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臨終的情況

 

清海無上師講於臺灣屏東一九八七·九·十一



今天要講我們最怕,但是卻不能避免的事,這個就是「死」。

 

在生老病死當中,我們最怕的就是最後那個,是不是?害怕,

 

但是又不能避免。今天師父要講的是,大部分的人死掉時的情況是怎麼樣。

 

 

我們聽說這個身體是由金木水火土和靈魂構成的,靈魂在我們佛教來說,

 

就是「真體」、「本來面目」或「佛性」,現在不管這些名詞,

 

我講靈魂,大家會比較容易懂。

 

 

我們聽說死掉的時候,靈魂會出去,

 

離開這個由金木水火土組成的身體,而且金木水火土會互相分離,

 

不合在一起。因為靈魂在的時候,就像有一個東西把它們粘在一起似的,

 

跟這串念珠一樣,裡面有一根線,它在的時候,所在珠子,

 

統統都合在一起,如果師父把這根線拿走,珠子就全部掉在地上。

 

 

我們死掉時的情況也是一樣,但是因為我們不是念珠,

 

我們有感覺,所以死掉的時候很痛苦、很痛苦。第一,

 

因為我們不願意離開這個世界,不願意離開親人、朋友、

 

丈夫、太太、兒子、爸爸、媽媽…等等。第二,因為我們很怕,

 

不曉得離開這個世界以後,會到那裡去,我們從來不曉得其它的境界

 

,只曉得這個世界而已。第二,因為我們還沒有把自己訓練好,

 

不知道死掉時應該怎麼辦,否則死掉的時候是很快樂的,沒有什麼好怕。

 

 

臨終是最快樂的時間,如果師父明天就可以走的話,我最高興。

 

但是今天要走也不行,會被佛菩薩推下來。

 

 

你們有沒有聽說廣欽老和尚入定的時候,到高境界跟佛菩薩學,

 

不想回來的事情?因為太快樂了,那個境界很好、很漂亮、很自在、

 

很從容安詳,誰還要回來這個小小暗暗黑黑的牢獄?沒有人要,

 

如是我們可以出魂去高境界學的話,

 

也一定很不喜歡回來這個小小暗暗黑黑的牢獄。

 

廣欽老和尚當然也不要回來,但是佛菩薩告訴他,

 

應該再下來一次度眾生,以後才可以上去。

 

 

很多明師也跟他的情形一樣。有一天我的師公坐椅子上,

 

頭很懊惱很悲哀的樣子,他的大徒弟問他:「師父,

 

我們從來沒有看過您那麼悲哀的樣子,您今天為什麼那麼懊惱?」

 

他沒有回答,徒弟再問一次,他也沒有講,再問第三次,

 

他只好講,他說:「對嘛!誰要回來這裡住?誰要回到這個肉體?

 

被迫回來住在這個肉體的牢獄,確實是很不快樂的事情。」

 

 

一樣的情況,如果平時我們把自己訓練好,

 

那麼等候離開世界的時刻,就跟等候媽媽從市場買菜回來,

 

帶糖果、餅乾給我們吃一樣。修行高的人,等待臨終時刻,

 

就跟小孩等媽媽買菜回來一樣,沒有什麼可怕。但是因為大多數的人,

 

在世的時候,並沒有練習,不知道怎麼做,也沒有人教他怎麼做,

 

所以他死的時候很痛苦。

 

 

在這個娑婆世界,有很多人教我們學習很多東西,

 

爸爸媽媽會教我們怎麼樣吃飯,怎麼走路;老師教我們怎麼寫英文,

 

還教我們學很多東西;醫生、護士、或助產士,

 

會教未來的母親怎麼生孩子,比如懷孕時應該怎樣照顧身體,

 

怎樣照顧小孩,生孩子時才比較容易生出來,不會太痛。

 

 

但是卻沒有人教我們死的時候應該怎麼做,這件事情被遺漏了。

 

在生老病死當中,「生」有人教;「老」也有人照顧,

 

