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諒自己
清海無上師
以英文講於美國加州佛里孟特印度寺廟1993.11.25
◇精神的靈糧 ◇ 令人心碎的人◇ 原諒自己
◇ 打坐是重新設定 思考程式的方法 ◇ 開悟才能了解聖典
◇ 杯中水與大海為一體 ◇ 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 ◇明師與上帝的關係
◇ 我們遠比自己了解的偉大◇ 得到整個字宙的祕法
◇明師和宗教是「枴杖」◇ 人間是修行的好學校
◇ 在生活中學習平衡◇ 「預言」為何從未成真
◇ 任何在世明師 都會回答我們的禱告
◇ 開悟後通曉萬事萬物◇ 希瓦神的故事
‧ 精神的靈糧 ‧
感謝你們,讓我們有這個機會見面,
而且也能把今天奉獻給上帝─不管我們稱這個「無上的上帝」
什麼名字。我必須謝謝你們,還有那些想辦法「催」我到這裡的人,
否則我不會想做什麼事(師父笑)。所以每次當我有機會演講,
或是參與聚會時,我都會一再地感謝,
因為我會覺得我是在做一些正當的事情,
假如沒人要求或請求或催我做這些事,我就不會做什麼;
而且如果我不做,我也不覺得後悔、自責。
我不知道原因何在,這麼好的工作,我卻從來不想做,
我不知道為什麼。不過每一次我這麼做,都覺得很棒,
認為這是我應該做的,可是過後我也不會想再做一次。
如果有些人又催我出來演講,我仍然會覺得感激,
於是就照做。你們知道這代表什麼嗎?我想一定是惰性吧!
(大眾笑)我真的不了解自己,大家只會說:
「當你開悟以後,你就是明師,你應該認識自己才對。」
但是我必須承認我不瞭解(師父笑),
待在家裡睡覺我還是一樣快樂,所以我真的不瞭解。
可是當我在這裡,我很高興,也很感謝能在此地。
當我上床睡覺,我很高興,也很感謝能睡覺。
可是我真的感謝你們催我來此地,而且你們知道嗎?
也許來此地講經可以讓自己覺得還有點用,所以感覺很好。
寺廟也很好,可以讓我們齊聚一堂、共度虔誠的一天,
在這一天把自己奉獻給最高的上帝。或者你們只是來吃午餐而已?
(大眾笑)我沒誤會吧?你們是為上帝而來的,是嗎?
(大眾答:是)好,那麼你們待會兒可以吃午餐了!
(大眾笑)真的,如果我們沒有精神的糧食,
不管我們吃什麼,我們身、心都不會滿足。否則,
即使我們吃了一大堆佳餚、維他命,我們還是很餓,
我們還是生病,有時候煩憂,而且還會消化不良。
在「博伽梵歌」裡,提到食物應先供養上帝之後再吃,
才會有營養和滿滿加持力。假如我們只為個人口腹之慾烹煮食物,
我們就真的錯了,那會帶給我們許多的不滿足,
有時還會有消化的問題……等等。事實上,
博伽梵歌書裡的語氣還更強烈:「如果你不先供養上帝,
你就是吃喝在罪惡中。」這不是我說的,是克里斯納說的喔!
(師父笑)(大家鼓掌)謝謝大家。
‧ 令人心碎的人 ‧
不僅是食物而已,你們都知道「博伽梵歌」嗎?
