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邁向了悟上帝的境界!
.
.
我很驚訝!剛才有人在外面告訴我,講堂裡擠滿了人, 而且都很漂亮,我想他說對了。 我聽說過很多有關科羅拉多州波特城的事情。 這是一個非常有靈性的地方,在這兒可以感覺到很好的靈氣, 這我很多年前就聽說過了。 . 事實上這兩年來,我就不斷地被邀請到科羅拉多州來, 先是丹佛再到波特城,我已經拖延好多次了。 . 這一次是因為要經過美國,所以我想不妨停留一下向大家問好。 大家都好嗎?好?很好。很高興你們花費寶貴的時間來這裡, 讓我們有機會見面。很多世紀才能有這麼一次, 甚至於許多世,我們無法知道還會不會有機會, 下次或許會換另一個身體,也許不像現在這麼漂亮。 所以你們應該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美麗。 . 大家都是未開發的佛也許正在所謂的不同的道路或途逕上,邁向上帝、佛性、 禪或者是道。我的聲音有問題,現在好了嗎? 每個人都聽得見嗎?謝謝!我的聲音比較小, 除非我大聲吼,像一般女人一樣。 . 有時候我也必須以女人的樣子來執行使命, 有時候我必須以女人示現,要不然大家都認為只有男眾可以成佛。 好了,今天我帶來的好消息是女人也可以成佛! 我的弟子們如此認為。但我不認為「女人」可以成佛, 因為我們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大家都是佛, 未開發的佛,就好像每個國家都是一個國家, 只是有未開發和已開發的區別。 . 以某種方式引導我們的生活來開發自己。是的, 許多人的生活並沒有一個很好的方向。我不是指你們, 或許你們已有一個不錯的生活方針。 請把我今天所講的當做一般的參考。 我們的生活可以有許多高低不同的層次, 而大家都知道,最高的層次就是生活在上帝意識中, 或者是真正接觸到或覺知到我們的佛性。 默想、靜坐是可以使我們領悟自己真正偉大本性的最佳方法。 . 但是靜坐也有很多方式,即使你們找到最適合的或最快的靜坐方式, 它本身也有許多等級。假定現在我們已找到最高級的方法, 我們用正確的方法打坐;或者我們已經找到正確的方法, 去接觸內在的本性,我們就會立刻得到某種開悟的體驗, 會立刻得到一些有關這個真正大我的證明, 於是我們立刻知道,自己不只是這個身體而已, 還有其它。我們會感覺到一種靈性提昇的喜悅, 不是興奮。語言太有限了, 無法表達那種當我們進入正道或上帝意識的境界時, 所能感受到的法喜,我們可以稱它「即刻開悟」。 . 我們每天都會有進步,會對解脫越來越有信心, 越來越確認自己的偉大,直到有一天, 我們可以告訴自己「啊!我和天父同一體!」 或者「我就是那個」,「我就是佛」, 但是那時候我們沒有一點驕傲的感覺, 沒有一點點自滿。我們只是感到「發現」了這麼一個事實, 一種開悟的境界,知道自己是什麼,那是我們以前就知道的,如此而已。 . 沒有什麼好驕傲的,我們只是因為找到了它而覺得高興, 就是這麼簡單而已。是的, 許多人往往誤會只有那些自稱是佛或被人宣稱成佛者才能了悟, 但是通常佛不會稱自己是佛,除非是在特別的情況下, 例如當徒弟詢問或需要確認時。通常是門徒才會稱他們為基督、 佛或是大師。 . 所以許多人就誤以為所謂的大師是很驕傲的, 認為他或她要誇示自己的勝利和榮耀,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就像一個人畢業拿到博士學位,然後說: 「啊!