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認識上帝
.
在我們發生意外、生病的時候,上帝幫助我們;
.
當我們處於低潮時,上帝也用各種方法幫忙我們。
.
那時你們就會明白上帝真的存在,你們也會感受到上帝
.
那股巨大的愛力在保護、寵愛著我們。那就是上帝,
.
所以有人說:「上帝就是愛」。
.
慈悲與愛之海就是我們所謂的上帝。上帝並不是一個人,
.
但有時祂會以某個人的形象示現,讓我們覺得和祂比較親近,
.
能夠碰觸到祂,並且與祂溝通。
.
否則,上帝只是一片愛海,充滿無限的慈悲與加持。
.
任何美好、喜樂的事物,就是上帝的示現。即使還沒有印心,
.
不了解自己天賦的智慧及與生俱來的天國力量,我們仍然是上帝。
.
認識上帝 (二)
.
宇宙萬物都是由能量創造出來的,我們稱它為「創造力」或是「造化」。
.
這個能量分散到宇宙四面八方,形成不同的世界與眾生,
.
而這些不同境界的眾生又各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及意識層次,
.
並且隨著彼此的互動關係再生出一種能量。
.
這種能量可以分成兩類:
.
第一類,我們稱為肯定的能量或上帝的品質,天堂的力量或是佛性。
.
第二類,我們稱為否定的品質或邪惡,黑暗的力量,是善良的反面。
.
善良、肯定的力量與否定的力量是並存的。
.
無論是天使或地球的人類,每當他們對彼此發出善念、寬容、
.
慈愛與和諧互相的氣氛時,就形成了好的能量,也是上帝、肯定的力量。
.
當越多眾生散發出這種善良的氣氛,我們的世界就會充滿越多肯定的力量。
.
當任何眾生產生憎恨、不好的想法或任何否定的意念、行動、
.
言語時,無形中便增長了否定的力量,這就是所謂的邪惡。
.
這股力量會為我們的世界、為那些眾生所居著的世界,
.
製造出更多仇恨、戰爭與衝突。
.
就像電有正負兩極,兩者串連起來就能產生力量—— 事實上,
.
電力不正也不負。然而,沒有正極、負極,我們就不會有電——
.
這是萬物共通的道理。
.
上帝非善、非惡,是無所分別的愛海,祂不知何謂仇恨、污垢,
.
不知何謂罪惡,祂不分善與惡、美與醜,因此我們才稱祂為慈悲愛海。
.
認識上帝 (三)
.
我無意說服你們上帝是存在的,我只是在你們與上帝之間居中聯絡而已,
.
然後你們自然會相信我所說的話。
.
我們不能譴責無神論者,因為他們沒有看見自己內在的上帝——
.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相信沒有獲得印證的事。
.
不相信上帝的人,我可以提供機會,讓他們即刻開悟而見到上帝,
.
然後找到自性,也就是一如上帝的真我。
.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帶我回家 P76
.
...........................................................................................................................................................................................................................................................................................................................................................................................................................................................................
內在天國 (ㄧ)
.
在我們內邊,有更好、更完美的生命。
.
事實上,如果我們想在任何ㄧ方面獲得成功或是位居要職,
.
都應該先找到有用的助力,而不是只用凡夫的頭腦。
.
力量可分為兩種等級:第一種是心智頭腦的力量,等級比較低,會自動反應。
.
另一種則是較高等級的力量,是完全的慈悲、愛力與奇蹟—
.
這裡所指的奇蹟,不是呼風喚雨、變改天氣的神通,
.
雖然修行後我們也會有這種能力!
.
科學家已經證明,多數人只使用了百分之五的腦力。
.
真難想像要是我們能百分之百運用它的話,又會如何!
.
那些能夠使用百分之百腦力的人,就是基督,就是佛,
.
就是老子,就是那些被認為是世上最聰明的眾生。
.
他們知道通往智慧王國(也就是天國)的秘密通道。⋯
.
.
內在天國 (二)
.
如何找到上帝呢?我們必須回歸到所有愛心、寬容、
.
慈悲及智慧的源頭,懺悔自己先前因無明而犯下的罪性,並決心不要再犯。
.
只要我們真心懺悔,上帝之光將會再度閃耀在我們面前,
.
而我們過去所犯的罪愆也將會被寬恕,這才是真正的洗禮!
.
