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放你的愛
.
清海無上師以英文講於美國加州洛杉磯共修會1996.12.30
.
‧愛是讓他自在解脫‧允許別人走自己所選的路
.
‧養成愛的習慣‧了解家人是很重要的‧永遠聽從內在明師
.
愛是讓他自在解脫
.
因為你們人太多了,我不能帶著你們和我在一起。我會心碎(師父笑),
.
你們要離開了,我已經開始傷心了!
.
.
好好照顧自己,好好照顧家人如同照顧我一般,
.
那就是侍奉上帝最好的方法。因為我們無法愛護每一個人,
.
真的,我並非指那種個人強烈的愛情,所以至少我們必須愛護自己的家人。
.
如果他們願意加入我們的話,很好,如果他們不願意加入我們,
.
也沒關係,因為他們全都是上帝,他們都是佛。他們不需要
.
做任何他們不想做的事。同樣的,你們也是如此,我們都是很自在的。
.
.
讓你自己自在,也讓你們的家人自在,把理想放在心裡,
.
還是要和家人和平相處。因為如果你有一個很好的家庭,
.
和親戚朋友保持很良好的關係,你會覺得很快樂,
.
好像在天堂一般。我們除了打坐、持戒、內邊有開悟之外,
.
在這個物質生活裡,我們仍需要朋友、我們需要有個人的溫情和愛。
.
.
因此要照顧你們家中的「寶」,不要認為你們開悟之後,
.
就不再需要任何人了。即使你真的不需要,你仍然要照顧,
.
因為他們需要你,所以他們才會和你們在一起。
.
我們之所以會和某些人在一起,是因為有緣的關係,
.
有這個必要,所以我們才會聚在一起學習如何互助互愛。
.
如果你無法愛人類,或許你就養隻狗,讓牠教你如何去愛、
.
無條件的愛。小狗不會管你是否吃素或吃熱狗,牠還是一樣愛你。
.
.
同樣地,我們也應這般地愛我們的家人。經過了一週的分離,
.
或許你們會感到與他們更親近,更加珍視他們,理當如此。
.
而你們每天都應當繼續保持下去,讓每一天都很特別。
.
不要等著你們的親戚朋友對你好,而你要對他們好,
.
為什麼不這麼做呢?我們的問題是,我們總是等待著別人
.
對待我們很好,然後失望垂淚。反過來,我們應該對別人好,
.
那樣結果就會非常顯著,你們都相信因果,有因就有果!
.
.
或許在你們踏上靈修歸鄉之旅的最初,你們認為家人都不能瞭解,
.
但是你們應該瞭解他們;如果你們認為自己現在已經開悟了,
.
你們現在懂得更多,內邊已經全部瞭解了,那你更應該要瞭解你們的家人。
.
所以不要再向我抱怨。他們也都是佛,如果他們選擇要久留在這個世界,
.
繼續做他們其它的工作、或其它的訓練、或是享受這個世界,
.
就讓他們自在。他們毋須全部都吃素、修行打坐,
.
並非每個人都必須如此。他們做自己想做的。
.
.
允許別人走自己所選的路
.
.
每個人都有自由,如同你也有自由選擇走這條追求真善美之路,
.
他們也有自由來選擇走其它的路。你們必須瞭解這一點,
.
不應該再爭吵,不應有「你必須跟隨我」的這種態度。
.
沒有人應該跟隨任何人,我們都應該跟隨我們自己,
.
因為我們都是佛、都是上帝的子女,他們應該隨著自己的意志而行,
.
那是他們的人生旅程,在他們下來這個世界之前就已經規劃好了的路程,
.
你無權干涉別人的想法和他們選擇的生活方式;
.
並非為了對生活方式可有不同的選擇,而是我們不該互相爭論。
.
.
我們可以各自有不同的意見,但仍彼此相愛,沒有問題。
.
你們可以喜愛小鳥、小狗、小貓、大象和所有的眾生,
.
牠們也都和你不相同,不是嗎?牠們跟你所吃的也不一樣,
.
如果你愛一隻大象,就強迫牠吃豆腐,那太荒謬了!
.
對牠太不公平了,牠會死掉!
.
.
中國有一個故事,關於一位國王,他非常喜愛一隻小鳥,
.
將牠捉來關在一個黃金製的籠子裡,上面綴滿鑽石、
.
