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仙也修觀音法門(第十冊第一章)
.
1八仙也修觀音法門
.
無上師以中文講于臺灣台南1998年4月8日
.
倒騎黃鶴聽吹簫
.
今天要講中國的故事,而不講印度或悠樂的故事。
.
有些人問師父:“師父,你說觀音法門的內在聲音好棒,
.
怎麼我們中國的歷代祖師、高僧大德從未提過呢?”
.
在師父的書上有提到,菩提達摩、六祖惠能都有講過xx法門。
.
中國大修行的人很多,不是黃檗、百丈、惠能、五祖弘忍這些人而已。
.
八仙也是大修行的人,看他們所寫的詩偈就曉得了。例如呂洞賓的詩:
.
生在儒家遇太平,
.
懸纓垂帶布衣衿:
.
誰能世上爭名利,
.
欲事天宮上帝神。
.
是寫無視富貴,只欲求道的決心。另外還有一首何仙姑的詩,
.
師父試著翻譯看看,我的中文不太好,如果何仙姑在這裡,
.
我向她說抱歉,不要生氣師父。
.
這首詩的大意是描寫她騎黃鶴飛去月亮玩,聽到簫聲。
.
麻姑笑我戀塵囂,
.
一隔仙凡道路遙;
.
飛去滄州弄明月,
.
倒騎黃鶴聽吹簫。
.
——取自何仙姑《題麻姑峰》
.
如果何仙姑是一個凡夫,怎麼能騎黃鶴聽簫弄月呢?
.
黃鶴的體型很小,騎在它上面,也一定會掉下來,
.
除非她不是用肉體,而是用靈體騎黃鶴飛在雲霄上。
.
何仙姑另外一首詩:
.
雲母溪畔勝天臺,
.
千樹萬樹桃花開;
.
玉簫吹過黃龍洞,
.
勿引長度跨鶴來。
.
也寫她聽到簫聲。你們曾聽過這種音樂嗎?修xx法門的人,
.
才知道她講什麼;沒有修xx法門,念一千萬遍也不懂,
.
嘴巴念過去而已,不曉得美在哪裡,高在哪裡,深在哪裡。
.
從何仙姑聽到簫聲這一事實來看,她修行的等級很高。
.
不只是師父提到,回教、印度教也有講,
.
凡是可以聽到內在簫聲的人,愛力無限,能吸引好多好多的眾生,
.
印度的克裡斯納教主就是一個例子。印度的《薄伽梵歌》
.
裡有提到他,也有他吹簫的圖畫。
.
很多中國古代的故事、神話的故事,多數人念過去就算了,
.
以為沒什麼意思,其實有甚深的含義。修xx法門以後,
.
回去重新閱讀,才知道原來從古至今都有大修行的人。
.
假如說一個大開悟的覺者,此時出現在我們面前,
.
有可能我們也不曉得他是誰。任何時代都有大修行的人,
.
八仙只是其中的一些代表,他們修行等級都很高。
.
.
世界幾何、醉飲甘露
.
關於藍采和,書上寫他放蕩不羈,整天醉醉的模樣,
.
人家以為他喝酒,師父認為他是喝天堂的甘露水才如此。
.
修行的人在入定時也會醉醉的,人家講好,他們說ok;
.
講不好,他們【就賀!】(臺灣語,【很好】之意),
.
什麼都無所謂。
.
.
因為修行人不管世界的事,所以被人家以為是怪人,
.
飲甘露則被誤當成喝醉酒。世人無法理解法喜是難以用言語形容,
.
便說那個人醉醉的。孔子在齊國聽到邵樂,陶醉了三個月,
.
此邵樂就是內邊的音樂。
.
藍采和的詩寫些什麼?他說這個世界春、夏、秋、冬流轉,
.
時間逝去好快、好快,即使古人都已無蹤可尋,
.
不過今人還是汲汲于名利,生活很匆忙,忘記時間飛逝,
.
萬物在瞬間可能就要幻滅。這是藍采和唱的歌,聽說他唱了很多歌,
.
這裡只是部分的精華,其中有一首說他期望早上騎鸞鳳飛上天空,
.
晚上回來看到桑田化成滄海。在雲的上面有高大的黃金、
.
