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自主才能與上帝同一體

清海無上師以英文講於巴拿馬1991.1.27

 

 

 師父身邊有這麼多人,但沒有一個能派得上用場,

都是期望師父工作而已。有時,師父真的感到好累,

而這些人總是帶著誤解、懷疑,又不好好修行。師父認為:

雖然這裡只有幾個負責工作的人,

但是他們可以照顧二百英畝寬的道場,沒有問題,

每一樣東西都能蓬勃的發展;反而身邊這麼多的跟班,

什麼事也做不成,什麼事也做不好。師父記得在福爾摩沙苗栗,

也有一個滿蠻大的道場,很多同修來幫忙整理道場,

花了不少的時間。有時他們甚至連砍草都不會,

因為他們不是專業的。所以,師父才必須跟在每個人後面,

充當一台「發電機」,每天在他們後面催促他們。



 有的人看起來長大了,但好像沒有學到多少東西,

甚至於他們剛剛才做完的工作,常常都還要從ABC再從頭開始。

因為他們不按對的方法做,做的時候又不夠謹慎,草草了事,

尤其是做事的態度不當。例如他們砍草,每次都只砍半截,

只要再下雨兩三天,草又長得跟以前的「叢林」一樣。

但我們寧可同修自己動手做,不想叫外面的人進來道場,

所以多數工作都是我們自己做;除了某些困難的工程,

需要請特殊技術人員之外。假如有師父在旁邊,

同修會做得好一點,工作進行得較快、較順利。所以,

師父有時也會混在他們之間,一起搬石頭,和他們一起工作。

只要師父有時間和體力,就可以和他們一起工作。

但是師父必須照顧很多事情,所以,師父不能每次都和他們在一起。

因此有的時候工作沒辦法做好,因為他們都忙著看師父。

或是因為師父在,他們就變得緊張兮兮。有時候師父必須悄悄地走,

不讓他們發現,只要有一個人發現,所有的人馬上轉過頭來看。

有的人用暗示的告訴別人,有的人用偷瞄的。有時他們正在砍草,

師父剛好經過,他們就盯著師父看,然後砍草就變成用

「這樣」砍的──草沒割到卻割到手指頭;

或者拿鎌刀揮在半空中,半根草也沒砍到。



 有時候,師父和同修走在一起,就好像遇到交通阻塞一樣,

所有的人都走得好慢,一邊走一邊看,

有的人竟然掉到水溝裡面大叫:「哇!」跟他們在一起,

師父隨時會有心臟病,因為他們不是走在馬路上,

而是走在半空中。你們都知道,有的人一邊走路,

一邊盯著某個東西看的樣子,就像禪七的時候,

你們記得嗎?有一次師父帶他們去散步,他們都不肯動。

師父說:「往這邊走!」他們都假裝沒聽到:

「哪邊?往哪邊?」一直說:「師父!往哪邊?」

師父已經告訴他們了,他們卻一直盯著師父看,

沒有人注意看旁邊,可能就掉到草堆裡,跌個四腳朝天。

有時候他們走路就像這個樣子,一個一個跌成一團,

師父不怎麼喜歡看他們演戲的模樣,師父就走開了,

讓他們自己走。結果你們知道發生什麼事嗎?他們分散成兩三批人,

不到一秒分統統都不見了!每個人突然都知道走哪一條路,

往哪一個目標,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我們應該隨時保持細心,

隨時保持敏銳的注意力,遇到某些事情或工作,

我們一看就知道該怎麼做,不致於弄得亂七八糟,

也不需要額外向別人請教。但是,假如別人懂得比我們多,

我們應試著學習他們的長處。

 

 師父發現多數人,無論到那裡都黏在一起。母子、父女、

丈夫太太、男女朋友,都是像這樣,無論到什麼地方,

都是雙雙對對的黏在一起,其他東西都不看、不學,

也不跟其他的人講話。我想這太枯燥乏味了吧?乾脆一個人算了!

有時候我們也會找藉口黏在一起,但有時你們一定會覺得,

那只是一種牢獄,不是嗎?我們不一定被關在牢獄才算是囚犯,

我們常常不知不覺地受別人擺佈,讓別人過分地控制

了我們的生活,結果就變得無法自主。我們不僅依賴同伴,

同時也阻礙了對方的成長,令他們無法拓展自由或知識的領域,

了解嗎?彼此互相阻礙而已。倆人總是黏在一起,

對方也不好意思與周圍的人打交道,雙方就「卡」在那邊。

聽懂師父的意思嗎?



