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10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明瑜綜合報導)
「假如沒有中央公園,我們紐約人早就開始互相殘殺了」
一位50幾歲曼哈頓的珠寶商人福克斯(Ruta Fox)說,
「中央公園真的是紐約巿的珍寶。」
由魯塔高音調的口氣可感覺出他也在渴望著什麼。
紐約羅徹斯特大學最近一系列的研究發現,
接觸自然的人們比活在人造的環境中的人們顯得更加友善。
這些研究刊載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公報》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參與研究的羅徹斯特大學心理學、精神病學與教育學家萊恩
(Richard Ryan)表示:「先前的研究結果顯示,
大自然對我們身體健康的益處,讓我們的壓力能快速消除,
並使得腦袋清醒,有比較好的活力與表現。」
他說:「現在我們發現自然帶給我們更多的社會聯繫,
更多群體生活正面的感受,人們變得更加關懷彼此。」
福克斯住在離中央公園(Central Park)三條街遠,
她表示很明顯的可看到這片843英畝的林地、
湖澤、綠草對住在這裏過度擁擠、過度工作的人們的影響。
她說:「公園內的人們比較快樂,
他們和他們的小孩玩遊戲、和狗追逐、
男女朋友快樂的在一起野餐,
他們的態度比這城巿大部份的人們表現的友善多了。」
友善只是短暫的嗎?
公園內友善的態度會因秋天、冬天到來,
人們開始躲在家裏不出來而消失嗎?
研究結果顯示不盡然會這樣,
這種自然帶來的善意並不完全取決於
每天到中央公園散步或生活中看到多少自然的東西。
這個內涵有點像經過一朵玫瑰花前停下腳步並聞一聞花香,
而不是只想著待會要開什麼會。
大自然對心靈的影響力是如此奧妙,
即使只是眼睛看著一幅畫著玫瑰花的畫
或一盆綠色盆栽都能讓人態度改變。< /p>
實驗將人們分二組,一組擁有的電腦桌面圖案是城巿、
道路、高樓大廈而另一組則是山水、湖泊、沙漠,
還有的實驗安排一組人在有室內植物的房間工作,
另一組人則在沒有植物的環境工作。
結果顯示,那些接觸自然原素(不管是天然的或數位的)
的人們表現出比較關心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與團體生活。
人們愈投入大自然,他們就愈善良,相反的,
當他們愈專注在人造的原素或物品上,
就顯得愈自私和重名重利。
羅徹斯特大學心理學家萊恩表示:
「人們有沒有接觸植物影響了他們參與社會活動的程度,
人造的城巿景色讓他們比較不與人接觸,
待在一間沒有植物的房間中也會對人有相同的影響。」
他希望,這個有370位受試者的實驗結果能對都巿計劃、
醫療院所、工作場所的規劃有一點參考價值。
「有綠色的空間真的非常重要,
她給予人們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懷的聯繫。」
種下人與人之間心靈交流的種子
一位洛杉磯的綠色生活顧問達克斯(A.J. Dax)表示,
她儘量讓自己的生活周圍充滿綠色原素,
比如用很多花或自然物品裝飾她的工作場所,
「我無法忍受車庫和困在車陣中,我的心情會非常急躁,
我很沒有耐性,但是假如讓我待在公園裏我就會溫馴的像一隻貓。」
札卡伊(Zaccai Free),一位37歲的華盛頓出版商,
他表示他也注意到若待在城巿裏太久會使他的眼界和心胸變得狹窄,
「在都巿建築中待太久使我的熱情消失,
我的態度變得粗魯,像水泥街道一樣冷冰冰的。」
他花了五年的時間待在中美洲的雨林區,
也明顯的觀察到住在城巿和住在大自然中人們的不同,
「在貝里茲(Belize),人們比較樂群和樂於與家人在一起,
性情慷慨,但是在城巿中的人們,
則常常想著還有哪些工作或生意沒做等這些事。」
分享綠意
有趣的是,札克伊的研究和萊恩的實驗結果不謀而合,
大自然真的讓人們變得比較願意和團體相處,
待人比較友善和親切。
札克伊表示:「在另一項研究中,
我們讓人們在有自然物品的情境下與人分享錢財,
人們會比較大方。」「假如我擁有一個非營利機構,
我會在一間充滿自然的花草盆栽的房間內招待那些來捐助的人們。」
達克斯(A.J. Dax)說她的家人常跟她開玩笑
說她遲早要搬到樹上的木屋裏住,
她對大自然能使人更有人情味、
更懂得關心別人的影響深有體會。
「只要看看在華爾街的人們你就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