銀白的宮殿,很珍貴的意思,不是那種磚頭造出來的宮殿。原文:
.
踏歌藍采和,
.
世界能幾何?
.
紅顏一春樹,
.
流年一擲梭。
.
古人混混去不返,
.
今人紛紛來更多,
.
朝騎鸞鳳到碧落,
.
暮見桑田生白波,
.
長景明暉在空際,
.
金銀宮闕高嵯峨。
.
藍采和所描述的境界與佛教講的淨土很類似。
.
西方極樂世界是黃金鋪地,宮殿由黃金、琉璃、珊瑚、
.
瑪瑙、硨磲等七寶所鑄造。所以不要以為只有釋迦牟尼佛講淨土而已,
.
中國人也講{港款}(臺灣)語,【同樣】之意的境界。
.
.
師父也跟何仙姑講一樣,修xx法門會聽到內在的音流,
.
跟何仙姑一樣體驗到內在的簫聲。法華經也講很清楚,
.
內在音樂有鐘聲、鐃拔、鼓聲、雷聲、獅子吼等聲音。
.
這不是外面的聲音,若只是外面聲音,不值得釋迦牟尼佛
.
浪費那麼多時間講成一部法華經。
.
聖經也有提到上帝講話跟雷聲一樣,祂出現時仿佛火燒,
.
非常光亮,這就是內在的體驗,有光、有音。
.
東方和西方的教理都一樣,不是在東方才學得到,
.
西方就學不到;也不是東方的教理比較殊勝,西方沒什麼。
.
都是我們沒有研究清楚,沒有將不同的教理、
.
不同的宗教融會貫通,所以很容易產生誤會。
.
同一個宗教裡面就分成好多宗派,彼此競爭、掙扎、
.
辯論,何況不同的宗教呢?
.
.
有些人以為天主教、基督教是外國人的東西,
.
所以不想要接受;或是因為師父是悠樂人,
.
.
所以很多人不喜歡跟師父學,這個我也接受,
.
不過你們忘記了釋迦牟尼佛也是印度人啊!
.
.
這個世界很多國家,佛不可能生生世世生在相同的國家,
.
佛沒有如此的分別心。一個國家的國運會有高低起伏,
.
有時候雖然一時被打倒,不過百年、
.
千年以後曾被夷為平地的國家又變成很富有。
.
.
中國歷史朝代的遞嬗也是如此,時代的興亡任何國家都一樣。
.
所以佛菩薩要出生在哪一個國家,應該看眾生的福報而定,
.
而不是憑祂自己的好惡來選擇出生地點。
.
.
有時候佛菩薩生在某個國家,不過不能住在那邊,
.
比方說釋迦牟尼生在迦毗羅衛,不過祂不住在那裡,
.
祂環游四方講經弘法。耶穌基督也是一樣,祂生在伯利恒,
.
不過不住在那裡,祂去印度、西藏學道,然後回去弘揚真理,
.
祂去印度、西藏學道,然後回去弘揚真理,
.
.
也是到處奔波。所以大修行的人在哪個地方出生不重要,
.
我們能不能碰到祂,對我們才比較重要。
.
.
自古得道有幾人?
.
.
每個世紀末,大師父、聖人、大修行的人,
.
都嘗試要把高等的教理介紹給大眾,
.
將超世界的光亮照耀在這個世界上。因此,
.
許多大師電視上可以看到,好多人出來弘法。
.
.
有人就問師父:“任何人都說他自己是大師,
.
那我們應該跟誰學啊?”師父說:“恭喜你們,
.
有那麼多大師可以選擇,如果沒有人可以選,那才糟糕,
.
所以不要抱怨。找出一個比較適合我們的師父,認定了以後,
.
就全心全意跟隨。如果不好好把握機會,有可能以後會後悔哦!
.
等他往生以後,後半世紀已經過去了,那時候沒有明師弘法,
.
怎麼辦呢?“
.
.
世界各地都有大師,只是我們不想要修行,才會碰不到他們。
.
不誠心就找不到明師,即使明師在面前,我們也會跑掉。
.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很多人有緣看到祂,不過不相信祂是佛。
.
有個婦人假裝大肚子,去佛的講經處誣控祂,結果被天龍八部揭穿,
.