這是大約五千年前一本古印度的智慧典籍,
是當時的無上師─「瑪哈拉齊‧克里斯納」
所說的話,他是一位受人愛戴的漂亮黑人(師父笑),
他又黑又漂亮,我們稱他為漂亮的黑人,他的膚色是深的,
你們知道嘛!就像許多印度人一樣。因為他很美麗、英俊,
所以人們稱他為「令人心碎的人」,因為每次他一離開就令人心碎
(師父笑),無論他走到那裡,人們愛戴他、崇拜他、供養他、
瘋狂地跟著他。我聽說他有七萬個太太,不!一萬六千個太太,
印度人有時會誇大(師父笑),不過他一定有許多的信徒,
不是真的太太,而是徒弟。多數是女徒弟,也許因為他很英俊,
聽說如此。我不在場,也許我在場,不過我忘了(師父笑)。
博伽梵歌中記載明師克里斯納的教理,在這本書中,
你可以找到很多的智慧和指引,我有時還會看一看,
因為覺得很美、很精要,而且充滿智慧。
假如你對這本書真的瞭解、吸收,你會從閱讀此書中
得到安慰與寧靜,這是一本了不起的智慧傑作。
許多過去的明師都和印度的歷史相關,
所以講到印度免不了會提起博伽梵歌。即使是密勒日巴,
那位偉大的西藏瑜伽行者,他所有的財產,除了一個缽外,
就是一本博伽梵歌。書中不只提到食前要供養上帝,
而且在我們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供養,都是對至高靈性的奉獻。
如此我們就不會有好的或壞的果報,因為好的或壞的
果報都會綁我們在這個物質的世界。有的時候我們免不了會生氣,
因為我們知道不應該如此,所以事後有時覺得很後悔,
而且後悔好久、好久,直到氣消為止。
‧ 原諒自己 ‧
然而我要講的是:你們要原諒自己,任何情況都要原諒自己,
把你所做的一切都供養上帝,而結果如何就順其自然。
因為我們不是這個肉體、不是那個行為、
不是世上一切事情的惹事生非者;即使我們是,
我們還是得原諒自己。當我們犯錯時原諒自己,
當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習性,例如生氣、
有時貪婪或充滿慾望時還要原諒自己,因為這些事情也因環境而生,
不是真實的本人、不是靈魂真正地要這些東西。
所以我們必須一試再試,最後還是要原諒自己,
因為我們的內在是上帝、是無上的智慧,所以我們不能責怪它、
凌虐它、對它粗魯。所以假如我們要生氣,對我們累積的習性生氣,
或者我們也該歸咎於情況,而非責怪這個無上的智慧、
真正的自我,因為真我從不犯錯。
而且就算我們是那個製造事端的人,不過處於這樣的社會,
有時我們難免會生氣,那不完全是我們的錯,多數不是我們的錯,
有時每一件事情都讓我們生氣。比如說,你在公司工作,
剛好跟不對的人一起工作,無論你對他說什麼,他就是不明白,
或者他明白卻做出相反的事,他只會令你愈來愈生氣,
即使你一再原諒他,他還是一直做一樣的事。即使很小的事,
也會惱怒我們,讓我們很難過。
還好我們明白還有超越心靈和肉體的東西,
因為這個身體只是由物質的東西所組成,像土、水、
鐵;組成我們身體,鐵質可以製造釘子,你們知道嗎?
(師父笑)還有水、還有火,生命之火可以讓我們身體得以溫暖…等等。
‧ 打坐是重新設定 思考程式的方法 ‧
心智包括什麼呢?只是一堆收集來的、各式各樣好的、
壞的資訊而已。就像一部電腦,不論你怎麼設定,只要你一按鈕,
出來的結果都會一樣。有位同修,他有一部電子琴,
他設計不同的音樂在裡面,然後可以播出相同的音樂。
我們的頭腦也是這樣,就像一部全新的電腦一般,
本來是一片空白,一直到我們開始記錄才有資訊存在,
有時記錄下好的資訊、有時是壞的資訊。
假如我們碰巧錄下好的訊息,當我們想用時,
就出現好的訊息;假如我們剛好錄下壞的,當然出來也是壞的。
所以打坐、向上帝禱告、研讀聖書只是一種重新設定思考程式、
生活方式的方法。因為我們重新設定思考程式在好的方面,
出來的結果必定是好的,至少不像以前那麼壞、也不完全壞。