 師父也常常這樣勸告出家人,所以請不要生氣!

師父不光是講你們而已,我只是藉這個機會向你們說明一些事情,

師父不是在批評你們,因為每個人都一樣,不是只有這裡的人而已。

有時候真的為了某些情況,你們不得不合在一起,師父也知道。

比如說有的人殘廢不能走路,需要別人幫忙,那就沒有關係。

但是儘量做到所有的行動、思想和言論,都能保持獨立自主。

不管是什麼人,不要讓他們過分控制我們的生活,

令我們不能呼吸,沒有伸展的空間,沒有成長的餘地,

那太過分了!然後,我們就僵在那裡,只能停在那個階段,

無法長大。我們經常變得跟對方一模一樣,完全依照父親、

母親、丈夫或太太的成長模式來發展自我。

沒有任何的創意或絲毫的樂趣,得不到一點點創造力的喜悅,

完全喪失了獨立自主的權力,聽懂嗎?不要讓這種情況發生就對了!



 師父經常到各地去參與各類團體的聚會,師父都發現相同的情況。

有時候師父看到兩個人坐在一起,可能是夫妻,

或是父母親和自己的子女,對面坐著另外倆個人,

可能是一對夫妻或父女,彼此年齡相近、興趣相投,

他們隔著桌子彼此對看。年輕人因為害羞,不敢過去和對方交談,

覺得有父母、丈夫或其他人在身旁,就像被鐵鍊綁住一樣。

你們都知道,一個人不用鐵鍊也可以綁人,光是靠你的氣氛、

你的眼神、態度、言辭、還有磁場,就可令人覺得被你綁得緊緊的,

無法動彈。甚至想到隔壁輕鬆一下,彼此聊一些不同的思想,

或學一些不同的東西,卻一步也走不開。他們就像被「釘」

在椅子上一樣的在一旁坐著,或者像警察和犯人一樣的綁在一起。

有時警察捉到逃犯時,會將犯人和自己綁在一塊,

以防他逃跑,但警察也同樣被綁住,兩個都一樣,

所以看起來很好玩。這種情況會令人無法呼吸,

因此導致某些婚姻破裂,造成小孩離家出走,

或是情侶終告分手,都是因為他們受不了這股無形的壓力。



 這不光是針對某個人的問題,而是每個人都有的情況。

多數人一方面有這種「佔有」的傾向,

另一方面則由於缺乏安全感。「佔有」的念頭起因於我們自認為

「他」是屬於我的,我有權力要求他做這樣或那樣,

除了任意強加限制之外,並且在有形或無形當中,

用感情將對方封鎖在自己的控制範圍以內,

而那個人可能是我們的丈夫、太太,我們的好朋友或男女朋友,

或是自己的親人、小孩,甚至是自己的徒弟、自己的師父。

師父看過很多所謂的明師,抓徒弟抓得好緊,不肯放他們走。

師父知道很多所謂的修行團體,當你離開那個團體、組織,

或不想繼續修原來的法門,而想找其他明師修行其它法門的時候,

就會有人打電話、敲門、按門鈴找你,或是整天有人到你家,

強迫你回去原來的團體。任何地方都可能發生這種情形,

不光是家庭、朋友或夫妻之間,甚至連所謂的修行、

開悟的團體,也會發生這種事,這實在是令人難過的一件事!

師父從來沒聽過有任何其他團體,像我們一樣,會在印心單上寫著:

「如果不持戒,就不用來了!」你們聽說過這樣的團體嗎?

我想我們是頭一個這樣做的,師父想我們的團體是最特別的。



 從另一方面來講,有的人黏在一起,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不光是為了佔有而已。有時是由於想佔有,

有時是由於缺乏安全感,而有時兩者都是。

假如人們缺乏安全感,那是因為他們覺得有人陪伴會比較安全,

比較有自信。無論陪伴的人是丈夫、太太、子女、或是一條狗。

有的人牽著狗散步才會感到比較自在,比較有勇氣,

不會覺得孤零零的。當然,也有的人養貓、養狗是出自於愛心,

他們可以從動物的愛中得到快樂。但是因為今天談到

「佔有」和「安全感」的問題,所以師父才順便提一下,

並非所有養狗的人都是這樣,希望那些養動物的人,

不要為了這些話來跟師父打仗,師父不是指個人的問題。



 有時候,有的人走在街上,比如像一個小女孩自己一個人走在路上,

她感到缺乏自信,對自己一個人走在街上覺得怪怪的,

覺得自己很敏感;但假如身邊有一隻狗,她就有理由說:

我帶狗出來散步。所以她就不停地一直跟狗說話,

狗根本聽不懂,她只是想讓別人曉得:我有個伴陪我逛街,

我不是一個人亂跑,而是為了我的狗,跟你們無關等等。

只想為了掩飾自己的害羞、膽怯,你們能想像嗎?

