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師父談紀伯倫的先知-布施篇
.
/ 清海無上師以中文講於福爾摩沙台南1990.5.5
.
這是講有關布施。這位明師說:
.
如果你給予你的財產,
.
這是很小的事,不算什麼,
.
當你給你自己的時候,
.
才是真正的布施。
.
我不曉得怎麼能夠給予自己本人,
.
你們知道嗎?先看看他怎麼做再解釋。
.
因為你的財產,
.
不正是一些你要保留的東西,
.
保護得清清楚楚,恐怕你明天有可能需要。
.
不過明天哪!明天有可能什麼都不會發生。
.
明天能帶給我們什麼?
.
就像一隻很小心的狗,
.
牠把骨頭埋在沙裡,
.
.
很大的一片沙地,沒有留下痕跡,
.
然後牠跟著主人去朝山,
.
等一下怎麼能夠找到呢?
.
我們害怕明天有可能需要什麼東西?
.
這個害怕本來沒有什麼力量,
.
是害怕本身有力量。
.
當我們害怕的時候,那個害怕就是最危險的,
.
不是我們所害怕發生的事情危險,
.
害怕比那會發生的事情還要危險!因為那個時候我們沒有勇氣,
.
失去勇氣比任何會發生的事情都要危險。
.
因為有可能那些事情不會發生。當我們害怕的時候,
不論會不會發生,我們已經很難過了,根本還不用等到它發生,
我們已經難過死了!如果有一個人兩個禮拜以後要被判死刑,
如果你兩個禮拜以前告訴他:「兩個禮拜以後的星期日你會被槍斃。」
他那兩個禮拜是不是很難過?最好在最後一天才告訴他。
也不用,抓他出來槍斃就好了,他一樣會死,
.
不過他的痛苦不會一直延續,好像每天都被槍斃一樣,
.
每天體驗那種恐懼、挫折、懊惱和悲傷。
.
當我們害怕、恐懼的時候,
.
就像一個人的井雖然有滿滿的水,
.
卻怕有一天井會乾掉,
.
自己會渴死。
.
.
我們中國也有一個故事「杞人憂天」,
.
他每天憂愁,怕總有一天,天會掉下來。
.
有一些人他給一點東西,
.
不過給的時候,心裡面有一點祕密的欲望,
.
喜歡人家認得他的好心,
.
喜歡人家讚歎他,
.
所以不管他給多少財產,都不乾淨。
.
.
這不是很像佛教的「布施不過不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
.
這個人是從黎巴嫩來到美國,怎麼講得這麼像東方的教理,
.
這表示說,任何大開悟的人,都講差不多一樣。
.
耶穌基督也講:「你從右手給人,不讓左手知道。」
.
連左手也不讓它知道!
.
還有一些人,他只有一點點而已,
.
不過他什麼都給,
.
這些人對人生有信心,對上帝很有信心。
.
只因為他不認為上帝或是人生有一天會缺少什麼?
.
永遠都會有,他不怕明天會不夠。
.
這些人的櫃子永遠不空,
.
因為他很相信上帝的愛力,
.
相信人生永遠都會充滿他需要的東西。
.
這些人不論給什麼都是全心給予,非常開心的給,不會後悔。
.
當他給的時候,他的開心和快樂,就是他自己得到的獎賞。
.
.
我們有一些人,給什麼東西就想得到一些回報,
.
不過這裡他說:當我們開心、快樂給的時候,那個開心、
.
快樂的狀態,它自己就是獎賞,真的很舒服。我們給什麼,
.
幫別人忙,讓人家快樂,我們也非常舒服,我們會跳舞、
.
唱歌,感覺到非常美。
.
有一些人,他給的時候感覺到很痛苦,心酸酸的,
.
那種感覺就是這些人的洗禮。
.
.
大概讓他們愈來愈好,雖然給得很痛苦、心酸酸,
.
不過總比沒有好(大眾笑)。意思說慢慢來,
.
第一次給心裡很酸,第二次給有可能比較習慣,
.
酸少一點點(大眾笑)。第三次又少酸一點點,
.