我已經是一個醫生」, 或者「我已經通過考試,拿到博士學位」如此而已, 但是他會很高興,因為他完成了多年工作所想要達到的目標。 . 所有的宗教指向相同的真理只是覺得很快樂、很滿足;我們會覺得很自然, 會覺得本來就該如此。成佛的人並不會想要馬上跑到外面跟別人講。 . 並不是他因此失去了慈悲心或是他很自私, 而是他看每一個人本來都是佛, 所以很可能他會覺得很訝異:「為什麼會有人不知道這個真相?」 然後漸漸地這位佛會恢復「現實」,恢復他還在這個世界的知覺, 然後確實地了解到,在這世上有許多人還未領悟到自己本來就是佛, 事實就是如此。 . 於是當這些所謂的尚未開悟的、 尚未認識自己偉大所在的「眾生」前來要求所謂的「佛」教導他們, 指引他們成佛之道時,這個佛就答應他們, 但是完全不帶有任何虛偽的驕慢心,或許會有一點訝異, 但絕不驕傲。他會說:「為什麼他不知道,為什麼他不知道自己是佛?」 . 當我提到「佛」的時候,我想你們都了解我指的也是基督、 彌賽亞或任何一位明師,意思是說真正的在世明師。 從前我所接觸的大多與佛教有關,雖然現在我也閱讀很多其它宗教的教義, 但因我從小就比較熟悉佛教用語,所以往往會提到佛或佛教經典, 請不要誤會我只是代表佛教,而不尊重基督教或其它偉大的哲學, 好嗎?我代表所有宗教,也尊重所有宗教, 它們全都指向相同的真理。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知道真理, 我們不只是要知道「路」而已,我們的目的是在找到真理。 . 正如佛陀所說:「我只是一隻指向月亮的手指, 這個手指本身並不是月亮。」他的意思是指他的教理、 他的哲學只是要喚醒我們對月亮、對真理的渴望, 但是我們不能只執著在這個哲理上,而忘記去找尋真理, 這個存在我們裡面的真理,那就是上帝的品質、天國、 或稱為佛性。這個我們本來就有了,只是現在要把它開發出來。 有一種方法可以馬上找到它,並且每天繼續不斷地發展, 直到我們完全找回自己的天國。 . 一般人的生活方式而且並不是導向快樂和智慧的最理想的方式。 一般人的生活方式可以分成幾種,第一種是屬於物質方面的, 大多數人都是以這種方式過他們的生活。 . 在這種物質的生活層次中,我們都喜歡感官的享樂, 喜歡睡覺,吃好東西,喜歡擁有所有物質上的快樂, 而且個性也偏向怠惰。我們工作只是為了求生存, 而沒有把理想和心放在工作上。 我只是在談論各種不同的生活層次,希望你們不要見怪, 好嗎?物質的生活層次就是這樣。要我們工作很難, 如果那個工作與我們的福利無關,我們就不喜歡去做; 要我們動動手指去為別人工作,或者做比較利益人類社會的事很難。 我現在只是就一般而論,如果要更深入探討的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 . 生活在情緒層次中的人對自己的意見非常堅持, 可以說是具有駕馭性或是權力慾望較強的一種。 我們會認為所想所做的都是正確的,甚至於期望別人也做同樣的事。 在這個層次中有很多所謂的獨裁者,或是一些激進活動的帶頭者。 是的,因為他們太情緒化了,他們生活在情緒化的層次中。 當然,不可否認的,如果他們的方向正確的話也是蠻好的; 但是如果方向錯誤的話,他們也不會想修正, 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而這就是危險所在,因為他們缺乏伸縮性。 . 很抱歉,這個「心」只是指物質的心,也可以說是一種電腦, 非常棒的電腦,非常忠實地記錄所有事情,輸出所有資料, 而不包含任何智慧和判斷。