預先準備養老金或老年保險等;「病」也有醫生醫治,

 

有醫護人員會教我們怎麼做才能避免疾病,或減少疾病。

 

可是「死」卻沒有人教,這樣是不行的,

 

所以明天師父要教你們怎麼「死」(指印心),

 

今天先談論死的情況。

 

 

大多數人死的時候,都不願意離開這個世界,留戀爸爸、

 

媽媽、丈夫、太太。為什麼呢?因為整個輩子都跟他們生活在一起,

 

每天只是想他們而已,所以離開的時候,只有他們在頭腦裡面,

 

因為愛心還沒給完,還留戀自己的太太,心裡想:「她還那麼年輕,

 

誰照顧她?我的小孩還那麼小,我怎麼可以走呢?」心中很擔心。

 

當我們擔心的時候,我們把最大最重要的期望,放在兒子,

 

或是放在太太、丈夫身上。為了這個扯不完的精神力,

 

我們會再來輪迴。

 

 

再生時不一定是當他的太太、丈夫、爸爸,很可以有再來做狗,

 

那就麻煩了。因為做狗也可以跟他接近,所以痛苦就在這個地方,

 

如果我們再來一次,可以跟以前一樣當他爸爸,或是當他的丈夫、

 

太太,那還算好,這樣當然歡迎統統再回來。

 

 

但是不可能每一次都如意,為什麼呢?因為有因就有果,

 

比如我們種柳丁,得到柳丁;種蘋果得到蘋果。如果在生的時候,

 

沒有做什麼好事情,只是種壞的果而已,死掉以後再回來,

 

當然應該得到這個壞的果。如果說我們的品質、個性、

 

生活方式和狗差不多,就不值得再做人,我們應該來做狗。

 

這並不是上帝要處罰我們,而是我們自己造這個路,

 

 

 

造這個樣子。我們種蘋果當然應該得蘋果。種狗的因果,

 

就得到狗的因果;種人的因果,就得到人的因果。

 

 

人是什麼呢?人具有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品質,

 

人應該持五個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喝酒、不邪淫、

 

不妄語。不殺生包括,不吃動物的肉。因為我們雖然不親手殺,

 

但是人家殺給我們吃,他們是為我們才殺生的,這是間接殺生,

 

所以也會影響我們。如果我們做不到這五個戒律,就不能再來做人。

 

 

所以在任何宗教的經典中強調,不要想這個世界那麼多,

 

不要留戀,不要執著這個世界,為什麼?因為如果我們想世界,

 

就要再來這個世界;想上帝,就去上面;想佛,就去佛的地方,

 

所以宗教都教我們這些事情,但是要想佛、想上帝並不簡單。

 

 

你們要不要馬上往生?印心就是學往生,怕的話,不要來印心。

 

印心就是師父教你們怎麼「死」,我沒有教你們其它什麼東西,

 .

只是教死掉的時候是什麼樣子。

.

印心的時候跟死掉一樣,但這個是假死,

 

是快樂死,不是痛苦死。如果你們怕死的話,不要來印心。

 

印心就像是死掉的那種情形,跟師父現在講話一樣,

 

不但沒有什麼可怕,而且很好玩。

 

 

死掉時,如果福報不夠的人,會再來做動物或做鬼,

 

做那種孤魂野鬼、餓鬼。七月的時候,你們放鞭炮,

 

熱熱鬧鬧,用兩個雞、一頭牛、一個豬、三個蘋果、

 

三根香去拜拜,就是養那種鬼魂,如果沒有人供養,

 

他們會餓死。沒有福報的人死掉以後,會變成那種餓鬼或鬼魂。

 

 

業障很重的人,死後會下地獄。業障是什麼?就是不好的事情,

 

比如在世的時候,做壞事、殺生、邪淫、騙人…等等。

 

師父不是要故意恐怖你們,我只是講經典裡面所謂的事情。

 

 

剛剛師父說種柳丁有柳丁,我們種好的因果,就會得到好的結果;

 

種壞的因果,也會得到壞的結果,地獄就是我們人做壞事造出來的。

 

有天堂就有地獄,相信有地獄,就應該相信有天堂;相信有鬼,

 

就應該相信有佛。對那些沒有福報的人,我們就不要講了,

 

 

 

期望你們都是有福報的人。臺灣好像很有福報,

 

很多人都很富有,但是不曉得死掉以後會怎麼樣,

.