紅寶石和翠玉等等。每天都餵牠吃各種他自己喜歡吃的山珍海味,
.
像是牛排、豬排、漢堡、麥當勞薯條、肯塔基的炸雞,
.
他每天還餵它喝威士忌、伏特加、蘭姆酒等等,
.
因為國王認為這些就是他所能給他最愛的寵物最好的東西。
.
.
不過如你們所知,小鳥不喝威士忌,或者現在的小鳥會喝酒?沒有,好。
.
小鳥也不吃雞肉,牠們只吃一些穀類,喝一些純淨的泉水,
.
在廣大的天空和無垠的穹蒼之間自由自在的歡唱飛翔。
.
如果這位國王真的愛這隻小鳥的話,他應該放牠自由,
.
讓牠過著一般小鳥應有的生活,自己選擇喜歡吃的東西,
.
隨時都能展翅高飛,夜晚來臨時能安然入睡,快樂地生活在大自然之中。
.
.
同樣地,我們也是如此,對你而言很好的每樣事物,
.
不一定對別人也很好。素食、打坐、和每樣對你很好的事物,
.
是因為你喜歡,而且對你有益,可是別人也許不願嘗試,
.
這不是使我們遠離他們的理由。你們必須一直表現出你們的愛心,
不管別人如何對待我們,我們如何對待別人才是重要的。
.
為什麼老是批評別人這裡不好、那裡不好、他們都很壞、
.
很冷酷無情,毋須如此。我們應做我們想要做的,別人做他們想要做的。
.
.
養成愛的習慣
.
.
有一位印度的明師,這是一個印度民間故事,有次他搭船渡河,
.
看到一隻蠍子掉在河裡,那時他伸出手想救牠到船上來才安全,
.
那隻蠍子螫了他一口,他就鬆了手,痛得哇哇大叫(大眾笑)。
.
過了一會兒,那位明師再度伸手到水裡去,想救那隻溺水的可憐蠍子,
.
那隻蠍子又再度螫了他一下,他又哇哇大叫。又過了一下子,
.
又再次伸手到水中去救那隻蠍子上船,救蠍子一命,
.
在他碰到那隻蠍子之前,他的徒弟阻止他說:「不要啊!師父!」
.
那位明師說:「為什麼?我要救牠。」那位徒弟說:「牠還會再螫你的,
.
不是嗎?」那位明師說:「是啊,牠會啊。」那位徒弟說:
.
「那為什麼你還要救牠呢?你還會再受苦一次。」那位明師回答:
.
「去螫任何碰到牠的東西,是蠍子的天性,牠改不了;
.
而幫助任何前來求助於我的人,是我的天性,我也改不了。」
.
(大眾鼓掌)
.
因此要養成一種時時發展慈悲愛心的習慣,不論別人如何對待你。
.
有時候你會很堅決,因為有些人很頑固,
.
即使你已經盡最大的努力向他們解釋,他們還是有所誤解而困擾你們。
.
不過儘管如此,不要忘了你們內邊的慈悲愛力,不管何時何地,
.
要一直儘量發展這個內在的慈悲愛力,因為那就是你們的本質,
.
那才是真正的你,那種來自上帝的無盡的愛力就是你們本身。
.
由於這世界的情況、生活的艱辛、和我們日常遇到的嚴格的考驗,
.
我們可能會退縮不前,把我們以往那些滿滿的愛心藏起來鎖在某處。
.
.
從今天起,從你們印心之日,每一天我們都要打開那個鎖住的地方,
.
釋放出你們的愛,因為那是使你們生活快樂唯一的方法,
.
沒有別的辦法。如果你們問我如何快樂,這就是唯一的解決之道:
.
打開你們內在的愛力,與每個人分享。無論這個人繼續鎖住他的愛,
.
或是那個人繼續鎖住她的,你們必須先打開你們的愛心,
.
之後他們也會打開他們的心。沒有人真的像是難以打開的堅果,
.
沒有人的內心真的那麼硬、無動於衷,他們只因遭受日常處境之苦,
.
世道艱難,為了保護自己,只好一直封閉自我。
.
.
就像蚌一樣,你一碰牠,牠就把殼關起來,不論你想打它,
.
或是想安撫它,出於習慣,牠馬上就關閉起來了。又像小鳥,
.
如果你射牠、過去傷害過牠,牠每次看到彎彎的樹或樹枝,
.