如果我們不把靈魂或智慧加進去的話, 這個頭腦只是個自動化的機器而已。是的, 現在我談的就是這個自動化的機器,這個沒有開悟的心。 . 生活在這種自動化頭腦層次的人,變得只在乎自己,不是嗎? 他們不在乎這個世界發生什麼事,更不會指使別人做什麼。 許多人到了這個層次後,也許會躲到山洞中或者埋在自己的理想裡, 然後就卡在那裡不動了。也不管世上發生什麼事, 不想改變世界也不想改變他們自己,他們認為自己那個樣子就已經夠完美了。 . 很多人以為這就是最高的開悟, 他們以為不和世界發生任何關係就是那種境界了。 但是「為無為」是另一種境界,不是那個樣子; 並非我們就不在乎這個世界,不為世界做任何事。 大開悟不是這個樣子, 這個樣子只是通往大開悟路上的許多等級之一而已,了解嗎? . 了悟真我的等級在奮鬥邁向真理的路上,我們每天會體驗不同的開悟, 我們的智慧每天開展,直到有一天我們到達最高的等級。 所以,「頭腦的層次」只是許多等級中的一個。 . 如果再往前走一點,會到達所謂的靈魂、了悟真我的等級, 那時我們知道自己就是這個靈魂,活著是因為這個靈魂, 我們的聰明也是這個靈體光芒的反射,我們的慈悲心、 感覺等等,全都是這個靈魂在後面發動。在這個層次中, 我們會知道許多事情,會用很多方法去利益這個世界, 去幫助這個世界,幫助自己生活在喜悅快樂, 以及任何我們定義為「人類最高理想」的境界之中; 我們很努力、很用功、很盡力地去達成這一切, 並會幫助別人也能有同樣的成就,這就是靈魂的層次, 已經了悟真我的等級。 . 知道自己和靈魂——這個「靈感的泉源」同一體, 我們不是這個肉體。但這仍然不是最高的境界, 因為那時候還有「我執」在辨識,在感覺自己偉大, 在認知「我和天父同一體」;仍然有「二」, 這樣就太擁擠了。即使我們說「我和天父同一體」, 不過因為仍舊有「我」和「天父」, 所以還不是「一個」不是嗎?這樣的說法不是矛盾嗎? 請別說我批評耶穌基督所說過的話,並非如此。 他必須要這麼說,為了要人們聽得懂, 不過他自己不只是在那個等級,懂嗎? . 他知道他自己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別的地方他又說: 「不是我,是天父做的」聽懂師父的意思嗎? 他所知道的超過「我與天父同一體」這個等級, 但是他必須說出一些「東西」,否則人們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任何明師來到這個世界,都必須把自己的等級降低到和凡夫一樣, 然後再慢慢地帶他們上去。是的,要不然該怎麼做呢? 就好像你教導一個小孩,必須先教他ABC , 扶著他的手一步一步地教,然後再教他各種句型。 你自己雖然已經不必再這樣子學習,但是為了孩子,你必須這樣做。 . 所謂的上帝意識或上帝的了悟。上帝就是我們自己, 只不過在了悟真我的層次中,我們還不能明白這一點, 而認為除了自己以外還有一個「上帝」。 我這麼說聽起來很奇怪,不是嗎?聽起來很奇怪, 會像無神論嗎?希望不會,這很難解釋,實在很難解釋, 好吧!請試著了解。並不是你們不能了解, 而是對我來說很難解釋。 . 邁向了悟上帝的境界而不用任何思考或任何認知、任何感覺說「我們在做」。 我們就是「那個」,我們做就是做,我們是萬物的作者, 是任何事物、任何行為結果的源頭,但這其中不牽涉任何的業障。 我希望我已經解釋得夠清楚了?但是我認為還不夠, 不過我也不知道還能說些什麼,也許待會兒你們可以問, 然後我可以知道你們了解的程度,你們的開悟或許可以讓我更開悟, 然後我再做進一步的解釋。 . 最多到了悟真我的等級;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體驗過了悟上帝的境界。 但是我們都可以做到,每個人都可以,上帝就在我們裡面。 聖經上記載:「我們就是上帝的殿堂,聖靈就住在裡面。」 是不是這樣?是的,還有「天國就在你裡面」, 天國不是經由觀察得來,意思是說不是經由推理、 演繹、運用理智思考,也不是經由談論, 也不是經由閱讀書籍或經典得來,天國就在你裡面。 . 意思是把它抓回來。那就是為什麼許多禪師說過「不需要經典」的原因, 聽起來好像無神論。佛陀有時候,或許太累的時候也會說: 「沒有這個上帝存在」,是的,沒有上帝。 他並不是指「沒有上帝」,而是指沒有一個如我們心中所期盼的上帝; 因此他說不是這個、不是那個,也不是其他的,沒有這個上帝,懂嗎? . 因為在別的地方他說:「我不說有上帝或沒有上帝, 我只說有一個『東西』,萬物由那裡來,也回歸那裡去」。 他所指的是什麼?你們知道吧。是嗎?好。 . 我們往往只是分析任何時代先知的一兩句話, 便將他們歸類成這個、那個,然後根據那些話, 再創造出許多宗教,有時候甚至因為宗教而互相爭鬥, 即使同一個宗教之中也有分歧的意見,有時還會互相抗爭, 甚而導致流血事件,真是悲哀! . 當我們真正了解上帝以後, 或許我們可以知道更多文字所能表達之外的事情, 那時我們會有一種感覺:即使我們不說,人們也都會了解。 比如說,一個師父有許多徒弟,這位明師不可能一個一個照顧他們, 不管是用肢體或語言。但是所有的徒弟都能開悟, 所有的徒弟都能自己了解,然後漸漸地達到他們師父的等級。 . 為什麼?因為我們自己就是師父,我們有裡面的師父, 我們就是「那個」,就是上帝,就是佛!我們裡面有佛性, 只要有明師幫我們喚醒裡面的佛或裡面的師父, 這個裡面的師父就會照顧一切,就會醒來做事。 . 當我們還生活在物質層次的時候,只是這個身體在工作、 在需求、在做事,在享受感官的快樂,這一切與裡面這個主人無關。 而在情緒的層次之中,這個主人也不做指揮, 而是由我們的習性在指揮,由那個處處想超越別人的慾求在指揮。 在心智的層次中,是這個心在區別事物,在指揮身體去做事, 譬如待在山洞裡啦,去打坐啦,去做這做那等等; 主使者不是我們的靈魂,不是上帝,不是這個主人。 . 找明師喚醒內在的主人是的,因為通常總統只對總統說話,國王只和國王協商, 國王不會跑去和他國的臣相討論國與國之間的事, 國王也不會跑去找任何一個警察協商二個國家之間重要的事務。 懂嗎?在有關警察局或是各部會本身事務的場合, 總統不會出現,不是嗎?國王也不會出現。 . 所以只有國王來訪時,另一個國王才會去迎接他, 跟他談話、磋商或策劃國家及世界大事。這就是接觸一位明師, 以便喚醒我們裡面的這個主人的重要性。國王只和國王談話。 所以儘管我們可以學習很多法門,我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例如躲在山洞裡一百年,不過我們仍然不會找到這個主人。 . 這些都不關裡面主人的事,所以它不會出來, 它會等到適當的時刻才出來會見國王,因為它自己也是國王。 所以我們可以打坐,我們可以追隨許多所謂的「大師」, 嚴守各種紀律苦修,包括吃素,但是這些都不會帶我們成佛, 不會帶我們到上帝的天國。只有經由見到另一個佛, 藉由另一個佛的幫助,來喚醒我們內在的佛, 才能認識我們自己。你們了解這其中的不同嗎? . 沒有一種法門是沒有任何利益的,總會有某種程度的利益, 否則人們怎麼會去修呢?