這種事情沒有人講。

 

 

 

 

很多人會算命,都說:「你這個樣子很好,二年以後應該會發財,

 

會畢業,會做老闆…等等。」卻沒有人可以算出你死掉以後會到那裡去。

 

我們最喜歡聽的東西,沒有人講;我們最喜歡知道的事情,沒有人教,

 

是不是?都是教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例如生小孩的事,這不用教也可以生,沒有人教動物生小孩,

 

但是動物也繁殖很多,不過我們人類因為太有「慈悲心」了,所

 

以把牠們都快吃光,不然牠們會生更多,是不是?動物沒有人教,

 

也會生好多小孩,所以「生」不用教。

 

 

至於「老」呢?我們本來就會老,幾十年以後,

 

不用做什麼事也會老,

 

即使我們有養老金、保險金也不安全,有的人雖然有養老金,

 

但是活不到那麼老,是不是?活不到可以享受養老金的時刻。

 

 

「病」的時候,雖然有很多醫生,但是也不見得安全,是不是?

 

現在有很多病醫生不能治,比如AIDS還沒有藥可以治療,

 

癌症也沒有辦法治,

 

是不是?現代的人錢很多,醫院很多,藥很多,但是病還是病,

 

而且病得比以前更糟糕,好多病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

 

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我們造很多業障的原故。

 

 

我們地球上的人,好像越來越鬆懈,忘記道德,

 

忘記另一個合乎「道」的生活,忘記那個和自然法律配合的生活,

 

我們忘記了,我們任意利用天然,利用地、利用天、

 

利用自然濫砍木材,不事先察看那裡的地理環境,就把木材砍掉,

 

破壞很多自然環境,讓我們今天要爬山也不能爬。

 

 

在很多地方,他們把路邊的木材砍掉,沒有根固持土壤,

 

也沒有樹保護,泥土很容易流失,這還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而已。

 

除了砍木材以外,還要砍動物、砍人、砍整個國家,

 

把整個城都砍掉,第二次大戰時,

 

日本的廣島幾乎整個城市都變成平地。

 

 

我們砍木材還嫌不夠,再砍動物,砍完動物以後,就砍人。

 

所以我們的道德層次掉得很低。因為我們造那種氣氛,

 

造那種因果,所以把地球變成一個很恐怖的地方。

 

地球本來應該是很好的地方,因為如果人身是最高貴的,

 

我們的地球也應該是最好的,是不是?

 

但是因為我們不瞭解自己的地位,

 

把我們從高貴的地位拉下來,實在很可惜。

 

 

也許我們會問自己:「我們生出來,本來就要死,

 

殺生一點有什麼關係?即使你不殺害動物,過一段時間牠也會死,

 

或是遇到災禍,生病時也會死。如果我們不殺那個人,

 

等到他自己有病,或是老的時候,也會死,

 

所以殺一點點人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很多關係,因為他的因果還沒有到,我們就勉強他死。

 

就像有的水果,必須等它成熟以後才可以吃,如果還沒有熟,

 

我們吃了會中毒,會引起肚子痛、頭痛…等,蔬菜也是一樣。

 

所以我們殺生,就是勉強那個靈魂,強迫他出去,

 

他還不想要出去,還沒有準備好,時間還沒有到,

 

如果勉強他出去,就是造業障。

 

 

現在我要講一個小故事。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

 

有一位國王,被他的小孩關起來,本來小孩對爸爸媽媽應該孝順,

 

但是這個王子不孝順,他把父王關起來,

 

他的媽媽去牢裡探望她的丈夫,

 