有時大人帶著嬰兒或小孩出門,在公車或火車上,

一路上對著嬰兒說話,嬰兒什麼都不懂,或者早就睡著了,

但是大人還是講個不停,不曉得為什麼?可能只是想要有人作伴,

或是想引人注意,或者覺得這樣子比較有安全感。所以,

這是另一個理由。



 有的人出外到公眾的場合,或陌生的地方,會覺得緊張、

不自在,好像每個人都盯著他們看,擔心自己長得是不是夠好看?

與其他人或來賓是不是合得來?所以他們寧可只跟同伴合在一起聊天,

其實只是想驅除心裡害羞、不自在的感覺罷了;

而且有時候他們覺得和熟悉的人,或是和有相同理想、

工作、興趣的人在一起會比較自在,所以他們才喜歡黏在一起。

偶爾這樣做也不錯,可是不要每次都這樣。

人們偶爾會舉辦一些宴會,或參加某個宴會,

為了和其他人相聚,但是在宴會上他們還是黏在一起,

到最後,宴會上的每個人都是成雙成對的坐在一塊,

又變成同樣的情況。

 

 師父身邊也有很好的助手,他們都算不錯,

也很照顧師父個人的事物,像是保管師父的東西和衣服,

從不遲到等等。他們都非常細心、盡責。師父是指這一方面而已,

並不包括其它重大的工作。師父有不少的助手,

不是沒有,師父需要什麼,他們甚至事先都會知道。不錯!

他們眼睛很亮,很細心,甚至有時半夜師父身體不舒服,

他們都會察覺得到,他們會跑來問師父要不要緊,

或者有什麼需要幫忙等等。雖然他們這麼體貼,

但如果有人一直在身邊照顧,師父還是感覺像囚犯一樣,

所以有的時候師父會逃開。但是因為師父工作,

有時需要這些人幫忙,不然的話師父也受不了,

師父受不了這種依賴的感覺,感覺身邊隨時都有人在,

好像二十四小時都被盯得緊緊的。所以,

有時候師父也需要找個陌生人隨便聊聊,讓自己鬆一口氣,

找一個空間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



 有一次,師父想一個人跑到印度去,大概是二個月前左右,

沒有人知道師父要到哪裡,師父當時也挑了不同的航空公司;

因為師父「被迫」出名以後,就不曾再去印度,

所以這次回印度,師父改搭法國航空公司的航線,

然後轉機搭乘另一家航空公司的飛機。

飛機上的所有機員都不認識師父,

因為師父從來沒有搭過這條航線。

 師父旁邊坐著一個陌生人,他是一位德國人,

我們只是隨便聊聊,聊到天氣、時裝表演、最新廠牌的車型等等。

 

他問師父:你的車是那一廠牌的?

我說:「只有“VOLVO” 而已不算什麼啦!」

他說:「噢!“VOLVO”?VOLVO的車很棒、世界聞名」

我說:「噢?真的嗎?我只知道德國的麥西迪賓士轎車很出名而已。」

然後他又問師父:「你開車開得好不好?」

我說:「我不會開,是別人替我開的。」

他說:「噢!那你一定是個重要人物,才能有私人司機。」

我說:「不!不!不是我重要而是別人重要,

所以我才需要開車去看他們,我有車不是為了自己,

而是為了其他重要的人物。」

他問:「那些重要人物到底是誰?讓你必須買車,

還要請司機開車帶你去看他們?」

師父說:「任何人都很重要,任何人都可以要求我去看他們,

所以我才這麼忙,不得不買一部車。」

 事實是這樣,不是嗎?不管是農夫、路上的行人、

掃廁所的、小店員、街上小販、任何人都可以要求我去看他們,

我必須趕快用跑的,用〝飛的〞去看他們。

 當時他搖搖頭,想不通師父到底在說些什麼?