即使我們每天免不了還錄一些不好的訊息,不過比以前少,
因為我們不斷錄好的。比如我們打坐、專心想念上帝的名號、
專注於上帝的力量,那麼我們就會得到上帝的力量,
我們會充滿喜樂、美、善的品質,然後即使壞的訊息要進來,
也沒地方放,將它減到最少。而且經由每天的打坐,
來自上帝的強大、善良的力量一來,會沖淡甚至完全
消化任何傷害我們身心的訊息,所以我們不能不打坐,
不能不讀聖典。
‧ 開悟才能了解聖典 ‧
為什麼許多人不喜歡讀聖典,因為他們看不懂。
我聽到許多來自教堂、寺廟的賢德之士埋怨現在的人
不喜歡研讀聖典,那是因為多數聖書太過深奧、太過複雜,
有時對現代一般的人太難了。不過我們有解決的辦法,
首先我們必須打開洞悉的能力,然後我們就能瞭解聖經
或是其它經典;任何到你手上的書籍,你都能懂。
以前我對聖經、博伽梵歌、佛經、老子所說的一切也不甚明白,
我讀過孔子、老子的書,我雖然多多少少瞭解,
不過不像現在了解的這般深入。因為我們洞悉的能力一旦打開,
智慧才得以再度運用,我們才能明白許多事情。
所以如果不瞭解經典,當務之急就是先開悟,
開悟就是打開你洞悉的能力,然後天堂的光、
上帝的光會照亮任何我們想明白的事情,讓我們了解。
這就是為何今天在大學裡,甚至也教學生許多不同的靜坐方法,
至少讓他們能平息心中的紛亂,如果他們能獲得更好的打坐方法,
那方法能開啟智慧之門、洞悉的能力,這樣會對他們更有利益。
所以許多學打坐的大學生發現,他們要學好功課很容易,
他們在學校的功課都很好,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實。
‧ 杯中水與大海為一體 ‧
為什麼會有輪迴?因為我們不明白真我,
卻追逐真我的外衣,一件換過一件。比方說,海水是一體的,
如果我們把海水裝在杯子裡,封起來,那麼杯中的水就與大海隔離,
一旦杯子破了,水才能再度與大海成為一體,
假如杯中之水執著這個杯子,當杯子一破,它就尋找另一個杯子,
那麼它就永遠與大海隔開。同樣的,我們真正的本人
永遠不在這個身體裡面,因為本人無所不在,
而這個身體只是其中一個小點,包含一點點我們的本人,
所以一旦我們打破身體的阻隔,我們就與整體合而為一。
而且我們不必打破身體才能出去(師父笑),有一個方法,
比方說,我們無須打破杯子讓水流到海洋,
我們只要有個縫隙或是有個洞,即使杯子還在、水還在,
不過水可以同時不斷地流進流出而與整個大海相通。
同樣的,我們的「杯子」,即身體有個孔,現在塞住了。
塞住是為了把靈魂、生命之水放在裡邊,可是我們可以打開它。
同樣的,你們知道有些杯子,也做得像這個樣子(師父拿起杯子),
不過底部有洞,然後用塑膠蓋蓋住。是嗎?藥罐有時也是如此。
只要把塑膠蓋打開,我們就可以和內部溝通;
有個地方既可以讓我們保有這個工具,而這個身體
又能與整個宇宙溝通,那就是第三眼,即智慧所在、靈魂所在。
無論經由任何方法打開它:比如以我們的堅心、
渴望能解脫的力量,或者經由明師打開以後;
那麼我們就能馬上與整個宇宙,與至高、
無所不在的力量溝通。至高的力量不只存在這個身體,
它也在空氣中、在每個地方,它在每片小草上、樹葉上、
在萬物中。如果讓一位有經驗的嚮導指導,會比較容易打開,
祂已經和整個宇宙力量溝通了,所以祂很有力量,
因為祂不再用自己的力量,祂用全宇宙的力量,
因為祂已經溝通好了。就像杯中之水,即使仍在杯中,
可是已經經由洞口和大海永遠溝通,即使水還在杯中,
新鮮的水仍能不斷進進出出,因此明師或是開悟的人就像這樣;
印心的人是已經溝通、杯底打開的人,明師則是已經瞭解宇宙力量的人。
.
http://www.godsdirectcontact.org.tw/ch/news/34/d-1.htm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