就很害怕,牠會以為那是弓。不過從現在起,我們已經知道了,
.
即使我們外面用很堅硬的殼來保護自己,把我們的愛心鎖起來,
.
也不會使我們快樂,一點也不能保護我們。我們寧可快樂地死去,
.
也不願痛苦地活著(大眾鼓掌)。
.
.
了解家人是很重要的
.
.
要儘量去瞭解你們的家人、你們的先生和太太。
.
如果你的先生生性嚴肅,難以相處,也許是他的工作太勞累了,
.
耗損他的元氣和精神,你要找出使他陷入低潮的原因,
.
試試看能不能幫助他。或是你們的太太,身為一個婦女,
.
比較細緻、柔弱、純真,卻為了經濟上的情況,
.
不得不投入這個男性為主的殘酷的世界,競爭、權力、
.
生存和名利的追逐,使她覺得比較缺乏應有的女人味,
.
要更有防衛性、也更累,因而減少了對你的熱情。
.
你也必須找出她的工作如何影響她,或是任何會影響她的事,
.
並幫助她,表現出你的同情和體諒,這樣你們的愛才會日漸增長茁壯。
.
.
如果你們為人父母,當你們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時,
.
他們的荷爾蒙和身體都會有所改變,他們會有點笨拙,
.
對自己由小孩變成成人之間的改變,感到非常焦慮害怕,
.
這個真的嚇壞他們了。在不知不覺中,他們瞭解到他們很快
.
地將要去面對這個世界,卻不確定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了;
.
他們的內心既純真又脆弱,像剛破殼而出的雛鳥。
.
因此要試著去瞭解他們適應上的困難,不要對他們太嚴厲、
.
太權威、要求太多。和他們談一談,找出困擾他們的原因,
.
和如何安撫他們的方法。我無法告訴你們所有的細節,
.
其餘的你們自己想像一下。
.
.
像是有時兩個人結婚太久了,你認為不用再為太太買玫瑰花,
.
不過,你應該要買。不只在生日那天,隨便哪一天都可以,
.
給她驚喜。或是兩個人一起出去吃頓晚餐,如果先生不帶妳去,
.
那做太太的帶他去。是啊!帶他去吃一頓燭光晚餐,
.
買朵玫瑰花給他,給他驚喜,看看他們笨拙的反應(師父笑),
.
他看起來會很吃驚!你可以看到他的反應。
.
即使是孩子們有時也會抱怨父母不瞭解他們,
.
有時候他們跟隨清海師父修行,而父母禁止他們,
.
不用擔心,你們只要盡好孩子應盡的責任,
.
其它的事自然會沒問題。即使你們的父母不喜歡你的老師,
.
也沒關係,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我,不可能。
.
.
我不期望任何事情,你們喜不喜歡我,決定在你們,
.
我很少和人們有聯繫,不管他們喜不喜歡都一樣。
.
他們喜歡我,就會來;不喜歡,就走開,很簡單。
.
不過你們必須盡好子女的孝道,替你的母親開門、開車門、
.
開大門、任何你們做得到的、看得到的,或是當你們去餐廳時,
.
幫她拉椅子給她坐,或幫她把椅子推進去等等,甚至在家裡也要這麼做,
.
要這樣照料長者,他們會被你的愛心感動。他們毋須跟隨我,
.
你們的父母和子女都一樣是獨立的個體、獨立的靈魂,
.
他們為了某些原因來和你們在一起,不一定要和你修一樣的法門,
.
這可能不是他們這次來這個世界的原因,可能不是他們這次和你在一起的理由;
.
人們會在一起成為一家人、夫妻、兄弟姊妹、親戚朋友的原因有許多,
.
一起修行是其中之一,只是眾多原因之一,不過並非你們會在一起的所有理由。
.
.
因此若你們的家人不願和你們一起修行,隨他們去吧!
.
要對他們和善,愛他們如昔,若你們說要跟隨我的話,
.
就必須如此做。因為那是我唯一要求的事,
.
從我一開始教導你們至今就是這樣,將來也繼續如此。
.
.
如果你們連這點小事也辦不到,那不用問我為什麼你的生活有麻煩、
.
為何家庭不和諧、為何你的親人不聽你的話、不尊敬你們的師父,
.
因為你們不能好好的做我的代表,如果你們不能侍奉他們的話,
.
你們就是不愛他們。要無條件地侍奉他們、愛他們,
.