他想了又想,然後問我:「你真的必須去看那些重要人物嗎?」

師父說:「是啊!我是去看這些人沒錯!」

他又問:「但是你是如何經營生意的?

怎麼可能從他們身上賺到錢呢?假如任何人你都去看,

那你應該去看有錢、有地位的人物,不然你一定會虧本的!」

師父說:「對啊!我每次都虧本!」


師父告訴他:「我所得到的,是另一方面的收穫!

因為只要我去看他們,他們就會感到快樂,

有勇氣樂觀地活下去,並且相信上帝,對自己有信心,

找到自己內在的快樂,因為他們感到法喜充滿,

所以我為他們感到高興,這是我最大的收穫。」

然後他問師父:「可是他們沒辦法付錢給你啊!」

我說:「不用!他們不需要付錢,他們的快樂就是我的薪水!」

 他花了好幾分鐘,絞盡腦汁地思考這個問題。

他是一個生意人,專門做德國與福爾摩沙和

其它國家之間的進出口禮品生意,他用生意人的方式認真地思考:

「這種人怎麼可能賺到錢?」他一直不斷地思考這個問題,

師父不曉得他在想什麼,但是我看他的表情,

還有他兩個棕色眼球,都快碰在一起了,

就知道他正在絞盡腦汁地思考。然後他看著師父說:

「你到底是做什麼生意的?」

 還有一次,師父從馬來西亞的檳城到香港,

然後由香港回到福爾摩沙,當時有兩位出家侍者跟著師父,

但是師父不想讓他們照顧,師父要他們坐在一邊,

我自己一個人坐在另一邊,不理他們。當時師父很累,

不要人來打擾,有時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師父真的不想講話,

不想跟人打招呼,也不想讓別人照顧,

所以師父自己一個人坐在一邊。他們兩個都穿著出家服,

師父平常都穿這種白色的袍子,看起來不像是和尚,

而且頭髮又長,更不像是出家人。我好早就不當出家人,

師父已經度過了當出家人的時期,就好像度過童年

和青春期一樣,師父現在也已經度過了出家人時期,

師父不能說自己還是出家人,師父什麼都是,當什麼都好。



 那兩位出家侍者坐在那裡,一個是男眾,一個是女眾,

兩個都長得又高大、又好看,而且身上穿著出家服,

看起來很莊嚴。所以,空中小姐們都跑來他們身邊,

「嘿!大師父們!請問你們需要什麼嗎?坐這裡舒服嗎?」

我們當時是坐頭等艙,結果,空中小姐都跑來服侍他們兩位

「侍者」;不是服侍師父,而是服侍師父的侍者。

空中小姐匆忙的端著各式各樣的食物和飲料到他們的座位,

跟著他們後面伺候他們,口口聲聲「師父!」

師父發現他們坐立不安,因為沒有人來照顧師父。

師父坐在角落邊,孤孤單單的,個子又小,身體又累,

看起來像個不起眼的無名小卒。當時師父穿著白色的袍子,

疲倦的臉色顯得更蒼白,同時座椅又是白色的,

好像整個人頓時消失在周遭的景物裡邊,

沒有人注意到師父的存在。

他們兩位侍者認為本來應該照顧師父的,

但是因為師父和他們分開坐,侍者自己反而被人照顧,

他們都感到坐立不安,所以他們都拿果汁到師父的座位。

空姐們感到好驚訝:「怎麼二位師父跑去伺候一位

『小姐』呢?」他們滿臉的疑惑。師父看到其中三、

四個人的表情,還有二位侍者的臉色,我幾乎都快笑出來了;

因為在東方,像香港、福爾摩沙等地,每個人都曉得出家人,

並且尊稱他們師父。「師父」的意思是,

老師和父親的合稱,意思是說那個人值得當你的老師,

並替代你父親的地位來教導你,所以稱他們為「師父」。

「師」是指老師,「父」是指父親,因此他們特別照顧出家人,

尤其是能坐頭等艙的出家人,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人物,

所以他們都跑到二位侍者那裡,讓師父那天都快笑死了!



 師父不曉得為什麼講這些事,或許為了逗你們開心吧!