不是用水,而是用聖靈、用智慧之光與邏輯來清洗業障。
.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我們用水洗禮,卻看不到上帝之光,
.
也無法感覺自己的罪和苦難被赦免,因為我們的智慧尚未被打開,
.
而發自靈魂深處的懺悔也還沒被喚醒。
.
我可以告訴你們:尋找上帝並不比賺錢困難。
.
我可以向你們保證:人人都可以找到天國,
.
而且立刻就能找到— 在你發心想得到的那一刻,就會馬上得到,很快!
.
但我們找到之後,還要每天長養這個品質,就像必須對種子澆水,
.
它才會長大一樣。
.
我們開悟以後,頭腦會變得比較清楚,我們將會體會自己有多麼偉大,
.
並且變得更有自信。
.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帶我回家 p74-75
.
.
.........................................................................................................................................................................................................................................................................................................................................................................................................................................................................
.
問:如何散發我的上帝之光?
師父:只有當你擁有光時,才能發光,所以先要有上帝的光。
.
印心以後,你就有光能散發出來。
.
倘若我們不知道哪裡有錢,就不能拿錢給人家看,是不是?
.
即使我們有錢,也得先知道它放在哪裡,才能拿給人家看。
.
所以,就算你的內邊有上帝之光,也要先知道它在哪裡,和它連繫,
.
然後才能顯示給別人看。
.
因為師父有光,所以你們才看得見它。
.
我擁有光,也知道我有光;你們也有光,可是你們不知道——
.
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差別。
.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帶我回家p80
.
............................................................................................................................................................................................................................................................................................................................................................................................................................................................................
.
.
寓言一則~~長壽三村落
.
有一個醫學團體,他們去採訪長壽的祕方。
.
他們到了第一個部落,那裡很多人都好漂亮,雖然老了,
.
不過有很漂亮的皮膚、很健康、很快樂。
.
他們就問:「你們的祕方是什麼?為什麼那麼長壽、快樂,那麼年輕?」
.
部落的人說出祕方,比如說沒有擔憂、夠食物吃、沒有競爭壓力、
.
沒有生意複雜的情況、沒有嫉妒,很自然和平生活在一起。
.
他們食物很簡單,沒有太多辣、太多甜;他們不知道糖是什麼,
.
所以牙齒都好棒!
.
接著他們又去另外一個地方,他們長壽的祕方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之外,
.
他們說,男女的關係比較減少,如果有二、三個小孩就停了,
.
以保存精神,比較長壽,他們這樣子想。
.
他們又去第三個地方,看起來那地方好富有、好熱鬧、更多花樣、更多生意。
.
他們碰到一個當地的老人,不過看起來也還不錯,好老、好老,
.
頭髮都白掉了,眼尾很多皺紋,他們很尊敬地請問他長壽的祕方?
.
老人說他每天吃喝玩樂,什麼都有,酒、肉、菸樣樣來,
.
女朋友換好幾個,每天好幾個等等。
.
這些醫學家聽了都搖頭:「喔,這第一次聽到!」
.
這說法破除了他們醫學觀念,剛剛他們認為因為吃的食物單純、
.
生活很純樸,或是夫妻關係減少,人才長壽,結果來這裡都顛倒、
.
不一樣了,他們感到好驚訝。他們說:「唉呀!God knows!只有上帝
.
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
他們實在想不通,於是給老人一根菸,又請他喝酒。
.
他喝酒跟喝水一樣,研究人員看了更加佩服,其中一個忍不住問他:
.
「請問老伯,您現在幾歲了?年紀多高啦?」
.
你們知道他的回答嗎?他說他現在三十歲!
.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了悟健康 p21-23
.
....................................................................................................................................................................................................................................................................................................................................................................................................................................................................................
.
兩個兒子 (一)
.
那時有些所謂的出家人批評耶穌基督,說祂太亂、沒有風度、
.
沒有規矩,不管是什麼人耶穌都跟他們混在一起。
.
所以有一天耶穌基督就講了一個有關這些事情的故事給他們聽。
.
故事是這樣:有一個人他有兩個兒子,年輕的兒子跟他父親
.
要求他的財產,父親就分給他。
.
拿到父親給他的財產以後,年輕的兒子就出去玩、去環遊世界,
.
他把財產亂花、胡亂浪費,然後就沒有錢了。
.
剛好那個國家又發生肌荒,沒有東西吃,大家都很餓,
.
那個兒子就跑到一間農場去工作。
.