讓她把藏在衣服裡的臉盆弄掉下來。在印度還這樣子,
.
那在其他的國家弘法就更難。
.
.
因此,不要懷疑為什麼生生世世都有佛菩薩、大開悟的人駐世,
.
不過卻很少人解脫。呂洞賓的師父鍾離權有一首偈:
.
寞厭追歡笑話頻,
.
尋思離亂可傷神;
.
閑來屈指從頭數,
.
得到清平有幾人。
.
這首偈講得很清楚,獲得解脫的人屈指可數。古代的時候,
.
眾生還很善良,也有較多的時間可以修行,解脫的人已經那麼少,
.
現代人有可能有更少,因為現代生活太舒服,
.
有太多東西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
雖說物質文明本來就是要讓生活比較舒服、
.
方便,不過為了過這種舒適的生活,也讓我們很忙。
.
.
像以前沒有電視看,新聞資訊的傳播很慢,什麼人殺什麼人,
.
世界怎麼亂,我們都不知道。現在有電視,
.
有的時候我們看一個節目,然後再看下一個節目,
.
一直連續看下去,忘掉管它,看電視太多,所剩時間就有限。
.
.
昨天有人問師父:“每天只睡覺五小時,睡眠不足怎麼辦?
.
“其實他不是不夠時間睡覺,而是不夠時間看電視、看電影,
.
不夠時間聽收音機、聽音樂、看報紙、還有跳舞、唱卡拉ok等好多事情。
.
.
現在煮飯的花樣也很複雜,不像古代那麼簡單。
.
以前食物的材料沒有那麼豐富,我記得悠樂以前,
.
只有在特別的節日和情況,才準備肉宴請客人。
.
現在的人每天都吃好多肉,又有好多舒服的工具,
.
為了獲得這些東西,就要忙著賺錢,才有能力購買。
.
.
看到隔壁擁有,我們也應該有,沒有的話就會感覺怪怪的,
.
好像很落伍。以前師父住的地方沒有什麼現代化的產品,
.
我們沒電也沒有電話,省好多時間可以修行,可以做利益眾生的事情。
.
.
有電話可以讓我們與人聯絡溝通,確實很方便,
.
不過也有不好的地方,因為有事時,打一個電話就好了,
.
會變成懶得去看朋友和親戚,親戚朋友的關係日漸淡薄,
.
不像以前那麼深厚。
.
.
所以即使是好的東西,不過沒有用在好的地方,對修行也不好,
.
對生活也沒有幫助。有時候,文明的工具反而會綁我們、
.
麻煩我們、浪費我們很多的時間,所以有好也有壞。
.
.
古代的人沒有那麼多傳播工具來影響修行,不過修行的人也不多,
.
現在生活那麼匆忙,修行的人自然更少,這是理所當然的。
.
大家太忙了,忙賺錢去買新車、買流行的衣服、買電視。
.
.
不過對臺灣的人來說,問題可能不大,因為比較少出國,
.
錢都留在國內花費,所以大家生活都很舒服。
.
不管我去哪一個觀光景點,都是滿滿的人,因為沒有別的地方可去,
.
南部人跑到北部玩,北部人又跑到南方觀光。
.
.
我去過很多國家,臺灣算是很漂亮的地方,不過地小人稠,
.
因為島嶼小,一些山水名勝就顯得很雄壯突出,大家都喜歡跑去玩,
.
所以到哪裡都是人。
.
.
我想這樣子也很好,我們在這裡比較單純,不會有太多壞的影響。
.
去外國當然也可以學很多東西,不過世界的東西大多都是壞的影響。
.
老子說:聖人不出戶,能知天下事。我們能跟老子一樣,也很好。
.
.
看八仙的故事,可以知道他們真的得到長生不老。
.
何仙姑的後母對她很刻薄,她依然很孝順,所以才感動呂洞賓,
.
送給她一顆仙桃。她吃了仙桃以後,智慧大開,長生不老。
.
.
八仙都是長生不老的眾生,不過如果他們長生不老,
.
為什麼我們現在遇不到他們呢?他們是中國人,
.
總會出現在某個地方吧!可見長生不老並不是指肉體長生不老,
.