也許是犧牲師父的形象,為了逗你們一笑。

生活在這世界難得一笑嘛!所以師父儘可能讓你們開心,

能夠讓你們笑的時間不多,能夠值得一笑的事情也太少,

要得到歡笑,我們就必須和別人相處,

但與人相處的時刻總是苦多於樂,歡笑之後留下的只有哭泣。

假如獨自一個人,就不會有所謂的痛苦或快樂,

與人相處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發生誤會、衝突等問題,

但又必須一起工作,一起頭痛,所以多數時間都是苦多於樂。

 

 每個人都說童年時期或年輕時光,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

最多采多姿的時刻。但師父記憶中的童年,

並沒有怎麼特別的快樂;師父記憶中的青年時期,

也不曾像神話一般。師父相信,在每一個成長的階段,

每個人都有那個階段的煩惱。小時候,

師父並不缺乏人們的關愛和物質方面的滿足,

而是有一種孤單的感覺,一直纏繞著我。有時,

甚至連小孩也會有心理壓力,你們能想像嗎?

或許你們的童年和青年時期,比師父過得更快樂,

這我不知道,但師父記憶中的童年和青年時期,

並不怎麼特別的快樂。小時候,每個老師都疼愛師父,

同時不免受到同學們的嫉妒,有陰有陽,才算平均嘛!

 假如在學校,師父受到老師的讚歎,放學回家時,

一路上都會有同學跑來罵我。反正在學校被讚歎,

回家的路上一定會被挨罵。師父認為:我們經常過分誇大其詞,

不然我想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都是快樂而沒有痛苦相隨。

快樂的時候,時常摻雜著疑慮、哀愁、擔憂,

害怕失去快樂或情況變改等等。此外,我們會有心理壓力,

比如小孩會感受到老師、同學、父母或兄弟姊妹給他們的壓力,

甚至包括鄰居或鄰居的小孩等等。因為,

有時父母會拿我們的小孩做比較說:「你怎麼比鄰居的小孩差呢?」

讓我們心裡感到受傷、沒有自信。甚至有時連家裡的傭人,

也會帶給我們小孩壓力,他們都長得比我們高大、強壯,

也時常會令我們感到有壓力。


 等我們長大一點變成青少年,也會有青少年的心理負擔;

學校的功課、學業的競爭,或是男女朋友關係,

還有家人等等,都會經常造成我們心理的壓力。

有時家人有什麼問題,我們也會分擔一些,

即使他們不講或只提一點點,一旦我們曉得家裡的經濟情況,

或父母的婚姻關係發生問題等等,都會增加我們心靈的負擔,

甚至連小孩也會覺得受不了!所以有的小孩吸毒、自殺、

逃家、交壞朋友,都是為了逃避家庭的壓力。

他們以為這樣做,可以補償他們失去或得不到的天倫之樂。



 有時,小孩承受的負擔,可能要比大人來得重,

因為大人多多少少都經過歷鍊,足以承受這些壓力,

但是小孩天生就比較敏感、天真、無助,加上天性害羞、

膽怯等等,令他們不知所措,更不知如何表白。

師父並不認為當小孩或年輕人,真的像小說中描述得那麼精彩動人,

所以,當小孩犯錯的時候,也不能完全歸罪於他,

而是由於當時的情況,社會環境的壓力和家庭背景

等種種因素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小孩若能有好的家庭、

好的父母,又能享受天倫之樂,這樣的小孩可以

說非常的幸運。師父小時候並沒有那樣的感覺,

但是小孩若能跟著父母修行真理的法門,那是最幸運不過了。

因為他們有內在的慰藉可以依靠,讓他們有滿滿的智慧和力量,

幫助他們成長茁壯,幫助他們安全通過世俗環境的歷鍊;

因為有時光是靠父母、家人,我們內心得不到滿足,

得不到內在的力量去克服難關。此外,有很多事情不方便跟父母談,

父母也有自己的煩惱和負擔,即使他們想多疼愛小孩,

多分擔小孩的壓力,卻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靠凡夫的力量,

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所以,師父認為所有的小孩都應該修觀音法門,

全部都吃素。如果他們有什麼問題,可以找師父聊天,

總比找壞朋友來得好吧?師父可以當他們的父親、

母親、朋友、情人、老師、或任何人,

讓他們安全度過青少年時期,長大之後,就可以獨立自主了。



 你們都知道,青少年時期是相當難熬的一段期間。

大約從十歲開始到二十歲之間,是小孩最尷尬的時期,

因為剛好介於小孩與成人之間,不免令人覺得尷尬、

徬徨。在這一段期間,很多青少年逃家、做壞事、

結交壞朋友,或者遭受虐待、誤入歧途,都是發生在這一段時期。

每個人在年輕的時候,也都曾歷經過這一段「氾濫時期」。

 

 因為你們每天二十四小時已經黏在一塊了,

所以當你們出外與別人混在一起時,就要混得清楚!