農場裡養了很多小豬,他那時好餓、好餓,
.
看見那些小豬在豬槽裡面吃那些豆類,他就很想跟小豬一起爭著吃,
.
他又餓又想念故鄉。
.
有一天他跟自己講:「啊!這種生活太不合理,
.
我爸爸的工人也吃得比我現在要多,吃不完,而我卻在這裡挨餓,
.
真的沒有道理,我應該回家了,
.
回家以後,我會向我爸爸道歉,我會跟他說我多麼對不起他,
.
我多麼懺悔我過去無明的行為,因為我那個時候年輕不懂事,
.
我會跟他講我不夠資格當他的兒子,
.
有可能他會把我當他的工人收留我,這樣也好,最少有足夠的東西吃。」
.
他一邊說就ㄧ邊走回家了。⋯
.
他的父親看到他回來,就趕快跑過去擁抱他、迎接他,
.
然後親親他,他很高興看到自己的小孩回來。
.
他叫那些工人:「趕快拿新的衣服給我兒子穿,
.
趕快拿好吃的東西給他吃,趕快找好喝的東西給他喝。」
.
他父親忙著叫人家趕快準備東西給他吃,然後又對工人及家人說:
.
「我們應該慶祝一番,我小兒子回來了。」
.
他們高高興興的舉辦了一個很豐盛的宴會,請大家來吃東西。
.
然後老大回來了,不禁感到又嫉妒又生氣,他跟爸爸抱怨說:
.
「我跟你工作這麼多年,你從來沒有幫我辦過一個宴會,
.
從來沒有給我什麼特別的東西。
.
今天你把最好的東西給那個壞的兒子吃,
.
拿最好的衣服給你那個壞的兒子穿,拿出最好的東西給他喝,
.
又辦一個盛大的宴會為他慶祝,這是什麼意思?」老大生氣的這麼問。
.
爸爸就說:「不要這麼生氣,你知道得很清楚,
.
我全部的財產都是你的,不需要為你舉辦什麼宴會,一切都是你的。
我們今天為什麼要開慶祝宴會呢?因為我本來以為已經失去了你的弟弟,
.
今天我們找到他回來,我們應該很高興才是。」
.
.
因為爸爸沒有分別心,對他來講,財產再多也比不上他的兒子寶貝,
.
所以他花費多少錢都不在意。
.
過去已經過去了,只要他的小孩子能夠安全、平安回來,他就高興了。
.
上帝也是一樣,我們犯多少錯都無所謂,這些都是過去的事情,
.
只要我們現在有心要懺悔,想當好孩子,祂會再歡迎我們回家。
.
師父一天到晚提醒大家的只有這些事情而已,所以你們可以安心,不要著急。
.
即使我們修行有時候好、有時候不怎麼很好,有時候看到很大的光、
.
聽到上帝的聲音,有時候卻好像沒有體驗,因為我們有時候被污染,
.
被我們所謂的成見包圍,或是被社會的成見影響了我們清靜的心,
.
使我們罪惡感又跑出來,認為我們過去弄錯太多了,
.
不值得這個恩惠,不值得上帝寵愛。⋯
.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上帝與人類的故事 p202
.
.
我們永遠值得上帝寵愛
.
不過我們永遠都值得上帝寵愛,上帝哪裡在乎你破壞祂多少財產呢?
.
祂不在乎,因為祂是造化,祂隨時可以造出來很好、
.
很大的世界和宇宙,即使我們破壞,祂又再造出來。
.
比方說,過去我們殺人或是殺動物,或是破壞世界的規矩,
.
現在我們已經懺悔了,求上帝原諒我們,
.
我們謙卑地當祂的奴隸、工人,每天打坐。
.
.
如果我們承認是上帝的兒女,我們就跟本不用打坐了。
.
但是如果我們認為這種恩寵是理所當然,就會心生驕傲、
.
不懺悔,、不打坐、不寫修行日記反省。
.
不過因為我們還有謙卑心,慚愧我們過去的業障,
.
所以上帝會原諒我們。
.
我們擁有跟那些不犯戒的— 那些在天堂的上帝兒女一模一樣的地位,
.
而且不會少一點。
.
但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回到家鄉,所以我們現在還在這裡懺悔。
.
等一下回去看到父親,就ㄧ模一樣了,祂會給我們好的衣服穿、
.
好的東西用、好的天堂的地方住,享受永恆的生活,跟祂一模一樣。
.
