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人不一定是好人 @吳若權
好不容易爭取到這個工讀的機會,她很珍惜。
剛開始的時候,她做得很賣力、很帶勁;沒想到,
幾個月之後,竟愈來愈發現自己的熱情,
已經大不如前。甚至,還一度想:「乾脆辭職算了!」
若非為了負擔自己的生活費及註冊費,
她真的不願意這樣耗下去。
男友知道她的困擾,特別利用午休時間來「探班」,
為她加油打氣。兩個人約在辦公室樓下見面,
男友驚奇地說:「從外表看起來,
我覺得你們公司還不錯嘛!沒有你講的那麼糟耶!
辦公室裝潢很高雅,同事也都人模人樣,態度很親切,
可以感覺到她們素質都很高。」
「是啊!我沒說她們不好。」午餐的時候,
她帶著遺憾的口氣說:「這裡真的是什麼都好,
就是主管不好。」她娓娓道來,說出主管的十大罪狀。
包括:脾氣不好、對手下的人態度也不好;
交辦事情不說清楚,等到發現同仁做錯了,
又把責任一股腦兒地推給別人;對部屬很嚴格、
但沒有人知道他的標準究竟在哪裡?......等洋洋灑灑。
體貼的男友,投以同情的眼光,安慰她說:
「寶貝,你真可憐,要好好忍耐喔!
我相信你在這種人下面工作,
如果能夠撐得過去,將來就再也不會碰到比他更壞的人囉!」
雖然明明就知道這只是一句安慰的話,
但因為他真地講得很誠懇,於是她欣然接受,
並且認真的放在心上好好咀嚼。
傍晚下班了,快要上課前,她打電話給男友:
「謝謝你喔!這麼忙還利用中午時間來看我,
真是超感動呢!而且,我想了一下午,
覺得你講得話很有道理,事實真的就是這樣,
我應該學會用另一個角度來看事情。」
經過思考,她發現男友所講的,
並不只是一句純粹安慰的話而已,
一件事情本來就有不同的角度,負面的另一面,
就是正面啊!上學的路上,她想想著,在心裡發出微笑。
比她早幾年進入社會工作的男友,
已經是個成熟的上班族了,經歷過的惡老闆,
數目不可細數,他也曾感到有志難伸、
也曾為此灰心喪氣,甚至為了一位很不講理的老闆,
一氣之下主動辭職,放棄一份他很喜歡的工作。
但後來想想,他都覺得很可惜,大可不必如此。
「三人行,必有我師!」人沒有十全十美,
主管也有好有壞,何必拿別人的缺點來折磨自己。
「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理當如此吧!從好主管身上,
可以學習經營管理的智慧、領導統御的方法,
在壞主管身上可以體驗到管理不當的教訓、
避凶趨吉的秘訣。
當他與我分享這些見解時,我感同身受。
也體認到年輕人在社會上工作,
急於找到一位值得學習的導師,
在平時可以作為自己學習的典範,
在特別的時刻,可以助自己一臂之力,提攜拉拔。
美國知名NBC主播瑪莉亞•史力佛在
「你早該知道的十件事」文中敘述:
「上天在你的人生旅途上安排各種恩師。
也許她們和你的相貌不同、聲音不同,
也許她們都不是你期望的類型。但重點是,
她們的見聞比你淵博,
這就是你應該向她們學習的理由。
如果你到現在還沒發現恩師,那也沒關係,
只要張大眼睛,恩師一定會和你相逢,
將會傳授你必須學習的經驗教訓。」
這個說法很有道理,還有特別值得強調的一點是:
並不是每一個導師,都是慈眉善目型的人。
我也曾和很兇的主管共事過,要求很多、
標準很高,甚至到了不近情理的地步。
年輕的時候,比較不懂事,
有時候心底會冒出很負面的念頭:
「他為什麼特別愛找麻煩?」
但因為我的個性比較逆來順受,
為了保住飯碗,也不敢太率性地輕舉妄動,
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及調整,
我才體會到另一個道理:
青面獠牙型的主管,也可能是生涯發展的貴人。
一位在外商公司工作的資深女性經理告訴我:
「貴人,不一定是好人。」她的觀點,
於我心有戚戚焉。就像軍隊中,有所謂的
「魔鬼班長」一樣,有些領導人,
平常不苟言笑,對紀律要求甚高。
但是他很有心要把整個團隊帶起來,
所有的手段都是為了大家好,
在嚴格訓練的過程中,看起來非常冷酷、
不帶感情,難以親近。他甚至會個別地針對不同的人,
挑剔出各種缺點,直到通過所有的考驗為止。
接受磨練時,沒有人會說他是好人;
但通過磨練之後,大家都會說他是貴人。
貴人,不一定是好人;壞人,
也不全都可以變成貴人。關鍵在於他到底是怎麼個
「壞」法,而你又是怎麼個「想」法。
當你碰到純粹為私利而使壞的人,
他幫不了你什麼忙,不會是你的貴人,
就算你再怎麼正面思考,
頂多可以拿來當作負面教材,
讓自己有警惕之心——「我以後當了主管,
絕對不要像他這樣。」
如果對方只是態度不夠友善,
但她的動機是為了你好,
只要你能領受他動機上的好意,
他就有可能成為你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