

讓我覺得快要窒息。聽起來好像我很不領情,

 

不過很抱歉,真的是這樣。我知道你們不是故意的,

 

只是一番好意,我知道你們尊敬我、愛我,

 

不過不需要這樣大費周章,為我浪費許多時間和精力,

 

我一點也不喜歡,我喜歡比較輕鬆的氣氛。

 

請你們要記得,我的生活很簡單,不要浪費時間、

 

精神,做一些我不喜歡、不需要的事情。

 

我的生活真的很簡單,相信我!我根本沒時間過複雜的生活,

 

大部分你們給我的東西,即使你們真的想給,

 

我也沒時間享用。如果我能好好睡覺、好好打坐,

 

心裡清靜一下,不要有人在內邊、在外面煩我,

 

就已經很好了,平靜才是我真正需要的東西。

 

不要對師父的肉體存有幻想

 .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news/94/i-1.htm

.

 

 

--------------------------------------------------------------------------------

 

甘露法語 

 

清海無上師(原文為英文)

 

當你可以帶著笑容時,何必擺出懊惱的樣子?

 

這不用花錢,而且也是一種布施,

 

將快樂和輕鬆的氣氛帶給大家,那比金錢、食糧還要重要。

 

你可以愛別人,但是別人不一定會愛你,

 

所以最好就是愛他們但不求回報。

 

清海無上師(原文為中文)

 

★我們人的組織能力,不會超過天意的。

 

如果我們自己不誠心、不修行、身口意不乾淨的話,

 

不管我們計畫怎麼樣,都不會很管用。

 

★有時候,如果我們生活覺得不順的話,

 

應該知道我們過去有結逆緣,所以要奮鬥。

 

如果有順緣的話,也應該知道自己過去有做好的事情,

 

所以要珍惜。然後我們要繼續奮鬥到我們心情完全安穩,

 

完全不在意任何事情,不執著在什麼地方,

 

不管世界的任何方面都不會綁住我們時,那時才真正好。

 

★在這個宇宙上,有很多的等級我們要成就,有很多地位我們要獲得。

 

所以修行還少時,沒有什麼可炫耀的。

 

★驕傲是我們最麻煩的業障、最大的障礙。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每個人都把過多的東西,

 

分給其他人,世界一定很和平、很快樂,不會有戰爭、

 

偷盜的事情。

 

 

清海無上師(原文為英文)

 

★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情況,我們都有師父的力量在內邊,

 

就是我們不用而已。我們向情況屈服、

 

向困難低頭,所以才有麻煩。千萬不要這樣,

 

事情一定有變通的方法,要有耐心。

 

★打禪、共修、研究任何一位明師的教理,

 

其目的應該是為了完全了解、充分的消乙把它變成我們的智慧,

 

把實踐出來,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瞭解它的意義,

 

也才能利益我們的生活。

 

★我們修行首重瞭解自己,不是要鄰居瞭解你,

 

也不是要師父瞭解你。師父不會在乎,

 

鄰居也不會在乎,做不做得到都是自己的事情。

 

清海無上師(原文為中文)

 

我們有時候幻想很多,認為生活很充裕我們才安心、

 

才快樂、才可以修行,事實並非如此!

 

當我們快樂、我們安心時,

 

我們在什麼情況都可以修行,這不是富有的關係。

 

我們如果不儘量改變自己的話,

 

即使有加持力也沒有很多用處,就變成一種物質的福報而已。

 

要騙自己或是騙人是很簡單,自己真的要修行很認真、

 

很坦白則不容易。

 

我們要選擇什麼東西,真的要考慮很清楚,

 

如果裡面已經知道不對,最好不要為了面子、

 

為了習慣,或為了任何短暫、方便的看法,

 

而破壞很強的當來!

 

清海無上師(原文為英文)

 

「彌勒」意思是快樂與愛力,彌勒佛就是愛力佛,

 

帶給人們愛力和快樂,任何人能做到這樣,

 

都可以算是彌勒佛。你自己應該當彌勒佛,

 

把愛力、快樂帶給大眾,才算是紳士、大丈夫。

 

清海無上師(原文為英文)

 

並不是開悟以後就什麼都不用做,那就變成無用佛了!

 

我要提醒你們,越開悟工作就越多,

 

開悟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弱小、幫助需要你的人。

 .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news/94/k-0.htm

.

