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與聖靈溝通的要訣-博納兒的故事
.
清海無上師以中文講於福爾摩沙高雄1990.2.21
.
今天師父有看一本書,它裡面講到法國修女博納兒,
.
且有詳細敘述她看到聖母瑪利亞時的事;所謂的聖母瑪利亞,
.
祂也沒有說祂是聖母瑪利亞,是後來基督教國家
.
的人合起來一致認為是聖母瑪利亞。
.
.
在她還沒看到以前,突然間聽到風的聲音,
.
那個時候當地氣候還是很冷,出去應該披戴很長一種方布,
.
因為比較保暖,然後下面要穿襪子。博納兒有咳嗽的病,
.
常常咳嗽,每次咳嗽她就睡不著,身體也很脆弱,
.
有的時候不能呼吸,所以她媽媽本來不讓她經過這條河,
.
不過她那個時候看到別人都過去了,她也想過去。
.
當她把襪子脫掉的時候聽到了很大的風聲,
.
不過她看四周的樹都沒有搖動,認為是自己聽錯了,
.
繼續脫另外一隻襪子時,又再次聽到風聲,
.
然後她就看看四周仍舊沒有風、樹也沒有動。
.
這時忽然間前面有動搖一點,然後就看到光,
.
並看到一個很漂亮的女人出現,祂的四周都有光,
.
而且臉很漂亮。她說:「這個臉這麼漂亮,
.
如果我們看過一次的話,即使因為要再看她一次,死掉也甘心啊!」
.
.
博納兒的家庭很不富有,常常餓肚子卻沒有麵包吃。
.
她們的家庭本來也過得去,之後因為對客人太好了,
.
收回來的錢沒有比她們放出去的多,所以生意做得不怎麼很好。
.
每次有客人來,就放起士、麵包等食物給他們吃,
.
放點葡萄酒給他們喝,對待客人非常好,結果她們收支不平衡,
.
愈來愈虧本,後來就變很窮,有的時候自己都沒有東西吃。
.
.
從小她就有病,因為沒有夠藥吃,所以病得很嚴重。
.
她也不能去上學,應該幫忙父母做工作,不然的話不夠錢用。
.
雖然她不能上學,不過她對上帝、對聖母瑪利亞非常有信心,
.
即使從來沒有看到,就是很有信心。她常常很慚愧,
.
因為自己沒有學問,所以沒辦法跟其她的女孩一樣。
.
基督教有這個風俗,小孩十二歲或十五歲的時候,
.
應該參加大洗禮的儀式,在教堂中穿很漂亮的衣服,
.
接受大家的見證,然後就可以變成正式的信徒。
.
博納兒看跟她差不多一樣年紀的女孩可以去做見證,
.
她因為不能背誦,所以不能去,因此感到很慚愧,
.
也有幾個人儘量教她,不過好像她太笨,一個字教她兩、
.
三次還不能背起來,所以她更加慚愧,感覺到自己是最笨、
.
最不好的。想不到因為她那麼謙卑,然後上帝選她,
.
化現成聖母瑪利亞給她看,讓她變成很出名,
.
現在全世界也知道她的名字。
.
.
我們有的時候,自己有老師,也有一種清清楚楚的方式可以修行,
.
不過沒有比那些所謂的笨人那麼地有信心。她沒有看到什麼,
.
也沒有人教她什麼,只有一個信心而已,這樣子上帝也會給她恩典。
.
所以我們有的時候修行要自己檢討一下,看夠不夠信心!
.
人家看不到什麼還那麼有信心、那麼有興趣想看。
.
她從小就很愛聖母瑪利亞,有什麼問題都是跟祂祈禱,
.
餓的時候也是跟祂祈禱,家庭有什麼困難都是跟祂祈求。
.
沒看到就這樣喜歡,我們有時候看到人也不會喜歡那麼厲害,
.
何況沒有看到也喜歡。所以在聖經裡面有一句話說:
.
「Bless are those who have not seen and yet have believed.」
.
意思說上帝會加持那些沒有看到,不過信心很高強的人。
.
.
我們有的時候,修行有很好的方法、有很好的路,
.
不過我們自己信心不夠、道心沒有很高強,
.
所以修行也沒有很多結果。不過有一些人也有印心、
.
有知道方法,不過因為修行不怎麼很好,有可能業障太重、
.
時間很少、也沒有看到什麼,不過有信心,那些人也會有加持。
.
並非我們應該看到很高的境界或是很多光,才是算有加持力,
.
看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信心有沒有高強,
.
這個可以量我們的結果。如果我們境界不很光亮,
.
不過我們有慚愧的心、有誠心、每天祈求,我們也會得到恩典。
.
像那位博納兒,她沒有學問,沒有人教她上帝是什麼,
.
就這樣子繼續祈禱下去而已。
.
.
她總共去過十八次那個聖母瑪利亞顯靈的地方,
.
十八次都看到祂。有一次有兩個人跟在她的後面,
.
然後所謂的聖母瑪利亞告訴博納兒說,那兩個人不能進入那個山洞,
.
只能在外面。為什麼不讓他們兩個進來?書上沒寫,
.
有可能他們兩個信心不夠、氣氛不單純。
.
所以你們不要認為神仙沒有分別心,有的時候帶一些人來,
.
有的時候不帶,為什麼?因為等級不一樣!
.
我們要得到恩典的時候,我們不一定應該有很高的學問,
.
也不一定得用什麼來表演我們的誠心,我們心裡面應該完全單純。
.
博納兒從小被很多情況考驗得很厲害,餓啊、沒錢啊、
.