如果認為你們每天二十四小時黏著還不夠,

出去和別人相聚時還黏在一塊,結果什麼也學不到,

只有彼此互相牽制對方而已。正因為你們必須經常在一起,

所以才需要彼此提攜,隨時都帶給對方新鮮的材料,

讓彼此的關係活潑一點。不要總是死氣沈沈的,

讓對方都感到有生趣,而不是硬梆梆的一成不變,

彼此增加對方的負擔,總是灌輸對方老舊的習慣和思考方式,

沒有一樣材料是新鮮的。有些東西你可以向明師學,

但有些東西也可以跟朋友學。假如你才剛剛進入這個團體,

認識師父的時間不多,而別的同修比較了解師父,

因為老同修已經跟師父學了很多東西,你可以請教老同修,

跟他們交換心得,彼此互相學習,讓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但是這種機會不多。師父沒有教你們,應該一天到晚找人聊天,

然後把太太、小孩丟在家裡。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時機到了,

就應該好好把握機會!即使沒有學到什麼,

至少也要改變自己的外觀,讓別人感到和諧、

合作的氣氛。假如你不喜歡師父的建議,也沒什麼關係。

師父只是將人們的全貌描繪出來,讓你們了解人的心性和習性,

了解人們如何障礙自己,又不知如何拓展各種智能的領域,

都是因為整天和自己的人黏在一起的緣故。

師父所教的全部都是實情,師父所講的,

除了真理還是只有真理。如果特別對某人或某事過分留戀,

我們就必須再來輪迴,才能沖淡這一股強烈的感情。

所以,如果想要求解脫的話,最好不要這樣做,

否則你們賠不起。應該了解所有執著的感情,

都是從因果關係而來,沒有任何其他的理由,這就是師父的意思。



 有時,由於前世的關係,父母非常依戀子女。

他們前世曾經當過情侶或夫妻,倆人的關係一直持續到這一世,

由於雙方的感情過分強烈,以致於其他人都能感覺到,

他們不像是父女或母子,而是像情人,聽懂師父的意思嗎?

所以,要小心這種執著的感情,才能夠超越它,

如此而已。師父很抱歉不得不講實話,不然又應該講什麼?

所以,對彼此所謂海枯石爛的深情,沒有什麼好得意的,

都是業障和因果的束縛而已。有的時候,我們的親人往生了,

假如親人壽終正寢,就沒什麼問題,雖然我們心裡會難過,

還是接受這個事實;但是假如親人慘遭暗殺等等,

我們就會感到忿忿不平。事實上不必覺得不公平,

因為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有它的因果關係。

師父不能針對每個不同的案例,一個一個的告訴你們發生的原因,

那樣做對你們沒什麼好處。師父只能告訴你們,

任何一件事都要受到因果法律的限制,只要你前世殺害過某人,

這一世就該輪到你被殺害,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物;

殺人者,無論這一世或下一世,隨時都可能被殺,

只要時機成熟、因緣具足了,災禍自然會發生。



 同樣地,任何因果報應都是如此,所以,

好事臨頭不必驕慢,擁有海誓山盟的知己,

富裕安康的家庭等等,也不必洋洋自得,

更不必為家人發生意外而感到悲傷。

至少對修觀音法門的人而言,這是我們最後一次受苦,

最後一次品嚐人間苦樂交替的滋味。時間到了,

我們就走,我們要重回天堂的家鄉,享受嶄新的生活。

所以,要關愛我們的親人,更要隨時獨立自主,

隨時信靠上帝,因為上帝才是我們真正唯一的親人。

上帝是我們的丈夫、太太、父母、兄弟姊妹、情人、

朋友,祂什麼都是!只要信靠上帝,內心永不匱乏,

漸漸地,我們將不執著任何外在的關係。否則,

任何外在的關係都足以綁住我們,把我們變成囚犯,

雙方所汲取的都是對方凡夫的品質,而不是上帝的品質。

.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news/15/f-1.htm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潔 的頭像
    小潔

    小潔的天地 清海無上師 純素 痞客邦

    小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