而是靈魂了脫生死,永遠不生不死,證得無生法忍,
.
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得到長生不老的果位,如同佛一樣的意思。
.
.
呂洞賓所說的長生不老的仙人就跟佛一樣。跟佛一樣就是成佛了,
.
不過他不敢說他是佛,怕人家說他是外道,會攻擊他,
.
所以他才說跟佛一樣,這樣講很謙卑,比較安全。
.
.
佛也是長生不老、了脫生死。我們常期望佛能現身給我們看,
.
.
不過佛來了,我們沒有天眼、沒有佛眼也看不到。
.
.
我們同修當中有不少人看到佛菩薩和仙人,你們相信嗎?
.
以前我們去高雄講經時,借住在一間八仙廟,其中一個徒弟在打坐時,
.
看到呂洞賓來跟師父打招呼,並頂禮師父。這是徒弟講的,
.
當時也有很多人聽到,不要等一下又誹謗我,認為是師父自己說的。
.
.
我們看《八仙過海》的影片,裡面描寫八仙恭迎老子,
.
你們會不會覺得意外?八仙跟老子有什麼關係呢?有關係,
.
因為修行好的人,可以看到好多過去、現在、未來的明師。
.
.
所以師父講過好幾天,相信任何的宗教,崇拜任何過去的明師,
.
都是很好的事,可以繼續崇拜他們,不過應該修xx法門,
.
才能面對面看到他們。
.
.
在高雄看到呂洞賓的那位徒弟,本身並不崇拜八仙,
.
連八仙的名字也無法統統記得,她說就是那位我媽媽
.
最崇拜並在家裡供奉的八仙來頂禮師父,而他母親最崇拜的就是呂洞賓。
.
.
釋迦牟尼佛說:任何眾生都有佛性;耶穌基督說:
.
大家都是上帝的子女。我們相信哪個宗教都無妨,
.
不過應該有內邊的體驗才好,才能讓我們成為完美的天主教徒、
.
完美的佛教徒、完美的一貫道徒、老教徒、孔教徒等,懂不懂師父意思?
.
我們的美國學生也會看到老子,他不曉得老子是誰,
.
後來看到畫像才知道。有時候,即使我們不相信也看得到,
.
當我們打坐,神識經過祂們所在的境界時,一定會碰到祂們。
.
所以八仙跟老子在一起是真實的事情。
.
.
我們雖然還沒有達到佛的等級,也有機會看到好多佛菩薩、聖人,
.
所以我們並沒有那麼孤單。不過我們也很孤單,因為修行這條路
.
沒有要求什麼,只要求我們應該放下,放下任何凡夫的成見,
.
放下任何的概念,讓我們的心空空白白才能得道。
.
.
得道與我們是否了通很多經典,或從哪一所學校畢業,是什麼大官、
.
小官都無關。昨天談修行心得的那位師兄是計程車司機,
.
今天上臺講修行體驗的是學校老師,雖然職業不同,
.
但他們兩個人都有很好的體驗。
.
.
所以任何人都可以有所期望,修行無分貴賤,
.
只是看是否真正誠心。我們應該發自內心對世界感到無聊,
.
真的想要了脫生死,真的想要得到大智慧,真的想要回到西方極樂世界。
.
.
佛教的淨土宗,強調要有很強烈、很深切的渴望心,
.
渴望要去西方淨土(編按:淨土宗以信、願、行作為往生淨土的條件,
.
.
而最重要的是要起信,相信西方極樂世界確實存在)。
.
真正的淨土宗是這樣,不是每天念佛變成習慣,口裡念佛,
.
心裡等一下要去買菜。或是有的人手撥念珠,念不停,
.
突然有小孩來打擾,就停下來不耐煩地說:“你要什麼東西?”
.
.
昨天有人問師父,念珠的作用是什麼?師父回答:
.
“有可能是來打小孩”。師父帶這串念珠沒有什麼特別意義,
.
因為學生誠心供養,所以才戴著。念珠只是法師的工具、
.
法器,穿戴上去看起來比較莊嚴,可以讓大家眼睛舒服些。
.
你們穿那麼漂亮好看的衣服來看師父,
.
師父也要穿好看一點的衣服來回禮佛,你們都是佛嘛!