即始沒有經過指導的禱告也有利益, 即使到教堂或到廟裡去禮拜、去朝聖,也能使人感覺到精神的提昇, 感覺到某種程度的快樂。通常做這些事情, 會給我們一種自傲的感覺,因為我們會認為自己做了一些很虔誠的事: 我們吃素,我們每天上教堂,去麥加朝聖等等; 而這種感覺只能助長我執和驕傲,這是很悲哀的事。 . 而且知道這一切都沒關係,它會讓孩子去玩,直到他們累了, 自然會去找「媽媽」。懂嗎?所以一位真正的明師從來都不著急, 或想收集徒弟,他們只順其自然,準備好的人自然會來。 他們不會因為整個世界不聽他們所帶來的訊息而著急, 也不會擔心別人攻擊他們,或者人們不過該過的生活。 因為小孩有小孩的生活方式,沒有關係。 只是有一天小孩必須長大,而一旦他們長大, 就應該有大人一樣的行為。 . 提供人們各種不同等級的生活方式或開悟的思想, 讓人們選擇,那些準備好的人就會選擇。 並不是明師會著急或為這個世界擔心, 也不是他不做任何事情;他做而不做, 就像老子所說的「為無為」一樣。這和將自己固定在山林、 不管世事的心智層次是不同的。 . 但同時他也不在這個世界,他不被這個世界所誘惑, 不執著於這個世界,也不執著他在這個世界上的成敗。 你們都知道耶穌基督的故事,在他榮耀的巔峰, 他卻要應情況需要而往生,懂嗎?藉著他的死亡, 他帶給很多人一個完全信靠上帝的榜樣, 經由不執著於榮耀和生命,他透示上帝的旨意, 告訴我們應該永遠聽從上帝的旨意。 . 大開悟的人做而不做祂要什麼?而為了了解這一點,我們必須先達到了悟上帝的等級, 如同耶穌基督或佛陀一樣。這樣我們才能信靠上帝, 除此之外沒有其它方法。在達到這種等級之前, 我們總是掙扎著用自己的意願,自己所謂的「聰明」, 企圖改變或改善這個世界,我們都是用我執在做事。 而在大開悟之後,我們做而不做,可以不用舉起一根手指頭, 而做千百億的事情。 . 而不用動一根手指頭?確實有這種事,這不是開玩笑, 雖然我講的樣子好像在說笑,但事實上不是。 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境界,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能力。 也有這種權利去運用這種力量,只是我們不曉得而已。 我們都太忙於開發我們在科學方面、文藝方面的能力, 忙於機械化的成就,而不曾嘗試要開發這全部完整的力量, 所以我們不知道如何去運用這個力量,這是唯一的原因。 . 我們很努力地在發展這個無所不包的大力量啊!」是啊, 有些人會說:「我們是這樣做的啊!不是嗎?上教堂, 去廟宇,每天唸聖名、數唸珠、吃素,每天做很多手印, 我們已經唸各種咒文好幾年了,甚至還計算次數, 記在一本專門的簿子上!是的!是的!我們每天要拜某某神很多次, 頂禮好幾百次,到某些聖地去朝聖,做這樣那樣的祭拜和各種儀式, 甚至也靜坐,噢,我覺得做這些事非常有功德!」 . 我就累了。我覺得那樣不夠深入,不能滿足我內心的渴望, 而在我修行觀音法門──一種不是法門的法門, 它直指人性──之後,這些事情停止打擾我,其它的事, 也都遠離了,而本來的我才顯現出來。這個每個人都知道, 不是嗎?有些修其它法門的人告訴我: 「是的,我們知道,直指人性,見性成佛,就是開悟的意思」。 但是那只是談論及重複禪祖千百年前所說過的話而已。 不知道「直指人心」是什麼意思,根本不知道那是什麼! . 我們以為佛性是用智能所能了解,用手可以觸摸或是可以推論出來、 可以想像得到的東西,但它都不是。它不是任何我們所能想像、 觸摸、感覺或是理論的東西,我們只能經由體驗去認識它。 