 

 

 

--------------------------------------------------------------------------------

 

 

師父開示 

 

重新認得自己上帝的本質

 

清海無上師以英文講於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爾凡分校

 

 

一九九八年六月二日(未經刪改的原版)

 

★自古以來,困惑人類的問題

 

我們必然有個起源,我們的生命很久以前就開始了,

 

或者也許剛開始,但我們已經忘記了我們真正從哪裡來;

 

對大多數的我們而言,這是唯一無法解答的問題。

 

我們有足夠的聰明才智去了解其它任何事物,

 

我們可以從書本上學到,可以在實驗室做試驗,

 

可以用化學物質或科學知識去解決問題、找出答案。

 

但最困惑我們的問題是:「我們從何處來?」

 

而另一個同樣困惑我們的問題是:「我們往何處去?」

 

對我們之中的很多人來說,

 

顯然地並不認為生命的終點是在棺材內,

 

我們確實知道,只是無法證明。

 

而對自古以來智慧的聖者而言,這些問題很簡單,

 

他們知道他們從哪裡來,也知道他們會往哪裡去。

 

對他們來說,死亡根本沒什麼,也不覺得害怕,

 

因為他們就像聖經裡的聖人所說的那樣:「我每天往生」。

 

「每天往生」是什麼意思呢?當我們把自己收攝往內、

 

進入天國時,我們就「往生了」,暫時地「往生」,

 

然後再活過來。如果我們遵循耶穌或古代聖人們的修行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隨時有「復活」的體驗。

 

而且因為我們往生或每天往生,

 

我們會知道除了這個肉體生命之外,

 

還有其它生命形式的存在,知道除了這個物質世界之外,

 

還有別的世界。我們可以自由地漫遊宇宙、

 

探索宇宙的奧秘,然後我們就會知道死亡並沒什麼,

 

而且實際上我們從未死亡,我們也會了解到我們根本沒有肉體。

 

也許聽起來很奇怪,但事實的確如此。

 

這就是為什麼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祂並不怕,

 

祂沒有哭泣,沒有乞求活命,也沒有逃走。

 

祂可以逃走,但祂根本不想逃,因為沒有必要。

 

祂把一切交給上帝,因為祂知道祂會去哪裡,

 

祂一直都知道,祂知道根本就沒有所謂死亡或受苦。

 

真正的受苦是不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往哪裡去。

 

耶穌已經知道了,所以祂不追求肉體的舒適,

 

不怕死亡,祂坦然赴死,因為祂知道祂本來就在那裡。

 

而且,這只是在凡夫眼中來看,才有所謂肉體的毀壞;

 

以耶穌的智慧來看,根本就沒有肉體。

 

除非我們跟隨像佛陀和耶穌這樣偉大的明師走同一條路,

 

否則這些事情很難證明。佛陀和耶穌走的是同一條路,

 

所以祂們的教理相同,只是我們造出許多名詞,

 

把它們貼上佛教或基督教的標籤,

 

將真理區分為兩個不同的種類來混淆自己。

 

實際上明師們的教理本質上是相同的,

 

如果我們剪開彩帶和包裝紙,

 

再除去祂們的個人才能及演說口才的不同,

 

特別是我們開悟以後,或者跟隨祂們走同一條路、

 

修同一法門,我們就會知道祂們的教理完全相同,

 

因為祂們走的是同一條路。比如說,

 

我們大家來到這個大廳裡坐一會兒,

 

然後當我們出去後,我們所描述的都是同一間大廳。

 

 

★開悟是我們的本性

 

為什麼這麼多人把「開悟」講得那麼奧妙,

 

那麼推崇它,並鼓勵我們把它再找回來?

 

其實也不是開悟,它只是個「真理」,

 

本來我們就應該開悟,也本來就開悟。

 

如果我們不知道什麼是開悟,我們就會繼續受很多苦,

 

直到我們明白除了「了悟上帝」外,

 

其它的事都不重要。當我們開始想要認識上帝時,

 

上帝會送一個人來,一個朋友、嚮導、

 

或有經驗的兄弟來教我們怎麼做。

 

當我們知道怎麼做以後,我們就開悟了。

 

我們未必能立刻像佛陀或耶穌一樣大開悟,

 

但還是會開一點悟,然後每天繼續開悟,

 

就會成為像祂們那樣偉大。那時,

 

我們會了解耶穌所告訴我們的,比如:

 

「我所做的事你們能做得更好,或做得一樣好。」、

 

「我和我父親同一體。」我們會了解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

 

也會了解我們是上帝的殿堂,只有聖靈住在我們裡面。

 

假如上帝住在我們裡面,那我們是什麼呢?我們就是上帝。

 

假如我們的身體是一棟房子,而上帝住在裡面,

 

那裡面還會有別人嗎?會不會是「我」和上帝住在同一間房子裡?

 

但耶穌並沒說「我」和上帝住在那裡,

 

而是說「我和我父親同一體」。

 

如果我和我父親同一體,為什麼我們不認識祂呢?

 

如果聖靈住在這個肉體的殿堂裡,

 

而且唯一住在裡面的人是上帝,那麼是誰在裡面呢?

 

只有一個人、只有上帝。

 

以前我曾經為此哭泣——假如說我是上帝,

 

但為什麼我卻如此卑微、如此軟弱、如此渺小、

 

如此無知、如此痛苦?我的家在何處?

