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問:請問師父,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不管是好事、壞事、
天災等等是否都有其意義?了解這些事情背後所隱含的意義,
對我們是不是有好處?
答:這些事情的發生是為了幫助我們的靈性發展,
也許在危機出現或是事情發生當時,我們可能沒辦法了解,
不過每件事都有它的用意,如果我們能明白背後的涵義,那很好;
如果不了解,也無所謂。事情的發生,重要的不是它怎麼發生
或發生了什麼事,而是我們對這件事的反應。
這些事件是為了讓我們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沒有進步,
然後才知道自己成長了多少、等級在哪裡。
我舉個例子,你們比較簡單了解。比方說,有些報社的記者寫了
一些關於我們團體的不實報導,有些人難過得掉淚,
向我提起這些事情,他們認為那些記者把我的名譽抹黑,
所以替我難過。我說沒必要這樣,那些記者寫他們的,
我還是我自己,重要的是我對這些事情的反應,不是他們寫我怎樣。
如果他們稱讚我,我就產生驕慢心,或是感到很興奮、洋洋得意,
自以為了不起,這樣對我就不好。所以,不是他們稱讚我就是好事,
而是要看我對這件事的態度是好是壞而定,跟其他人無關。
如果他們說我不好,我就不開心、難過很久、憎恨他們、
想要報復,那就對我不好,表示我還不是很開悟,
還不能在各種狀況隨時保持平靜。所以,
你們如果用這種方式來看待事情,你對事情的感受、
反應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你的功課。那件事情只是一個工具,
幫助我們記起自己是誰、有多偉大、多包容,多有愛心、多能體諒別人。
有時候我也會難過一下,因為事情不該變成那樣,
應該用更美好的方式呈現出來才對。但期望歸期望,
我不會因為那些人寫我不好就難過,也不會期待他們說我的好話。
他們說我不好,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我。連你們都不了解我,
何況外面的人?所以很顯然,他們不了解我才會那樣寫。
我不會站出來公開告訴所有新聞記者我有多好,就算我告訴他們,
他們會不會相信還是個問題。他們憑什麼要相信我?
連你們這些所謂的徒弟,那麼敬愛上帝,自願來這裡,
虛心向我請教學習,有時候都還會懷疑我,對我有負面的想法,
光看我的外表和行為,沒徹底了解就隨便批評,然後離開觀音法門。
就只看到我的個性而已,沒看到我的教理。
我生下來就是這樣,上帝把我造成這個樣子,我沒辦法刻意去取悅、
迎合每個人的想法。我就是我,我是完美的!你們也是完美的!
就是這樣。如果你還不知道自己是完美的,那要想辦法去了解、
學習相信自己是完美的。如果還認為自己有什麼地方不完美,
想改的話也可以改。不過我認為我是完美的(大眾鼓掌)。
不是說我從來不犯你們所謂的錯誤,犯錯沒關係,
我會接受自己的錯誤,不會一直執著在那裡,認為自己做得很好。
不過,說不定那個錯誤其實是好的(師父笑),
也許我的錯誤對某個人有必要,所以表面看起來好像犯錯,其實不見得。
比方說,有位英俊好看的男眾心情不好,難過得掉眼淚,
我可能會抱抱他、安慰他。以你們的觀點來看,也許我不該這樣做,
因為我是女眾,他是個年輕的帥哥,我不應該去抱他。
但是我不會在意你們的想法。在這個情況下,也許你們認為我錯了,
但是我的錯誤對那位男眾是必要的,他需要我犯這個錯誤。
如果我要維護自己的名譽、讓你們尊敬我,也許我不該那樣做,
但是我不在乎,我為什麼要在意每個人的想法?別人的想法不見得都對,
我只是靠自己的理解去做當時覺得對的事。
我做事一向都是靠自己的信念和當時的感覺,別的我不管,
我就是這樣。(大眾鼓掌)
如果外面的報紙或外面的人說我不好,我就憎恨他們,那表示我還不夠了解,
還需要多努力修行,需要學習控制自己,需要用更多智慧,
把事情看得更清楚,這是我該做的工作。那些記者的工作,
就是寫他們想寫的,他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也要為我的行為負責。
所以,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是:那些記者不認識我,不能了解我,
沒關係,他們按照自己所相信的、所了解的和自己的意見去報導,
我無所謂。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向他們解釋;如果不能,那就不管它。
我必須告訴你們,就算我們是修行人,對於生活中遭遇的各種情況
也不一定都能馬上明白、了解,不過起碼因為我們有修行,
即使生氣幾分鐘,等情緒反應過後,我們會反省,心想:
「剛才怎麼會這樣?」所以,如果你有時候因為自然情緒反應而感到憤怒,
或是想要報復,也不用責怪自己。不過,當你平靜下來以後,
要想一想:「剛才這樣反應不好,應該怎麼反應比較好?
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麼做,才對自己和對方最有利?」要這樣做才對。
不是說我們都不能生氣,而是不要生氣過頭,不要被怒氣控制太久,
以免影響自己的健康、精神和現實情況。偶爾生個氣也不錯,
對健康有益,不過,要小心處理那股怒氣,不要被它打垮。
我們生活中發生的每件事,都可以讓我們衡量自己在靈性上成長了多少。
如果能用這種角度來看事情,就沒問題;此外,也要多想想看,
遇到事情要怎樣反應才對自己最好。
.
http://magazine.godsdirectcontact.net/chinese-t/146/qa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