佛性有點像閃閃發亮的財富,而在這個光亮中, 我們知道所有的事情。就好像我們用人類的語言互相教導, 動物用動物的語言彼此溝通, 而佛是用光以及不同的振動頻率來教導我們裡面的佛,懂嗎? . 我們裡面的佛無法了解、不想了解、也不需要這種物質的語言, 語言跟它無關。就好像動物不能用牠們的叫聲或歌聲來教導人類一樣, 無論牠們唱得多美妙,我們不需要那種溝通方式, 我們有自己不同的語言做自己的事。即使我們會喜歡動物, 會喜歡牠們的歌唱或是牠們對我們所發出歡迎的聲音, 但是牠們不能用那些聲音來教我們, 我們不再需要從動物學習牠們所了解的,不是嗎? . 天國以光、音和美妙的旋律示現. 所以同樣地,我們裡面的佛需要一位佛的直接教導,那就是光和振動。 所以這個法門,這個不是法門的法門叫做「觀音」。 觀音就是觀察振動力,懂嗎?內在的振動,不是外在的, 不是我們可以用耳朵聽得到,用眼睛看得到的。 不!不!不!我們只能感覺到它。一旦我們察覺到它, 就會知道那是自己真正的本性,然後所有其它的東西會自動到來。 所以聖經上說:「先找到天國,然後所有的東西都會隨之而來」。 天國以光、音樂和美妙的旋律示現。我們要先能接觸到內在, 先了解一些東西,進而漸漸地達到最高境界。 . 上帝為了與這個世界或其它不同世界, 迷失的靈魂溝通而示現的光,有不同的等級; 並非光本身的不同,而是被不同等級世界的「雲」所遮掩, 而變成各種不同的品質,懂嗎?就好像陽光透過不同的眼鏡, 看起來會有不同的顏色,或照射到各種地方而變成各種樣子。 我們必須傾聽上帝用來教導我們的美妙的旋律,然後, 漸漸地跟隨它跑到上面去,而那就是我們了解佛性、 了解什麼是天國的時候。否則我們只是猜測, 然後以為自己已經知道。 . 我們必須真正了解它。只有吃過餅乾, 才能說它是甜的或酸的。這種體驗我們可以馬上得到, 因為天國就在我們裡面。它在裡面,不過我們卻不認識它, 因為「國王」不肯出來,因為沒有另外一個國王來看他, 或是和他講話,懂嗎?所以,所謂的明師就是已經達到那個等級, 並且可以和我們裡面最高的自己溝通的人。 要不然這個最高的「我」祂不會出來,祂知道如果出來的話, 只是在浪費時間。所以,雖然我們學習許多法門, 但是我們無法感到滿足,我們知道有東西被漏掉了。 . 「真正的自我」還沒出現,因為它沒有旗鼓相當的伙伴。 所以每當我們看到「真我」顯現的時候, 便能知道我們遇到了另一個「真我」, 這就是辨識真正明師的方法,要不然我們無法辨識。 每一個人都可以教我們做一堆事情,而使我們終日忙碌, 但是這些只是在消磨時間,而無法使我們達到自我開悟, 無法讓我們知道生命最高的生活方式。所以, 假如你們相信我所說的,你們可以試試看; 如果你們不相信的話,可以繼續修習自己的法門。 我們仍然是朋友,等待下一次,也許一百年、 一千年以後再見,因為你們還喜歡「睡覺」。 . 一般人對自我了悟有兩種意向,第一種是立刻、 馬上結束所有的摸索及學習,結束所有的痛苦; 如果你認為這個世界太痛苦、太無明的話, 如果認為目前的生活方式不能滿足自己的理想的話, 那麼在這一世、現在,就必須採取行動。 第二種是持續我們現在的狀態,繼續「睡覺」, 在裡面睡覺,讓靈魂繼續睡覺,然後下次再醒過來, 也許幾百年、幾千年以後,那就要看我們喜歡睡多久而定了! 好,留一點時間給你們問問題,然後我就可以知道你們心中的疑問, 以及你們了解到什麼程度。謝謝大家那麼有愛心的聆聽, 我可以感受到你們支持的力量,非常感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