 

然後我們就會開始問自己如何重新獲得我們的榮耀,

 

這個時候開悟就會開始一寸寸地接近我們,或者說,

 

我們就會開始爬向開悟,也許用跑的,也許用飛的,

 

因人而異;有人用飛的,有人用走的,

 

有人乘火車。所以在所謂印心的時候,有人開悟較大,

 

有人開悟較小,這是因為有人選擇走快一點,

 

有人選擇走慢一點。

 

我們如何選擇的呢?出生之前我們就做好了選擇;

 

在造物開始以前,我們就選擇了我們在這個物質世界中、

 

或宇宙的其它地方要扮演的角色。我們分散到各處去,

 

從同一體變成許許多多的個體,正如上帝所希望的那樣,

 

我們參與造物宏偉的設計,來演出多彩多姿的生命之戲。

 

現在,當時間到了,我們的角色結束了,或者也不一定這樣,

 

也許是我們累了,我們就會想退休、想回家。

 

其他人或靈魂會繼續我們的角色,取而代之,

 

而我們可以開始回家了,這時我們就開悟了,

 

就是這麼簡單。我們是上帝,我們選擇成為無明,

 

為了演好這齣生命之戲,為了使萬物有色彩、

 

有生氣、豐富多采、

 

饒有趣味,也為了了悟「真我」。因為在天堂只有上帝,

 

沒有別的,我們不知道上帝,因為我們就是上帝,

 

所以我們需要變成「非上帝」,

 

我們選擇來這裡,是為了要不同於上帝,

 

這樣我們就可以看一看、比一比,才能了悟我們就是上帝。

 

每個人來到這個物質宇宙的目的都是為了開悟,

 

因為想認識上帝,我們選擇了扮演無明的角色,

 

這樣才能真正了解上帝和我們自己。假如世上只有男眾,

 

那我們就會不知道男女的差別;沒有女性,

 

我們不會知道什麼是男性。沒有夜晚,

 

我們就不會了解白天,如果我們一直生活在陽光中,

 

就不知道什麼是黑暗。

 

這就是我已經找到的答案;然而每個人都必須親自去尋求,

 

才能找到並瞭解它的真正涵義,不能只靠人云亦云,

 

就知道我們是上帝。即使我們相信聖經,

 

但是目前我們仍然不知道我們是上帝,是嗎?

 

你們知道你們是上帝嗎?有些人知道,

 

我猜想是因為你已經開悟了;

 

有些人已經和其他師父或老師學過,

 

已經有某個程度的了解到自己不只是這個肉體而已,

 

或者根本不是這個肉體。

 

有時,入定時,你們會發現你們的肉體不見了,

 

你們知道自己存在,但並非以肉體的形式。

 

你們找不到任何肉體,找不到任何我們稱之為「肉身」、

 

「骨頭」或「頭髮」之類的物質形跡,全部都是光,

 

全部都是上帝。那時我們就真正了解我們是上帝,

 

只有上帝住在這個殿堂裡,而最終我們也會了解這個殿堂並不存在。

 

只有這種了悟才能使我們真正的快樂,

 

 

否則無論我們讀多少聖經,有多少其他的老師告訴我們:

 

「我們是上帝」,我們也永遠不會相信,

 

不會知道我們真的是上帝的孩子,

 

不會知道天國就在我們裡面。

 

我們每天讀聖經,能夠默背,也許能從第一頁背誦到最後一句,

 

但我們仍然不認識上帝。我們每天向我們根本不認識的上帝祈求,

 

請祂來回答我們的問題、滿足我們的祈求、

 

回應我們的願望,但結果卻是:我們自己就是上帝,

 

我們就是自己祈禱的對象。有時我們也許會生上帝的氣,

 

認為祂不回答我們、不滿足我們的要求。

 

但是只有當我們知道自己是上帝時,我們才不會再抱怨,

 

我們甚至不需要再祈求任何事情,我們想什麼,

 

就會有什麼,我們想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但那時我們反而不會再想要任何東西。

 

那時我們會說:「主是我的牧者,我一無所求。」

 

因為我們已經滿足了。不論我們開賓士轎車、

 

騎腳踏車或走路,都很快樂、很充實、

 

內在很富有,沒有任何事情能使我們不快樂。

 

就算我們是國王或是乞丐,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同樣快樂,

 

因為我們真的了解快樂是什麼了,那時快樂就是我們自己。

 

這就是開悟所能帶給我們的,

 

這並不是一個我們應該聽的理論而已,

 

而必須親自去體驗,去認知、去了悟。否則,

 

我們無法了解我們想要明白的許多事情,

 

無論在人際關係上、生意上、或與上帝的愛力溝通上,

 

我們還會繼續的彼此誤解、受很多的苦,

 

不會真的明白那種愛力是如此博大,

 

我們甚至能原諒我們的敵人,

 

因為那時我們會了解我們根本沒有敵人。

 

我們從聖經中讀到很多,比如:「應該原諒你的敵人、

 