第四次就習慣,不酸了,第五次有可能感覺到快樂、
.
開心,認為是應該做的,沒什麼好講。慢慢學嘛!
.
.
我們打坐的人也是一樣,有的人打禪七為了要打禪七,
.
有的人為了成佛,有的人為了別人而來,有的人為了太太才來,
.
有的和先生一起來,有的在家無聊沒事,同修都跑出去了
.
(大眾笑),在家沒人聊天,所以也跟著來。
.
不過第一次是這樣,第二次就會好一點,第三次就:
.
「啊!算了,大家打我們也打,不管它好不好!」
.
有一些人很想出去聊天,看大家坐得精進,他也不好意思
.
(大眾笑)。慢慢學習嘛!所以每個禪七都有用!
.
即使師父沒有講什麼,也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讓你們嚇一跳,
.
不過你們精進打坐也會對自己很好。
.
有一些人他給的時候,
.
他不知道快樂或是痛苦啊!
.
他不追求快樂。
.
他給東西時,心裡面不很在意,
.
不認為這是很大的功德,
.
他不在乎那個布施的功德。
.
這些人他們布施的時候,
.
就像玫瑰花或是野花開在很深的山裡面,
.
味道自然會送到天空四周去。
.
他沒有想任何事情。
.
透過這些人的手,上帝給我們真正的禮物;
.
透過這些人的口,上帝跟我們講話。
.
在這些人的眼睛裡面,上帝真正地跟世界的人微笑。
.
本來人用口微笑,怎麼能用眼睛微笑呢?很漂亮!
.
會啦!有時我們看一個人的眼睛就知道他對我們笑,
.
難怪人家戀愛的時候都看眼睛(大眾笑)。
.
如果有人要求我們什麼東西,
.
我們是要給的。
.
不過,如果人家還沒問,
.
我們已經給了,
.
是比較好。
.
.
不過給的時候,還是要瞭解,不是盲盲目目的給。
.
意思說看到人家需要,知道他需要,不要等到他問,
.
你要先給,這樣比較好。不過必需了解為什麼給,
.
意思說不是盲目給,只為了我們東西太多。
.
因為有的人比較不好意思問嘛!而且有的人
.
也不曉得我們能不能給他那些東西,因為不曉得我們有沒有,
.
願不願意給呀!有的人也沒想到我們的是否可靠,
.
可以向我們要求這些東西。因為我們有可能不是他們的好朋友,
.
也不是他們所記得、認識的人。看什麼人需要,
.
真正的需要,我們就給,給了就忘記最好。
.
.
比較慷慨的人,有時候他們去找需要的人,
.
然後給他們。這些人,他們開心、快樂比得到的人還要多出萬分。
.
因為還有什麼是你自己要留下來的?他這樣一直問,他說:
.
有什麼值得我們抱抱著、
.
留下來給自己?
.
任何你擁有的東西,
.
有一天你都要給出去。
.
所以現在就布施,要給、要給!
.
讓布施的季節變成你的,
.
不要變成你繼承人的。
.
意思說你現在布施的話,布施的功德是你的嘛!
.
為什麼讓給別人呢?不過當然,布施的時候不要想布施是功德。
.
為什麼讓別人得到這個快樂、開心?為什麼讓給隔壁?為什麼不是我呢?
.
你常常說你會給,
.
不過給一些人值得的人而已。
.
你的園裡面那棵樹沒有這樣這麼說,
.
還有那些動物,牠們也沒有這樣想,
.
牠們給,因為牠們要活存。
..
如果我們抱抱著什麼,
.
保留著什麼東西的話,
.
表示說我們會滅亡。
.
.
這也很有道理。有一次在新店,有一些農夫住在我們旁邊,
.
他們有個橘子園,常常叫朋友來摘,也叫我們去摘。
.
我們沒有為他們做什麼,為什麼要摘他們的水果?
.
不過他們說:「哎呀!師父們,你們來摘啊!
.
你們不摘的話,明年它就不再結很多橘子。」
.
他們拜託我們去摘。
.
上帝能夠給任何人再活一天、再活一晚,
.
.