所以大家不用著急,在這裡準備好,等一下回家就可以享受。
.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上帝與人類的故事 p202-203
.
即使你看不到上帝,都ㄧ定要牢記上帝,祂是大慈大悲的,
.
祂不是會復仇的上帝或嫉妒的上帝,祂是永遠的愛心、永遠的寬恕。
.
所以當往生時,一定要記得上帝是唯一的,祂永遠愛你,
.
一定要記得這個,如此才能直接去到天堂。
.
不要相信地獄,不要相信上帝會處罰。
.
不論你是誰、是什麼,上帝都會永遠愛你,
.
因為你和祂同一體。~清海無上師
.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上帝與人類的故事 p203
.
.
真正的出家人 (一)
.
出家人受人家讚歎,是因為他們裡面的理想,不是因為外表,
.
真正的出家人為了大眾而把心擴大到整個世界去,
.
所以我們才佩服他、尊重他,不是因為衣服的關係。
.
穿什麼衣服都沒關係,因為出家人理想很高,看得開,
.
個人的感情也不看重,他了解世界都是虚幻的,
.
大家都是同一體,只有唯一的上帝、唯一的真理、唯一的道才值得追求。
.
出家是為了傳給大家這個道,提醒大家這個道才是唯一的,
.
我們應該追求道,那些能夠摒棄私人感情的人,我們就稱他是出家人。
.
離開家庭綁住的感情就是出家,不管是什麼宗教,
.
都有一樣的理想,把心擴大,看開生死。
.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上帝與人類的故事 p197
.
.
真正的出家人 (二)
.
當耶穌基督在世的時候,有一些所謂猶太教的出家人對祂抱怨,
.
或是批評祂,說祂怎麼跟誰都混在一起,有一些是妓女,
.
有一些是乞丐,有一些是很貧窮的人,都是社會地位很低的那種,
.
耶穌和他們混在一起,跟他們做朋友,教他們一些道理。
.
他們認為耶穌不應該這樣做,這是很丟臉的,
.
他們認為猶太人是最棒的,要傳道理應該傳給猶太人,
.
或是傳給高等的人,不能傳給那些地位太低,在社會上人家看不起的人。
.
他們認為妓女太壞了,是屬於不可接觸的種類,
.
所以根本無法改變她們的生活。
.
不過耶穌基督能改變,祂會,祂有這個力量,
.
什麼壞人跟著祂久了以後都會變好,或是看祂一眼就變好。
.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上帝與人類的故事P197
.
........................................................................................................................................................................................................................................................................................................................................................................................................................................
.
超越道德的標準
.
有一次,耶穌在公眾的地方演講,突然間有很多所謂有地位、
.
有學問而且聰明的人,和一些教堂中有地位的人,
.
比方說牧師之類,統統都跑來見耶穌,但在他們的後面
.
還拖著一位犯邪淫罪的婦女。
.
在那個時代,如果婦女被捉到犯了邪淫,就一定會被人用石頭打到死。
.
那時代處死罪人有三種辦法,一種是丟石頭,一種是丟在狮子籠裡面,
.
另外一種就是釘死,耶穌是被釘在十字架上,
.
而這個婦女是應該被人丟石頭打死的。
.
那些人以挑戰的口氣問耶穌基督:「如果依摩西的法律,
.
這個婦女應該被丟石頭打死,你覺得怎麼樣?」
.
耶穌基督沒講什麼,祂用手在沙上面寫字,祂寫:「一大堆說謊話的人。」
.
不過那些人ㄧ直逼問祂,耶穌沒辦法不回答,所以祂就說:
.
「在你們這些人中,有誰從來沒有犯什麼罪,
.
覺得自己是最神聖、最乾淨那個人就可以丟第一顆石頭。」
.
耶穌基督講完了以後,大家默默、慢慢、快快地「溜」!
.
最後只剩下耶穌和那個所謂的犯罪婦女。
.
然後耶穌就問那個婦女:「那些控告你的人都到哪裡去啦?,
.
沒有人要判妳的罪嗎?」那個婦女說:「沒有人要告我了。」
.
然後耶穌也說:「我也不告妳,妳回家吧!」
.
(師父嘆了一口氣)(約翰福音8:3-11)
.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上帝與人類的故事 p188-189
.
..................................................................................................................................................................................................................................................................................................................................................................................................................................................................................................................................................................................