愛你的鄰居。」但除非我們真的明白我們是什麼或我們是誰,

 

否則我們無法瞭解其因。到那時根本不需要解釋,

 

愛就會從我們自然流露出去,光就會環繞我們,

 

我們就會成為愛、成為光,達到我們夢寐以求的境界,

 

成為我們一直祈禱的對象、成為像上帝一樣。

 

我們崇拜耶穌這樣的明師,因為祂像上帝一樣,

 

人人都敬愛佛陀,因為祂像上帝一樣、

 

祂和我們所能想像的上帝一模一樣。

 

不過我們也能變成那樣,因為這是耶穌告訴過我們的,

 

我們應該相信祂,祂沒有理由騙我們。

 

祂沒有拿任何人的錢,甚至在那時候沒有蓋過一間教堂或房子,

 

祂步行、沒有財產,所以沒有理由對這個星球上的任何靈魂說謊。

 

祂告訴我們:「我能做的,你們都能做。」、

 

「你們都是上帝的孩子。」祂這樣說過,我們應該相信祂。

 

現在我們唯一應該做的事就是親自去了悟、印證祂說過的話,

 

祂已經向我們保證了,我們必須找到方法去體驗這些保證,

 

這就是開悟有關的一切,非常簡單。

 

 

★尋求真理者有福了

 

開悟已經在我們裡面,天國已經在我們裡面、

 

就在我們手中,也就是說,我們隨時可以得到它,

 

它並不遙遠,只要知道方法。過去的明師已經走了,

 

但他們關於開悟的教理和法脈總是在某些地方,

 

以某種方式或隱或顯地流傳下來,不一定是在耶路撒冷,

 

也不一定是在印度的菩提道場才找得到。

 

它像河流一樣深入於生活領域下,分流四方,

 

在某些地方隱藏起來,在某些地方又出乎意料地湧出地面,

 

所以我們應該去尋找這條河流此時此刻湧現的地方,

 

以得到生命之泉源。這條河流曾經隱沒於大地,

 

流過這個星球的各個角落,現在又再度出現了,

 

知道它在何處的人真的很幸運!

 

同樣,古代明師的教理沒有消失,

 

當我們準備好了就會發現它;

 

透過我們的朋友或一個認識的人;

 

有時透過有趣的機會、奇妙的機緣;

 

有時也許很容易,像在超級市場裡;但有時比較困難,

 

比如必須去喜馬拉雅山尋找它;

 

有時我們會在圖書館或糖果店裡就遇到它。

 

天曉得!上帝工作的方法是非常、非常奇妙,

 

但都是為了利益我們,

 

並非人人都要去喜馬拉雅山或遙遠的地方去尋找開悟。

 

上帝會根據我們的願望、誠心、

 

以及在宇宙天書中所記載的命運,

 

給我們不一樣的安婢讓我們在這裡或別處遇到開悟的機會。

 

我很幸運地能遇到這條新湧現的河流,飲用美妙的生命甘露,

 

我知道它很好喝,因為我已經嚐過了,

 

現在我回來告訴你們這個發現,

 

我也可以告訴你們在哪裡找到它,

 

讓你們自己去品嚐(大眾鼓掌)。

 

只不過我比你們先發現它,

 

否則也許會是你坐在這裡告訴我,

 

但上帝祂選了一個嬌小的女人做這件事因為運輸比較容易

 

(師父及大眾笑),小東西比較持久,

 

讓我比較容易溜到任何地方,為你們找尋河流。

 

所以不要問為什麼祂選中了我?我也不知道!(師父笑)

 

只不過總應該有一個人在某時、某地發現某些事情,

 

並不需要人人都同時發現同一件事情。比如愛因斯坦,

 

他有自己的理論,而且獨一無二,再比如有一個牛頓就夠了,

 

他可以與全世界分享他的知識,利益全世界,

 

所以我們不需要有兩個愛因斯坦或兩個牛頓。

 

假如我們有兩個太陽,就太熱了!加州夏季很熱,

 

假如我們有兩個太陽,就太多了,因此一個太陽就夠了。

 

現在我從很遠的地方來到這裡,帶給你們這個消息,

 

如果你們想接受、想了解它,我很願意與你們分享,

 

不收費用,沒有任何附帶條件(師父笑),之前、

 

之後及之間都沒有,就是這樣,很簡單。(大眾鼓掌)

 

我已經有很久沒有像這樣在公開場合中出現,我是常在同修的圈子裡出現,

 

但很久沒有在這種真正的公開場合中出現,所以我想我的口才變得不太流利了。

 

不過開悟就是這麼簡單,有時我不覺得需要講什麼,我感覺你們都已經了解、

 

都已經明白,因為你們是上帝,坐在這裡面對著你們這些上帝,我很高興(師父笑),

 

不需要說什麼話。但是如果你們有問題,我可以有個機會再詳盡地為每個人多做解釋,

 

所以歡迎你們提出問題,或是也可以與我分享你們的知識。

 

 

 .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news/94/n-1.htm

.