拿東西給她的丈夫吃。那時候,王子已經做國王了,

 

聽說他的母后拿東西給他的父王吃,非常生氣,就把母后也關起來。

 

如果你們看佛教的故事就知道,他們兩個人都被關起來。

 

 

昨天師父講觀無量壽經,這部經就是為了那位皇后才有的。

 

因為皇后被關在牢獄時,感覺到好痛苦好痛苦,就祈求佛來幫忙,

 

他就來,釋迦牟尼佛的化身跟阿難和目犍連的化身,

 

一同來牢獄教她、安慰她,那個時候,她才問佛:

 

「什麼世界比這個娑婆世界更好、更清靜?沒有那麼多痛苦?」

 

釋迦牟尼佛就讓她看很多的世界,她喜歡極樂世界。

 

從此以後,我們才有這部觀無量壽經。

 

 

這個皇后的因果跟她的前世有關。那個時候很痛苦,

 

問釋迦牟尼佛:「我們沒有做什麼壞事,

 

為什麼會遭遇這個因果?

 

為什麼王子對我們不好?求您讓我們知道原因吧!」

 

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告訴她:「你應該記得,在好幾十年以前,

 

你們兩位沒有兒子,去求兒子,誠心誠意地求,有一天做夢,

 

夢到天使跟你講『某某人在喜馬拉雅山修行,

 

以後會做你的兒子,

 

變成你的皇子』第二天你們醒來,就去找那個在喜馬拉雅山修行的人,

 

問他願不願意做你的兒子。」

 

 

那個修行的人自己入定時,也看到他的因果,

 

他說:「是的,我願意,

 

但是我的命還有三年,請國王和王后等一下,等我修行三年以後,

 

命才會結束,到時候才來當你的兒子。」但是那個時候國王很急,

 

國王說:「我們已經那麼老了,再等三年,

 

很可能已經往生,這樣不安全,

 

你現在就做我的兒子好了。」那個修行的人說:

 

「不能,你不要勉強我,

 

因為我的命還沒有結束,我的死期還沒有到。」那個時候國王因為等不及,

 

就拿劍恐嚇他說:「你應該現在當我的兒子,我不能再等。」

 

 

國王當時還沒有修行,沒有耐心,沒有佈施、持戒、忍辱、,

 

沒有碰到佛教,所以勉強那個人死。那位修行的人說:

 

「我的命還沒有結束,

 

但是你用權力勉強我死,以後我做你的兒子時,也會對你不孝順,

 

會殺你,偷王位。」他講完以後,就自己飲毒而死。

 

 

死掉以後,皇后當然馬上受孕,生下王子,並且叫預言家來算命,

 

他也跟那位修行的人講同樣的話,他說:「王子以後會擾亂王宮,

 

會把國王殺掉,殺國王以後,對王后也不好...等。」

 

 

他們兩位聽了很害怕,就把王子從三樓丟下去,想殺死他,

 

不要養他,因為怕遭到不幸的後果。但是王子沒有死,

 

只是手指斷掉一支而已,抱起來時,還是哇哇叫,沒有死,

 

後來越養越大,很快就長大,變成很聰明漂亮,那個時候,

 

國王和王后都不忍心再殺他,太疼愛了,心想:「好!沒關係,

 

養養他吧!」沒想到把他養大以後,他真的做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

 

 

釋迦牟尼佛講完以後,王后就記起來了,那個時候好懺悔,

 

不再恨她的兒子。後來她的兒子也後悔了,也皈依佛,

 

努力修行,做很好的人。

 

 

現在師父講這個故事,就是要你們瞭解,因果是不能避免的,

 

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當我們殺生殺人時,

 

是我們強迫他們的靈魂出去,

 

所以我們應該受這個因果,以後他會來殺我們,或是強迫我們死,

 

和我們殺他時一樣的情況。很可能我們再來做動物時被殺,

 

不一定是做人時被他殺,也不一定這一輩子會被他殺死,

 

很可能下一輩子再回來,清付這個業障。

 

 