.
要不要拔掉那些草?
另外ㄧ個故事,也是有關ㄧ個農夫,他耕田之後撒下好的小麥種子。
不過這個農夫有個敵人想攻擊他,趁農夫和他的家人晚上睡覺的時候,
.
那個敵人就跑到農夫的田裡,把草的種子撒下去,沒有人知道。
.
不久,那些草的種子開始發芽,然後長大。
.
農夫的僕人跑來問他:「我們要不要把那些草拔掉呢?」
農夫說:「不要,因為你不曉得哪一個是草,哪一個是小麥,
.
不小心的話會一起都拔掉。」
.
他接著說:「這樣子好了,讓這兩種都長大,等時間到的時候,
.
我們就可以把那些草拔走,然後再收割小麥。」
.
耶穌講完這個故事後,大眾就回去了,
.
耶穌基督的徒弟在旁邊就問耶穌基督:「這個故事是什麼意思啊?」
.
最接近的徒弟是「最最會」懂的,所以才能夠問「這麼漂亮」的問題,
.
別人都聽懂回家去了!(師父及大眾笑)
.
耶穌基督回答說:「我就是那個農夫,我撒種的田就是象徵這個世界,
.
那些好的種子就是屬於上帝、相信上帝、相信我的那種人;
.
那些草就是屬於上帝的敵人、否定的力量、撒旦的力量。
.
不過收穫的時間終究會來。」
.
意思是說,即使兩種都一起成長,混在一起很難分辨,
.
不過沒關係,等它們長大,還是能分別很清楚。
.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上帝與人類的故事 p184
.
.
要不要拔掉那些草 (二)
.
我們印心的人,或是修行的人也是差不多,剛修行的時候,
.
感覺沒什麼明顯的結果,所以信心不多,一天相信師父,
.
三天不相信,就像一顆玉米的種子和三顆草的種子,混雜在一起。
.
一天跟著師父,三天跟著世界;今天要出家跟著師父,
.
明天要回家結婚;或是回去跟著我爸爸、我媽媽、我兒子、
.
我可愛的冤家債主等等。
.
多數的人都是這樣,被拉來拉去,裡面非常爭扎,
.
師父講什麼都不聽,口裡卻還說:「我相信師父,師父就是「佛」。
.
不過佛歸佛,我還是要走的,(師父與大眾笑)我要順著自己的想法,
.
做我要做的事,我處理自己的生活,我知道該怎麼做。」
.
可是過了一陣子又後悔了,就跑回來,然後又跑回去,
.
如此來來去去,反反覆覆,浪費很多時間。
.
不過爭扎一會兒以後就穩定下來,感覺到我們和世俗裡
.
不修行的人還是有所不同,心中非常清楚,那個時候就很穩定,
.
即使打雷也不會動心了。
.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上帝與人類的故事 p184-185
.
.................................................................................................................................................................................................................................................................................................................................................................................................................................................
.
世界的道德觀與聖者的看法不同
.
這個故事讓我們想到一些道理,在這個世界上,
.
沒有什麼人不犯罪的,至於犯罪或不犯罪,還要視情況、背景,
.
以及你開悟的程度而論斷。
.
這個世界所講的道德和倫理,不是跟聖人所想的一樣,
.
因為我們如果在最高境界的話,就沒有看到這些分別,
.
那裡甚至連名字、連想像也沒有— 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
才能夠把這個境界告訴你們。
.
對於修行多的人而言,沒有什麼那麼嚴重的事,
.
一切都是基於看法不同而已。他們是以全面的觀點及包容的態度去看待世事。
.
在高等的天國,只有愛和恩典,那是唯一的法則;
.
而當我們處在宇宙較低等的層次,好比這個物質的境界時,
.
就必須遵守因果的法則,也就是聖經上說的「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
多數沒有和上帝溝通的人,他們必須忍受因果報應的法則,
.
但是那些進入高等境界的人,他們只會感受到愛和恩典,上帝從不審判我們。
.
~清海無上師
.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上帝與人類的故事 p191
.
.................................................................................................................................................................................................................................................................................................................................................................................................................................................
.
.