 

      下一頁>>

 

會後問答

 

司儀:很榮幸能有一位開悟的明師,讓我們問問題,

並給我們真正的答案,因為她了悟真理。

我畢業於加州大學爾凡分校,非常榮幸有這樣開悟的明師

來到我們的公開校園裡。

問:師父,可否請您解釋觀音靜坐法門的起源以及該如何修習它?

答:正如我剛才說過的,它來自上帝,自從太古、

自從造化開始,自從我們開始演這齣生命之戲,

上帝就賜予了我們這條回歸於祂的路,這就是觀音法門的起源。

至於如何修習它,假如你們有興趣瞭解,留下來,

我會解釋更詳盡,因為有很多細節需要解釋,這樣我離開後,

你們在家就不會感到困惑。你們應該一次全部了解,

才永遠不會再忘記;無論老師死活,在這裡或在那裡、

或永不再見面,你們都可以自己在家裡修習。

 

 所以應該用心學,不用很久,也許只要幾個小時,

就可以告訴你們全部細節,使你們受用終生。

現在我們沒有這麼多時間,我只能簡單告訴你們,

觀音法門並非一個方法,而是我們內邊本來就有的力量,

是上帝的力量,用來證明我們就是上帝。

因為我們有上帝的力量,印心的時候,明師只是幫助你們去記起它,

而且是立刻記起來,你們能感覺得到這個力量。

它也許會震撼你們,但之後會平靜下來,因為你們知道你們就是上帝。

開始時,也許會很興奮,但以後就好了,因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人人都是上帝,沒有什麼了不起。(大眾笑)

 

問:請問為什麼需要消除過去的業障?

 

答:如果我們想繼續住在這裡,就沒有需要。

但如果我們想要回到屬於我們的地方,就必需付清所有債務,

也許是通過受苦的方式,或是服用開悟的良藥。一旦我們開悟了,

過去的業障就會被消除。但這一世的業障還存在,

不過未來的業障則不存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能自由地回到天國,

因為是過去的業障把我們留在這裡的。業障指的是什麼呢?

它是一個梵文名詞,指因果,就是聖經所說的:「你種什麼,

就會收穫什麼。」自從百千萬億年以前,自從有時間以來,

我們已經播種了一大堆好與壞的種子,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仍舊留在這裡,因為要一直還債、借債、

再還債,一再地回來償付以前的債務。如果要付清全部債務、

不再被束縛,就必須消除過去的業障,

想要一次就永遠消除過去的業障,只有靠開悟,

一旦開悟,過去的事就消逝了。就像開了燈,

房間裡幾千年的黑暗都會一瞬間消失。

沒有別的方法能消除過去的業障,因為實在是太多、

太多了,這就是為什麼必須開悟。

 

問:親愛的師父,我非常敬愛您。我想請問您對動物研究的想法,

您認為動物研究是否不道德?

 

答:你指的是醫學研究,在動物身上先試驗?是誰問這個問題?

(提問人沒有站出來回答師父的問題)你要我說什麼呢?

要我得罪整個醫療體系?讓他們把我殺掉?( 大眾笑)

有人說為了幫助人類,用動物做試驗是必要的。

假如他們的動機單純,我們沒權利去評判任何人。

但從動物的觀點來看,這是非常、非常不仁道及不慈悲的事情,

我希望我們不需要這麼做,我希望我們都得到開悟,

然後由裡往外治療自己。(大眾鼓掌)

 

問:我有靈魂嗎?假如沒有,輪迴怎麼有可能呢?

 

答:聖經說你有靈魂,所以你一定有(師父笑)。

實際上不是靈魂輪迴,靈魂永遠存在,不死不生也不輪迴,

而是生命的經驗在輪迴,當我們來這裡試圖體驗所謂的生命時,

物質與精神整合過程的經驗,附著於我們對存在的認知,

是這種東西在輪迴。如果我們不將自己從這個試驗中解脫出來,

那我們說我們自己是在輪迴。實際上,我們並不輪迴,

也從未死亡,只是一些事件、一些災變,偶然黏在我們身上,

讓我們生病、不舒服,如果不將自己與之切斷,當然我們永遠跟它相連。

因果不斷變化、不斷移動、不斷增減,那就是我們所說的我們在輪迴。

如果不夠開悟,就是這樣。

 

問:師父,請問當一個人想在工作中表現,

但發現機會受到壓制時,應該以什麼態度來工作?

應該如何做呢?工作上有抱負是不對的嗎?

先謝謝您在這個問題上與我們分享您的智慧。

 

答:啊,我們回到了現實生活,工作!(師父笑)

工作中有抱負沒有錯,也是必要的,不然如何工作、

如何進步呢?如何讓你的老闆和你自己滿意、如何為你的公司盈利呢?