所以任何宗派,都強調不殺生。不殺生也包括不殺動物,

 

因為動物也有靈魂,牠也貪生畏死,如果牠不貪生畏死,

 

當然沒有問題。蔬菜或樹木,它們比較沒有這種貪生畏死的意識,

 

石頭也沒有貪生畏死,所以我們吃蔬菜,業障很少,

 

如果我們每天修xx法門兩個半小時,這個業障簡直跟沒有一樣。

 

但是動物的下意識已經有了,牠們怕死的態度跟人一樣,

 

所以我們殺牠會有問題。

 

 

至於我們人的情況呢?我們死掉時,並沒有受到別人的強迫,

 

也沒有人殺我們,為人們也那麼痛苦?因為沒有準備,門不開。

 

 

比如這裡的門統統都開著,好久沒有開過,那個當然會壞掉,

 

即使我們勉強打開,也不能開,當火災發生時,我們好著急,

 

要開門,卻不能打開,只好撞開門,但是這樣做我們會燒傷、

 

會苦、會痛。如果門每天開,它已經習慣了,只要我們一動就開,

 

沒有問題,馬上可以出去。

 

 

同樣,我們的身體也有很多門,但並不是每一扇門都是好的。

 

比如我們住在三樓,當然不能跳窗戶出來,這樣會受傷,

 

我們有樓梯可以下去,但是因為是曉得有樓梯,或是緊張的時候,

 

不曉得樓梯在哪裡,就在火裡面跑來跑去,結果被火燒到。

 

 

所以應該要練習,戰爭還沒有發生的時候,我們的國家或政府

 

也會讓我們事先演練,跟戰爭時一樣的逼真。我在越南時,

 

政府也設有警報系統,一個禮拜或是一個月演習五次,「鳴...」

 

聽到這個聲音,我們統統都跑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

 

五分鐘或十分鐘以後,解除警報了,我們才出去,

 

我們當然知道沒有事,但是也應該每天這樣練習。

 

 

可是死掉的人,卻沒有事先練習,我們都知道,

 

有一天我們一定會死掉,但是沒有人想到,必須事先練習往生。

 

一般人每天只是想:早上吃什麼東西?中午應該吃什麼?

 

晚上再吃什麼?十點以後還去外面吃點心。請你們看看外面,

 

就知道了,師父講經的時候,道場裡面頂多幾百人,外面卻好多人,

 

聽經的人很少,吃東西的人很多。他們不想練習死掉的時刻,

 

忘記了,雖然明知道有一天自己會死掉,但是總覺得還有一百年。

 

 

真的還有一百年嗎?很難說,很可能明天就死掉,

 

有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死了。所以我們應該聰明一點,

 

活著的時候就應該準備死。

 

 

還沒有生小孩以前,你們是不是都已經準備好了?你們會事先縫一些東西,

 

或是買漂亮的衣服放在旁邊,等待嬰兒出生,而且知道會生男孩或女孩,

 

因為要事先買東西。還沒生,就已經準備那麼好,

 

那為什麼沒有準備死的時候呢?死的時刻才是最重要的,

 

生的時候,有很多人來看我們,很多人陪我們,很多人安慰我們,

 

很多人照顧我們,但是死的時候沒有人陪我們,那個時候是最孤單,

 

最痛苦的。為什麼生前不準備呢?這樣是不是聰明的舉動?

 

 

我們所以會痛苦,就是為了這個原故,因為沒有事先準備好,

 

如果要準備,應該找一個人幫我們開門,每天開,開好再關,

 

然後再開、再關,這樣子門才會松,等到要開的時候,很快就開了,

 

不然很不簡單出去,因為我們有很多門,但都不是出去的門。

 

比如這個窗戶,看起來也有空間,但是如果從那裡走的話,頭會撞到,

 

要出去,應該從大門出去,不過如果大門沒有開的話,也不能出去。

 

 

在我們身體中,眼睛也是門、耳朵、鼻子等都是門,我們身體有九孔,

 