被人家看不起,然後自己沒有學問等等很多事情,
.
人家一直壓她,情況也壓她,有可能她對世界沒有什麼留戀,
.
每次病來的時候,她都感覺到世界很無常,她是深深感覺的,
.
不是像我們能夠了解的那種感覺。她深深感覺世界無常,
.
沒有什麼可在這個世界留戀,所以她的靈魂才能夠很乾淨、
.
很單純,才能夠一心不亂,那麼簡單入定。她只有祈禱一點點,
.
眼睛閉起來就可以入定了,她常常閉起眼睛來祈禱,
.
沒有人教她這樣子,不過這就是一種打坐的方法。
.
我們如果把眼睛閉起來,將我們的心都往內邊的話,
.
很神聖地集中思想,我們就叫「打坐」!
.
.
很多人都是在祈禱當中看到什麼境界,有一些當然是幻想,
.
不過幻想跟真的境界是不一樣,像博納兒的境界就是真的,
.
因為她變成很謙卑、變成很快樂,而且變很有智慧。
.
以前她根本沒有學問,不過看到所謂的聖母以後,
.
她就變不一樣,她變成很有辯才,人家講話她會回答出很有智慧的話來,
.
以前她根本沒有學問。而且她變很謙卑,不過又有一點威儀,
.
跟以前不太一樣。有時候她跟聖母瑪利亞溝通完了,
.
她就站起來當眾叫人家:「應該懺悔、懺悔、懺悔!」
.
她講起來好像一位牧師或是修女,已經修行很久一樣,
.
有一種自信和威儀,不像十五、十六歲小孩的風度,
.
她從來沒有學過這種東西。而且這個境界她可以一看再看十八次,
.
所以這不算是幻覺,也不是著魔。
.
.
我沒有說博納兒的境界是最高的,師父只是舉一個榜樣給你們聽,
.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有一些修行、入定的體驗和境界,有的人沒有。
.
因為她這個人非常的單純,從小沒有任何財產,
.
也被病痛折磨得很嚴重,為此她沒有什麼精神想世界的事,
.
所以有的時候師父才說:「有病才是有福報。」真的,
.
我們有時生病的時候才有一點慈悲心、才能同情別人,
.
或是我們遭受痛苦的時候,我們才回想以前我們對待那些痛苦
.
的人怎麼樣或沒有對待他們好。
.
.
有不少大修行的人是從很謙卑的背景出來,
.
或從很窮或是很痛苦的情況出來,也有很少數的人因為誠心修苦行,
.
也有得到一些體驗。不是因為修苦行才得到,
.
而是因為在這個苦行的當中,會因為自己苦而了解一些人生的痛苦,
.
然後自己心會變改,變成多博愛和多慈悲。因為我們在痛苦的時候,
.
我們深深感覺到別人的痛苦,所以我們自己會擴大,
.
或是我們會溝通到自己很深很深的心裡面,深到智慧、
.
慈悲心裡面去。因為我們變成往內邊,所以我們會接近自己的本心,
.
為此才能夠得到一點體驗。並不是說應該處罰自己才得到的,
.
而是在苦的時候,我們的心會擴大一點。不過這個也是看人,
.
不是每個人苦的時候就會了解別人,有的人苦的時候會想辦法傷害別人,
.
為了要得到東西,要給自己快樂,所以還是不一樣。
.
不過如果我們很了解那個道理,在痛苦的時候,會很簡單接近佛菩薩。
.
連師父也是一樣,所以你們給我好東西,有的時候我不敢吃,
.
要買給我很大或是貴的車,我真的不想拿,因為我自己並不要求那些東西,
.
還有我怕拿了以後自己會變成習慣這種奢侈的生活,然後就忘記別人痛苦。
.
我們住在這個世界的時候,還是要保存自己平常的心,還是要平均一點,
.
不能太偏向什麼。如果我們修行的人沒有謙卑心、沒有誠心、
.
沒有很神聖的信心,很難得到體驗,很難體會得到自己神聖的本人,
.
我們只是在外面而已,像抓癢在襪子外面,不是抓癢在裡面一樣。
.
所以修行人之間仍有很多不同,雖然有一樣的師父,
.
印心的時候有可能有一樣的境界、體驗,過了一會兒就大家不一樣了!
.
各走各的路,各自有各自的境界,都是因為信心的關係。
.
你們如果打坐的時候境界不高,沒有看到什麼光,聲音也沒有什麼變改,
.
不過信心不變的話,就一定會得到,早晚會!如果我們只想看到境界而已,
.
而不保護我們的信心,這就不很保險。任何東西鼓勵我們的信心,
.
那個是對我們好,所以境界也不用講出來那麼多,
.
多數的人得到一點點體驗就哇哇叫,跳出來給大家都知道,
.
等一下就著魔了,這個師父早已經有警告你們了。
.
.
有一個故事,有一個人說他自己不怕魔——如果他有很多地的話,
.
連魔他也不怕。他是農夫,所以最喜歡地,那個時候他說因為自己還不夠地,
.
所以他還怕魔一點。結果那時候他驕慢心跑出來一點點,被魔鬼在旁邊聽到,
.
然後趕快把他弄掉,只為了這一點點驕慢的心。有的時候,我們穿好看、
.
漂亮的衣服,我們也感覺到很驕慢,我們擦擦一點什麼香水,
.
自己聞聞很好玩,也感覺到自己很驕慢,這些魔鬼它都知道。
.
或是在中國的故事中,有一位高僧他十世都當高僧(唐朝悟達禪師),
.
不過為了有一次生出驕慢心,然後就長人面瘡。所以在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