有抱負是你的職責,有抱負並不表示必須踩在別人頭上向上爬。

有抱負不同於兇惡、嫉妒,我們可以有抱負、隨時改進自己,

而不需壓迫別人。

 

 假如我們感到某些程度被壓迫,那就應該去找出別人壓迫

我們的原因,是不是我們不夠勝任?或者這是個性的問題?

或者別人太嫉妒我們了?假如有可能,應該同那個人談一談。

如果我們知道我們是對的、那個人是錯的,我們就跟那個人談談,

要是他(她)變好了,就原諒他(她);要是沒有變好,

也原諒他(她),繼續你的工作。我們無法避免生活中的衝突,

這是事實,甚至在個人生活中,假如有一方太成功了,

有時先生或太太也嫉妒對方。這是人類頭腦的問題,

不是靈魂的問題,甚至也不是開悟者的問題。(大眾鼓掌)

 

 

精神也需靈糧滋養

 

 

問:請問為什麼需要每天打坐兩個半小時?

 

答:就像平常你必須吃兩、三個漢堡一樣(師父及大眾笑並鼓掌),

你每天差不多都要吃一定分量的食物來維持你的身體。

你每天也應該攝取一定分量的精神營養,才能夠使你的上帝品質

保持強壯。你可以不這麼做,但這是醫生的藥方,

有固定的分量,這是大約而已,並不是很嚴格。

我們也可以在睡覺時打坐,也可以在巴士上打坐,

也可以在飛機上打坐,也可以在廁所裡打坐,對不起!

(大眾笑)是的,我們可以這樣做的,我們能同時做很多工作。

 

 我們總會找到時間來打坐,可以少看一些不好的電視節目,

可以只讀報紙上必要的新聞,少講電話,那我們就會有很多時間了。

還可以減少一點賴在床上的時間,有時我們早上醒來賴在床上很久,

翻來覆去(大眾笑),這也是可以打坐的時間,很棒的!

只要用打坐及專心來取代翻來覆去,就行了,非常簡單。

與其胡思亂想,不如專注集中,那也是你們可以打坐的地方,

不一定要像佛陀那樣盤腿坐著;你躺在那裡,只要專心就行了。

我會告訴你們如何利用「懶散」的時間,噢!對不起

(師父及大眾笑),應該說是「沒效率」

的時間或其它你們胡思亂想、什麼也不做的時間。

你們可以利用這些時間來想念上帝,很容易!(大眾鼓掌)

 

問:您相信有一天世界會和平嗎?

 

答:(師父笑)你們相信嗎?(大眾笑)

也許公元三千年的時候吧!不會的,絕對不會有世界和平,

永遠不會。否則,這裡就不再叫做世界,而叫做天堂了。(大眾鼓掌)

 

問:親愛的師父,謝謝您光臨此地!請問直覺是從何而來?

我們如何知道應該做什麼決定呢?有時我因為有兩個選擇

而感到很困惑、難以取捨,因為每個選擇都會決定我的生活。

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取捨?我想要知道如何正確地做決定。

 

答:那要慢慢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開悟,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要重獲我們已經遺忘的智慧力量。

我們讓太多的世俗煩惱模糊了我們的視線,所以會猶豫不決,

因為我們不知道、不清楚,當然就無法做決定。所以我們必須很清楚,

每天保留兩個半小時就是用來清理我們的頭腦,以回歸源頭、

回歸上帝品質,然後我們會知道如何做比較好,會非常清楚。

 目前假如你打坐沒那麼多,或者不想打坐,如果你有了直覺,

那就是所謂的上帝的智慧所餘留的一部分,

有時它會被世俗的憂慮和生存的奮鬥所遮蓋,但有時則會很清楚,

那個我們稱之為「直覺」。目前如果你不是很清楚,那就要冒風險,

你必須感覺兩者之中哪一個比較合適、哪一個可能性比較大,

就選哪個。你必須冒險,別人無法告訴你選哪個,可以先祈求上帝,

然後選一個。要不然也可以用兩張紙,一個左,一個右,

然後選一個,這兩個方法都有風險。所以應該得到自己的智慧、

自己明師的力量才好。

 

問:親愛的師父,如果我誠心向您祈求,我會永久解脫嗎?

 

答:我想會的(師父笑)。但只有你一個人解脫。如果你開悟,

還可以帶其他人一起解脫,你一個人開悟,你的好幾代親戚和朋友,

甚至你的狗和貓,也會解脫。但如果你向上帝的化身祈求,

你只得到一張票;如果你真的很誠心的話,

不過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很誠心,有時很難分辨。

 

問:請問聖經上所描述的地獄是否存在?

 

答:你們認為呢?存在嗎?看看我們的世界,你就知道答案了,

沒有必要看別的地方。有一個不太好的笑話,你們要聽嗎?

是有關於地獄的。要還是不要?(大眾笑並答要)別生氣噢!