那些都是門,但是如果從那些門出去的話,我們會再輪回生死,

 

投生在不高的境界中。不過有一個門,如果我們從那裡出去,

 

可以去很高的境界,那個門用眼睛看不到,用普通的鑰匙不能開,

 

只有修行的人可以開。如果我們自己還不能開,

 

就應該去問那個已經修行好的人,蜀犬吠日為他自己已經開過門,

 

他知道怎麼開,他會教我們怎麼做,要開這扇門很簡單。

 

 

我們都會準備「生」、準備「老」、準備「病」,

 

當我們工作的時候,是不是會想辦法存一點錢,怕將來有病不能工作時,

 

才有錢可以用。既然如此,我們也應該存點功德,等死的時候才可以用。

 

功德並不是靠佈施才有用的,佈施當然也有幫忙,佈施時我們的心比較空,

 

比較寬大,不會整天想自己,而是想他人,如果我們想他人,

 

如果我們想他人,我們的空間會比較開闊。

 

 

所以戰爭的時候,人心比較開闊,變成只想到國家安危,

 

不想個人的家庭,心量的空間擴大了。比如我們的眼睛,

 

如果只看鼻子,那麼我們就只知道鼻子而已,當我們被漂亮女人吸引時,

 

就忘記自己的鼻子,我們的空間是不是也跟著擴展到那個女人那裡?

 

 

一樣的情況,如果我們佈施,心裡開朗,忘記這個「我」,

 

我們的空間變寬;空間越寬,我們越輕鬆,不會有窒息的感覺。所

 

以佈施的人很自在,他們看起來比較自由、比較快樂,

 

因為他的心比較開闊,跟眼睛看遠方一樣,如果我們住在一個很擁擠的房間,

 

就會感覺到好悶,是不是?感覺到好像被關起來的樣子;

 

如果我們的房子比較寬,是不是會感覺到空氣比較流通?

 

有的人住在城裡太久了,感到很悶,請假去鄉下玩,或是去山上跑,

 

因為需要空間。

 

 

佈施也是一樣,佈施就是替自己造無形的空間,

 

造好的氣氛給我們呼吸,佈施可以幫助自己的精神。

 

所以任何宗教派都教我們應該愛人家跟愛自己一樣,

 

因為佈施對我們有利。但是如果只是佈施而已,這跟開智慧無關,

 

即使你天天佈施,一百萬年以後,也不能開這個門。

 

要開這個門,應該由專門的人開,就像開刀的醫生,

 

專門負責開刀;蓋房子的人專門蓋房子;教英文的人專門教英文一樣。

 

開悟的人也是專門替人開悟,只要他把自己的門開好了,就會幫人家開。

 

 

如果不開這個無形的門,我們會亂跑。比如我們死的時候,

 

因為生前沒有練習「往生」,當靈魂要出去時,門都是關著,

 

靈魂出不去,只好跑來跑去,動來動去,所以我們感到很痛苦,

 

如果門都已經開好了,靈魂(或稱意識、主人)會自動跑出去。

 

 

如果所開的是好的門,靈魂出去以後,自然會比較快樂;

 

萬一開到壞的門,一出去,馬子就碰到困難,它會隨便找一個肚子,

 

跑進去投胎,如果投到人的肚子分階段,還沒有什麼錯,

 

萬一跑到動物的肚子,就麻煩了。

 

 

這是真實的事情,你們看報紙或是看電視,有時候都會有這種報導:

 

某某動物會哭,或是某某動物看起來跟人一樣,

 

或是某某人看起來跟動物一樣等等,這都是因為靈魂亂跑,

 

不知道路的原故。

 

 

師父印心,就是要教你們應該走哪條路,

 

就像我們演練防空演習一樣,雖然是假的,

 

但是遇到真實的情況,已經輕鬆了。軍人也是一樣,

 

在臺灣,到達役齡的男子都應該去當兵,是不是?服完兵役以後,

 

偶爾還要再調去當兵,因為要練習。

 

 

修行也是一樣,印心的時候,師父會教你們怎麼死,

 

我沒有教你們什麼特別的事情,只是教你們怎麼死。

 

但是你們也應該每天練習,不然的話會忘記,為什麼呢?