變成小孩才可以回天國 (ㄧ)
耶穌基督長大了以後就去講經,去顯揚上帝的光榮。祂去很多地方講道理給人們聽,這是祂弘法時發生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內容是有關兩個兒子。
耶穌基督有ㄧ顆很平等的心,對待任何人都很好,不管對方是什麼人。
祂常常跟不同的人相處,不管是窮的、病的、老的、不好看的、好看的、小孩子,祂都喜歡,祂跟他們處得很好,他們都很敬愛耶穌基督,祂尤其很喜歡小孩子。
很多不同階層的人帶小孩來給耶穌基督看,請耶穌基督摸他們的頭、加持他們。
耶穌基督有很多大徒弟,或者也可以說成是祂的好朋友,每當來太多小孩時,他們都會擋:「哎呀!不要麻煩祂,為什麼麻煩祂呢?」
耶穌基督說:「不、不、不,不要這樣子,讓小孩來,讓小孩來,不要擋他們。
上帝的天國是屬於小孩的,屬於那些心地像小孩ㄧ樣單純的人。
如果我們要回去天國的話,應該變成像小孩一樣那麼天真。」
耶穌基督藉這個機會告訴他們,應該變成像小孩一樣,才能夠回去天國,不能太複雜、太斤斤計較。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上帝與人類的故事 p194
.
變成小孩才可以回天國 (二)
即使長大了以後,還是應該保持像小孩一樣的童心。
我們在社會上要負責任,長大了當然要去工作、結婚或是專心學業,不過心應該保留單純的程度,像我們小的時候ㄧ樣,不要競爭、不要名利、不要跟人家計較,要常常原諒別人;人家對我們不好,我們還是對他們好、疼愛他們,這樣子就是赤子之心。
.
如果我們保留這顆單純的童心,不管我們長多大,都還是上帝的兒女。我們不會下地獄,不會沉到那些不好的情況裡面,我們的生活會順利;至少我們的心會永遠快樂,任何的問題都看得開,任何的障礙都不會讓我們懊惱憂愁;
我們會超越過去,我們能原諒別人,自己也很自在,不管我們是窮或是富有,有高的地位或是地位低下,不管我們住在哪個地方,跟誰住在一起,我們都心無罣礙,這樣就是赤子之心,不是長大了就不能當小孩,不ㄧ定。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上帝與人類的故事 p194-195
.
小孩簡單原諒他人 (ㄧ)
耶穌基督就是ㄧ位大孩子,釋迦牟尼佛也是大孩子,他們非常有愛心,非常單純,不複雜,所以人家對祂們怎麼樣,祂們都不計較,不記恨,不會去報仇。
耶穌基督祂ㄧ輩子都做好事,崇拜上帝,沒有做任何傷害別人的事情,沒有跟人家競爭權利、名利,祂教人家做好事,又把上帝的愛力傳給這個世界,拯救很多心靈。
不過有人還是嫉妒祂,因為祂太出名、太受人愛戴。人家因為愛戴祂就稱祂為國王、大王。
世界的人認為國王是最高的名譽,所以愛什麼人就稱祂大王,結果那些真正的國王就嫉妒了,認為耶穌會跟他競爭地位,等一下會搶了他的王位,他們嫉妒耶穌就把祂釘死。
不過耶穌被釘的時候還是保留小孩的心,祈求上帝原諒那些無明、不懂道理的人,因為小孩很簡單原諒別人,不會記恨。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上帝與人類的故事 P195-196
.
小孩簡單原諒他人 (二)
因為耶穌基督常常跟各式各樣的人在一起,所以有ㄧ些所謂的出家人就批評祂。
任何宗派都有出家人,比方說天主教、基督教那些牧師、修女都是出家人,人們看到他們都很尊敬;佛教也有出家和尚,比丘、比丘尼,印度教有他們的印度和尚,叫做Swami ;別的宗教也有出家人,大家穿不ㄧ樣的衣服,生活方式也不大ㄧ樣,不過他們都算出家人。
出家人的意思是說他們放下一切為了上帝,要侍奉上帝,要把上帝的道理傳揚給大家,講給大眾聽。
他們摒棄各人的感情,和家庭的感情,把大地當他們的家,把大家當成親戚朋友。
那些人理想很大,所以才直得我們讚歎。
不要因為是自己的宗派才讚歎,別人的宗派就不讚歎,這樣做不行。
當然,各種宗教中都有ㄧ些出家人不懂這些理想,又利用宗教的名字賺錢、賺名賺利,這個不算是真正的出家人,衣服ㄧ樣而已,心不是出家人,不過這些人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摘自 清海無上師著作- 上帝與人類的故事 p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