不要有那種想法:「好吧!我會愛她,那待會兒她就會來跟隨清海師父了。」
.
不是的,這也非無條件的愛。我們必須如此,我們才這麼做,
.
我們理當如此,我們必須表現出我們的愛,沒有別的理由。
.
.
因為這是消滅這個世界上和你們的小世界如家庭中所有的憎恨、
.
不愉快、和所有的困擾的唯一方法、途徑和利器。
.
那就是你們必須如此做的唯一的理由,不是為了他們必須跟隨我、
.
必須以愛來回報你,也不是為了他們認為你很偉大,
.
不是為了其它任何事情,愛本身就是它的理由。
.
.
永遠聽從內在明師
.
.
我知道你們有一些人還有一些無聊的問題。
.
你們一些老同修都知道,剛印心的時候,你們急著來問:
.
「媽媽,我要問這個、問那個。」總是如此。
.
不論你們有沒有機會來問我,幾年或幾個月之後,
.
你們回顧現在,會說當時多麼好笑啊!毋須問這麼多,
.
因為你們會在內邊得到所有的答案,你們要往內邊看,
.
因為你們是自己的明師,來自天國的明師。你們沒有人不是明師,
.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不是明師。
.
.
如果你們真的有問題要問我,隨時都可以寫信,寄不寄給我都可以,
.
不過要把它寫下來。因為當你把它寫下來的時候,
.
答案就跑出來了。要聽從它,聽從你的直覺,
.
那個內在的聲音默默的告訴你所需要的,
.
時時刻刻在你的生活中指引你。只要條理分明的寫下你的問題,
.
靜候一會兒,答案就會出現。如果你太吵,還無法得到答案,
.
等一下你靜下來時,或是打坐時,它就會出現,沒問題。
.
.
你們都在上帝的手中,你們掌握著自己的命運,
.
沒有任何事能降臨到你們身上。不過生活總是危險的,
.
最後總歸一死,所以沒什麼好怕的,我們已經身處於一種危險的遊戲之中了,
.
沒有人能逃得開,最後我們終歸會死亡。
.
.
所以你們已經置身其中了,沒有其它任何事物可以使我們恐懼害怕,
.
我們空手而來,死後也帶不走任何東西,所以時時要放下一切,
.
這是必須的,一定要記住這個。我們可能明天就死了,
.
或是在任何一秒鐘裡,所以沒有什麼真的那麼重要。
.
我們大多是中年人,像我一般,我是說,我是後中年期了,
.
不過不要告訴任何人喔。我們還有五十幾年的時間,好吧,
.
六十年好了。不過對年輕人而言,我不希望你們這麼早就死,
.
留下來做些事情。當我們離去之時,一切都不重要了,
.
那些五十年、四十年、或三十年前對我們很重要的事,
.
現在都無關緊要了,是嗎?所有的憂傷、病苦、傷心事,
.
所有無法滿足的慾望,都消失了。同樣地,從現在起,
.
五、六十年也都會過去,不存在了。當然了,
.
我們會開始另一段生命歷程,不過一旦我們離開了之後,
..
現在這個世界將不再與我們有任何關係。
.
.
好了,我說得太多了。祝福你們回家的旅途愉快,
.
並有個豐盛、幸運、又開悟的新年!(大眾鼓掌)
.
.
離開旅館之前,別忘了向你們碰到的每位職員道謝,
.
他們很親切、很體諒地照料我們,儘管我們是這麼一大群人,
.
有時候真的把他們嚇壞了。因為你們上次在芝加哥的紀錄良好,
.
也許那就是為什麼他們肯讓你們住進來的原因,
.
否則你們只能站在飯店外面唸唸它的名字而已。
.
因為這是非常高級的旅館,他們願意接待像我們這樣子的房客,
.
飯店的經理真的很慷慨、親切、並且很信任我們。
.
我們也祝福他們新年快樂!若你們遇見他們任何一個人,
.
就和他們握手道別,哦!太多人了,好幾千!別握手了!
.
(大眾笑)如果可以的話,就說新年快樂,否則,
.
就在心裡為他們、為美國和全世界的每個人禱告。好了,
.
就是這樣子了,我愛你們!(大眾鼓掌)謝謝你們!
.
很抱歉我不能完全滿足你們,因為你們永不滿足,
.
你們就是這樣。再見,記得要好好地照顧你們的家庭,
.
謝謝大
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