.
.
在《法華經》中,無盡意菩薩供養觀音菩薩瓔珞寶珠,
.
本來觀音菩薩不要收,結果釋迦牟尼佛介入,祂說:
.
“為了給眾生福報,你應該收下。”當時觀音菩薩為了
.
眾生著想才肯接受,祂將瓔珞分成兩份:一份供養釋迦牟尼,
.
一份供養多寶佛塔。
.
.
《法華經》是寫修行人的內在體驗,在打坐或是印心的時候,
.
去高境界看到觀音菩薩跟釋迦牟尼及多寶佛談論,
.
這種殊勝體驗並不是當場所有的人都能夠看得到,
.
懂不懂?懂嗎?好,我再進一步解釋。
.
.
昨天在講經會場裡,有人看到師父發光,光向他照過去;
.
有的人看到師父身體變成琉璃身。只有幾個人看到而已,
.
你們都看不到,而有感應的人所看到的師父示現又各不相同。
.
.
成佛符合科學
.
.
另外,還有人問師父,能不能施展力量給他看?
.
事實上,有人可以感應到師父的力量,只不過多數人沒看到。
.
那些看到的人又問不同的問題,有人問師父:
.
“你是不是觀音菩薩?”有人問:“你是不是地藏王菩薩?”
.
.
因為他們都看不到師父,所以想印證師父到底是誰。
.
師父統統都是,不過也不是。因為色不異空,
.
如果我講我是的話,那還不是;如果說不是的話,
.
.
也不對,因為本來就是。
.
.
證得究竟果位以後,我們什麼都是,也什麼都不是,
.
因為我們得【道】,不過不感覺自己得【道】。
.
這個道是很不可思議,講不出來,所以說【道不可道】。
.
.
有時候我們看某人好像悟道很深,結果沒有那麼開悟;
.
有的人看起來好像沒什麼證道,結果悟道很深。
.
道是很顛倒的事情。所以師父常跟徒弟講:“如果有人罵我們,
.
我們應該感謝他們;有人讚歎我們,我們應該謹慎,
.
因為我們的我執會跑出來。”
.
.
當別人罵我們時,他是在替我們分擔業障,
.
清洗我們的我執,讓我們變得比較乾淨,思維更謹慎,
.
心生反省,觀照自己是不是哪裡弄錯?瞭解自己真的
.
也沒有值得驕傲的地方,變得謙卑一點,所以說是洗業障,
.
這並不神秘,是很科學的事情。業障、因果、福報、
.
功德,都可以用科學的角度來解釋。
.
.
修行也像科學一樣,例如科學家知道如何變水成冰,
.
普通的人學了之後,也可以變水成冰,是不是?
.
以前有些修行人擁有撒豆成兵的神通,今天我們也可以灑水成冰,
.
這種能力若在古時候,會被當成是一種神通,不過大家都知道,
.
這只是一種化學公式而已。我們知道方法,也可以變水成兵。
.
.
又比如說,學生化藥劑的人,可以將不同的化學元素合成,
.
變化出好多不同功能的藥物,毒藥、好藥、壞藥什麼都有。
.
多數人喜歡學世界的神通,卻沒有人喜歡學佛的神通,
.
不明就裡的人才會以為修行的人很怪、很神秘。
.
.
有人說師父的書都講些神奇的東西,諸如境界、
.
修行的力量等等。其實師父不一定要談力量,談藝術也可以。
.
不是非要從正面去講修行的法門,也可以從另一種角度
.
去談空間科學的藝術。時間科學的藝術可以變水成冰,
.
變冰成水,把很多物資變化成另外一個東西。至於空間科學的藝術,
.
則可以變人成佛,把我們愚昧無明的頭腦變成大智慧。
.
.
所以修行不是什麼神秘的事情,任何宇宙的東西都可以學得到。
.
有的時候,我們學兩部分、三部分;有的時候我們百分之百學成。
.
那些已經學到圓滿、了通各個部分的人就是佛。
.
.
學醫學的人稱為醫生,專攻法律的人則是律師,那我們要成佛,
.
就應該學佛的科學藝術。xx法門就是一種科學的藝術,
.
讓人家畢業成(有人答:佛)是!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