那個人就值得你的布施。
.
.
他的意思說:任何人都值得,他能夠活下去,
.
就值得你布施。你別管什麼人值不值得!
.
上帝給他再一天、再一晚,你就可以在那一天、
.
那一晚給他了,任何東西都可以給他。
.
還有什麼人值得游泳在生活的大海裡面,
.
卻不值得游泳在你的那條小河流中。
.
.
他意思說:我們給一點有什麼關係?太少了!
.
上帝給的才多。上帝如果給他們生命,
.
全部世界都可以給我們,我們只給一點點東西,
.
那算什麼,還問誰值得、誰不值得?這個太漂亮!
.
不管誰值得不值得,
.
接受的行為已經值得功德,
.
因為要接受別人給的東西,
.
本來就是一種功德、是一種勇氣,很慷慨!
.
.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必需要忘記自己的我執,
.
忘記自己的名譽,忘記自己的分別心,
.
才能夠這麼輕輕鬆鬆拿人家的東西,所以他認為拿的人很有慷慨的心,
.
有布施的心又有勇氣,很漂亮(大眾鼓掌)。真的,
.
如果我們給人家東西,人家不拿,是不是很傷心?
.
(大眾答:是!)所以他只好拿著,為了讓我們快樂,
.
不管他需不需要。我們歡喜給的時候,他拿,我們就高興了嘛!
.
所以拿的人是非常慷慨的(大眾笑又鼓掌)。剛剛他講,
.
任何人都值得,他能夠接納我們的東西,他已經夠值得、
.
夠勇敢了。如果我們認為不是每個人都值得的話,他說:
.
不過,你有沒有問自己:你是誰?
.
值得讓人家應該脫下自尊心,
.
讓你知道他哪裡值得。
.
為什麼他應該報告你他值得的地方。好漂亮啊!
.
他為什麼應該忽略他的自尊心告訴你,
.
讓你知道他赤裸的那個角落。很漂亮!他寫得很漂亮。
.
我們應該先看自己,
.
值得不值得當一個布施的好工具。
.
因為事實上,
.
這個生命、這個愛力,
.
他自己給予自己,不是我們給的。
.
我們認為我們自己給,
.
事實上我們只是一個證人。
.
我們在那裡看而已,像我們看戲一樣。透過我們,
.
上帝給、愛力給,不是我們本人給的,
.
所以我們不在那裡管誰值不值得,
.
而要管自己值不值得當那個布施的工具。
.
是不是很漂亮!(大眾答:是!並鼓掌)
.
對那些接受的人,
.
也不用說誰是接受的人,
.
大家都是乞丐,都是接納的人。
.
對啊!我們從哪裡來,給過什麼東西呢?
.
我們生出來的時候連一塊布也沒有,所以他說:
.
還有你們這些接受者,
.
事實上,大家都是接受的人,
.
不用造出一種隆重、感激的氣氛。
.
如果這樣做的話,我們會給自己很重的壓力,
.
也帶給布施的人重擔,認為彼此有恩義。
.
事實上,都是上帝的生命力給予的,
.
接納的人和布施的人,
.
應該用那個禮物當翅膀,一起飛上去。
.
意思說把等級都拉上來。
.
因為如果你每次都記得你接受人家禮物的恩惠,
.
記得那個債務,
.
這表示說你懷疑布施的人的心。
.
布施的人應該瞭解:
.
大地就是他的母親,天就是他的父親。
.
不是他本人有什麼東西啊!給予的人心應該這麼慷慨、
.
這麼瞭解。如果接納的人一直在意債務,非常感激,
.
.
沒有辦法忘記那個恩惠,這表示說我們不信任他寬大、
.
.
慷慨的心。(大眾鼓掌)很舒服、很舒服。聽了這些,
.
.
再量一下自己的心,看看自己有沒有達到這種程度。
.
有的話就很舒服,沒有的話要爬上去,爬到那個山頂,
.
.
當我們給的時候不高興也不痛苦,給為了要給,
.
沒有什麼目的。給,為了榮耀當上帝布施的工具。
.
.
.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news/81/f-1.ht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