有一個十八、九歲的女孩,回家跟她媽媽哭道:「噢!媽咪,

我再也不想嫁給約翰了,我要取消婚禮!」母親說:

「為什麼呢?親愛的,妳已經訂婚,下個星期就要嫁人了,

怎麼了?」女兒說:「我不再喜歡他了,他是個無神論者,

他甚至不相信有地獄。」母親就說:「別擔心,親愛的,

結了婚他就相信了。」(大眾笑並鼓掌)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笑話,

不是每個婚姻都會如此。

 

 

為何我們會來到紅塵

 

 

問:師父,請問我們為什麼墮落了?為什麼那些從一開始

就不想輪迴的人們不能保有純潔的意識呢?我了解業障,

但業障只是像借和貸一樣,還是造物者計劃的一部分?

為什麼上帝要讓我們承受那麼多業障的苦呢?

 

答:祂沒有,是我們自己要的。這是計劃的一部分,

為了使我們了解上帝和非上帝之間的差別,

為了使我們再回到光中時,能認得光;我們有意進入黑暗,

為了完全了解光的輝煌。那些從不想離開天堂的靈魂,

並沒有來這裡。有些明師從未離開過天堂,而有些離開天堂,

來到這裡教導我們,也有些人輪迴多次後,成為明師,

但有的明師從未離開過天父的宮殿。我們曾有機會選擇,

我們來是因為我們自己要的。

 

 關於業障有很多答案,但可以總結為兩個主要的目的。

第一,因為我們想要認識上帝,我們來此的目的就是認識上帝。

我們住在天堂時候,有滿滿的光,人人都是聖人,人人都是上帝,

所以我們問上帝:「什麼是上帝?」而上帝告訴我們:

「你就是上帝,上帝就是你,上帝就是這個樣子。」

「但我不知道什麼是上帝?」上帝說:「你這樣就是上帝。」

但靈魂並不完全明白,所以靈魂又問上帝:「如何了解上帝?

如何知道我自己就是上帝呢?」上帝說:

「那你必須先變成不同於上帝、不同於你自己,

當你往回看,就明白了。」這就是我們來此的目的之一,

我們來到這裡是為了進一步了解我們自己。

 

 另一個目的是,在造物未開始時,這個世界或其它任何世界裡,

什麼也沒有,於是上帝有了一個計劃,要讓萬物開始出現、

開始存在。祂做了一個計劃,我們也參與其中,

很高興在這個宏大規劃中扮演任何角色,只是為了好玩,

為了使生活更多采多姿。但有些人特意扮演他們的角色,

是為了有一天重新成為上帝、再認識上帝。為了認識上帝,

他們必須扮演很多不同的、與他人有關聯的角色,

就像一部電影有主角,也有各種配角等等,否則就無法運作。

現在我們感到業障很沉重、不合理,但那時我們並不認為它是問題,

因為我們是上帝,看不見痛苦,不知道有問題,

並不認為障礙不好,任何事情都只是遊戲。真的參與其中後,

我們才感到痛苦,但這也是遊戲的一部分,是宇宙力量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不扮演這些角色,我們根本不存在,

這裡就任何東西都沒有了。我不坐這裡,你們也不坐那裡,

你們不是金髮,我也不是黑髮,那這裡還有什麼呢?

一切都很平淡,那也可以。所以所有明師都說:

 

「天下一切都是完美。」耶穌說:「你們都是上帝的孩子。」

因為他們明白天下本無事、每個人都完美,但是我們還不明白,

所以我們才痛苦。我們必須和他們一樣,我們才能知道原因,

那時我們看受苦如同沒有受苦。我們仍然會痛苦,

被別人捏的時候仍然會痛,但我們了解這是有原因的,

所以我們並不痛苦,並不沉浸於痛苦之中,而只是浮在它上面。

 

問:親愛的師父,我太太今天來這裡印心,她已經吃素很久了,

我也嘗試過吃素,但不成功。請告訴我為什麼?以及如何才能成功?

 

答:也許你的太太應該多學一些素食烹調,如果太太煮的飯不好吃,

可憐的先生就會食不下咽。所以實際上,開悟也從這裡開始

(師父指肚子),而不只是從這裡(師父指智慧眼)(大眾笑)。

我第一次遇到我先生─我的前夫;現在他已經再婚了。那時我吃素,

他沒有,他是醫生,很實際、很現實,屬於金牛座,

在東方的生肖系統中他也屬牛,他是雙牛,所以他不相信任何無稽之談。

但因為我能燒一手好素菜,他每天都跟著我一起吃素,

一點都不反對素食。後來為了「拯救世界」(師父以玩笑地口吻說)

這個理想,我離開了他。然後他收集了所有我的食譜,

煮給他朋友們吃,而且一直廣告:「這個是我太太以前煮過的,

那個是我太太以前做過的,而且所有蔬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他一模一樣地照我留下來的食譜燒菜。那樣一位西方人、

德國人、有科學頭腦的醫生,都能吃素,你們也一樣可以。

如果所有的太太都能燒一手好素菜,你們不會覺得缺什麼。

 

 舉例來說,你喝一碗湯,比如中國湯,裡面有麵條和幾片肉,

但你也可以用各種麵筋、豆腐、或素火腿、甚至素魚,

來取代那些肉。現在他們什麼都能做得完全像葷的一樣,

所以這只是一個技巧問題。我認為開悟之路經過肚子,

所以你們做太太的,要有一雙巧手,可以燒出好吃的菜,

這樣你們的先生就會跟你們一起吃素了。女眾吃素比較容易,

真的,因為只要你們相信了某件事,就吃什麼都可以

(師父及大眾笑)。但男眾是比較科學、比較實際的,

不像女人那樣感情用事。女眾可以靠感情、愛情和情緒活下去,

所以她們相信之後,她們就吃,並不在意味道如何(大眾笑)。

但男眾比較挑剔,所以他們滿足口味優先,然後才開悟。(大眾笑)

 

問:清海師父,請解釋我們與您在靈性上的關係。您往生後,

您的靈魂仍然能保證印過心的人飛回家嗎?

 

 答:我保證!(大眾鼓掌)剛才說過,我們不是肉體,

而是靈體,肉體或生或死,都沒有差別,我們之間沒有距離。

而且我已經告訴你了,印心時會說明這個法門給你,

你可以受用終生,再也沒有什麼東西能介入,

除非你不想修而離開,不過下一世這顆種子仍然存在。

 

問:師父,我的五個小孩都已印心修觀音法門了,但我很老。

請問每個人都能開悟嗎?有什麼條件呢?誠心是唯一的衡量標準嗎?

 

答:是的,有誠心就夠了。但年邁的人,比如超過某個歲數的人,

肉體和記憶有可能不再靈敏,那我們也許會讓他們下次再來,

下輩子再修,或是只教他們修方便法,也會有益處,

沒必要印全心。但是只修方便法只能保證一個人解脫,

而印心可以保證好幾代解脫,差別在這裡。印心以後,

自己修行,也能成為開悟的明師,幫助很多、很多靈魂。

 

問:師父,請問為什麼基督教整體而言不太相信輪迴?

聖經有提到輪迴嗎?

 

答:有,但被刪除了。不過,有人問耶穌祂是不是先知「以利亞」,

是不是過去的某某聖人、明師,也就是說祂是不是那些過去明師再世,

而耶穌保持沉默;這是聖經裡被人們忘記刪除的部分。

假如根本沒有輪迴這個概念存在的話,耶穌就會說:

「不,不,沒有過去的明師再回來這一回事。我就是我,唯一的,

我只有這次來,不會再來,以前也沒來過、以後也不會再來。」

但祂保持沉默。在那個時候,沉默就表示同意、接受;否則,

耶穌會解釋,才不會誤導祂的徒弟,但祂卻保持沉默。

 

問:親愛的師父,請解釋假如一人印心,他的五代都會得救,

那麼如果在世的家人們仍然吃肉喝酒,他們也會得救嗎?

 

答:也會!雖然可悲,但他們運氣好(師父及大眾笑並鼓掌)。

當然假如他們故意不想解脫,明師不會勉強他們,

因為每個人都是上帝。應該記住,我們每個人都是上帝,

所以沒人能告訴上帝應該做什麼,即使另一個上帝也不能;

不管他多好、多壞,都不能,那是他自己的決定,

自己選擇的生命之路。他選擇了扮演這個角色,

即使是壞人也沒有問題。這就是為什麼聖經告訴我們:「不要論斷人。」

 

問:我們成佛以前,發願為人類做這、做那,發願為他們服務。

假如成佛後,由於某種原因,我們改變了主意,

因為我們有了不同的看法,那麼請問:

我們是否可以不完成我們的誓願?或是由於因果律,

我們必須完成我們的誓願?

 

答:我們是自由的,我們有自由做我們想做的事。

 

問:清海無上師,您好!大地就如一位用愛力提昇我們的偉大眾生,

請您談一談這個看法。

 

答:萬物都是上帝創造的,聖經是這麼說的。

萬物都來源於「音流」,也就是宇宙振動,而這個振動就是上帝,

就是觀音法門,也就是我教你們的方法,使你們與宇宙振動溝通,

與萬物之源的振動溝通。即使我們人類也是上帝創造的,

大地和宇宙萬物也都是上帝創造的,也都有上帝的品質,

也許形體不同、密度不同而已。從這種意義上來說,

地球也是一個偉大的眾生,正如你說的我們住在這裡,

靠它生活,我們當然應該尊重這位偉大的母親。(大眾鼓掌)

.

<<上一頁     下一頁>>

.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news/94/n-1a.htm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潔 的頭像
    小潔

    小潔的天地 清海無上師 純素 痞客邦

    小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