 

因為每天跟世界太熟悉,太接近了,被太太、丈夫吸走我們的注意力,

 

被工作、被老闆吸掉我們的注意力,例如我們剛想要做一點白日夢,

 

他們馬上來囉嗦,太太也來囉嗦,是不是?

 

所以我們每天至少應該節省兩個半小時練習往生。

 

 

這跟當兵一樣,每一個都知道,要當兵應該要事先訓練,

 

有戰爭的時候,才能輕鬆殺人。但是沒有想得到,死掉的時候,

 

也應該事先訓練自己,這沒有什麼神秘,也沒有什麼不合理的,

 

這是很自然的事情,跟吃飯睡覺一樣。但是因為沒有人提醒我們,

 

沒有人把那種東西,用很簡單的道理講給我們聽,

 

所以我們以為那是很麻煩很神秘的事,以為只有釋迦牟尼佛才做得到,

 

我是「凡夫」,怎麼可能會做呢?

 

 

其實他和我們有什麼不同?他有鼻子、眼睛、耳朵,

 

我們也有鼻子、眼睛、耳朵,釋迦牟尼佛的業障比我們更多,

 

沒有人講給你們聽,因為他們不敢講,

 

我今天要講釋迦牟尼佛的業障給你們聽。

 

 

釋迦牟尼佛生出來就是一位王子,每個人都爭著抱他,

 

沒有人放他下來,他一哭就有十個人,甚至一百個人跑來照顧他,

 

他欠人家很多,活到將近三十歲,都沒有做什麼好事,

 

每天都吃喝玩樂,又常常去打獵,冬天有冬天的宮殿,

 

夏天有涼快的宮殿,春天也有春天的宮殿,這樣有什麼利益人的?

 

 

我們都說做人應該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可是他一點點都不做,也沒有佈施,都是靠國家的東西長大了,

 

每天有很多人侍奉他,父母都跟隨在他後面,他要什麼,

 

馬上做什麼,他的部下也緊緊跟隨在他後面,他要什麼,

 

馬上做什麼。他的太太們也都是這樣,整個國家侍奉他一個人,

 

他這樣是不是欠人家很多?

 

 

我們聽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佈施,或是不工作,業障會很重,

 

是不是?我們應該做好人、做好丈夫、好太太,利益社會,

 

因為要報答四重恩,但是一點點沒有報答,活到三十歲,

 

都是吃喝玩樂,享受世界而已,他的業障是不是很深重啊?

 

可是那種人也能成佛,你們那麼好,從小已經孝順父母,

 

對社會也幫助很多,有愛心、有慈悲心、有佈施、有持戒、

 

有忍辱,怎麼不能成佛呢?

 

 

會的,一定能成佛,我保證。不要把自己看得那麼低,

 

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因為我們不尊重自己,

 

也許我們對人的態度很驕慢,但是卻不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和驕慢不一樣。

 

 

驕慢是什麼?用半個眼睛看人家,在他的眼裡,女眾不好,

 

沒有學問的人不好,部下不好,老闆也不好,因為「我」

 

比他們聰明,「我」只是沒有錢而已,所以不能當老闆…等,

 

那就是驕慢心,既不尊重人家,也不尊重自己,所以不尊重人,

 

這種驕慢心是一種病,而不是尊重自己。

 

 

真正尊重自己的人,也很尊重其他人,他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

 

也知道人家的價值在哪裡,那種人很好,很自信,但是不自滿。

 

自滿的人不能成佛,因為他不尊重別人,自信的人才能成佛,

 

應該瞭解這兩點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有自信,相信自己能成佛,

 

沒有什麼人不能成佛,如果我說妄語,我會下地獄。

 

 

既然沒有人不能成佛,但是卻有很多人不能成佛,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沒有自信,沒有明師指導,沒有人鼓勵我們修行,沒有人告訴我們:

 

「我們是誰?我們有什麼價值?我們能變成什麼?」

 

 

很可能有那種人講給我們聽,但是我們聽不懂,也不相信他,

 

因為被社會影響太多,假如從小開始,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們:

 

「你長大一定會做乞丐,你這個樣子,沒有辦法成為什麼人。」

 

我們相信爸爸媽媽的話,長大以後會變成沒有自信,以後又被社會影響,

 

朋友和老闆都數落我們:「這個人不好,如何如何不好…」,

 

我們相信他們,以為自己真的不好,老師也是這樣講給我們聽:

 

「你們那麼笨,教好久還不懂,不會講英文,那麼笨」,其實這個不是笨,

 

不能學世界的事情,並不是笨的人。

 

 

真的,我坦白說,世界沒有什麼好學,我們上小學、高中、

 

大學一直到現在,能學什麼?學了十九年,可以有多少東西?都忘記了。

 

學好多年英文,還是不會講,學法文,也還給老師,學數學,也不會算,

 

現在用電腦比較快,所以沒有用。學好多東西,都沒有什麼用,

 

學英文,也不去翻譯,這裡有很多大學畢業的人,我隨便問一問,

 

他都不懂,Mathematics是什麼?沒有人知道,(師父笑)

 

為什麼呢?因為世界的東西對我們不太有用。

 

 

世界是無常的,即使我們學很多也沒有什麼,大科學家也必須離開世界,

 

最出名的天才也要離開世界,最後也是什麼都沒有。

 

 

所以不能學世界的東西,並不是笨的人;沒有畢業的人,

 

也不是笨的人。最笨的人就是沒有學怎麼「死」,那才是真的笨。

 

他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生老病都曾經學過,也學得很好,

 

但是卻少一個「死」的科目沒有學,這種人才是真正的笨,

 

懂不懂?因為死的時候,也是很痛苦啊!當金木水火土分開的時候,

 

真的好痛苦、好痛苦。

 

 

所以你們看人家死掉的時候,好痛、好苦,是不是?那個時候,

 

即使是我們的皈依師父站在那裡念佛,也沒有用;

 

我們的爸爸媽媽站在那裡助念,也是沒有用;老師在那裡講英文給我們聽,

 

也沒有用;博士的畢業文憑放在那裡給我們看,也沒有用;

 

太太、丈夫、兒子要幫忙我們,也沒有辦法幫忙。

 

所以我們應該找一個在我們死時候,可以幫忙我們的人。

 

 

今天有一位先生問師父:「死掉的時候,大半的人都留戀這個世界,

 

為丈夫、太太傷心,為這個世界苦惱,這樣怎麼可以走得開呢?」

 

這的確是個很大的問題。我們所以會痛苦,就是因為留戀世界,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還沒準備好,所以找一位在世真師很重要。

 

所謂「佛」,是指一位真師,師父不喜歡講「佛」,因為我一講佛,

 

你們就執著在佛教的釋迦牟尼,所以我講明師或是真師。

 

 

真師是指一個人,他已經得到佛的等級,得到超過生死輪回的等級,

 

他可以在生死門裡面跑來跑去,跟我們進出大門一樣自在,

 

所以他可以帶我們出去。為什麼他可以帶呢?因為生前如果我們當他的徒弟,

 

接受傳心印,臨終時,他可以帶我們走。

 

 

傳心印是什麼?就是他可以把我們放在他的手上,

 

我們就在他的保護範圍內,他會化身來接我們,那個化身好漂亮、

 

好光亮,具有三十二相。另外還有很多佛菩薩一同前來,

 

當我們看到師父和西方境界出現時,我們會忘記丈夫太太,

 

因為那個時候,我們比較發現,丈夫太太實在好醜,心中立刻想

 

「我要馬上跟佛菩薩走,你們不要麻煩我」。

 

 

事實上根本也不用想了,師父一來,馬上就帶你走,

 

你沒有一點時間可以想丈夫太太和這個世界,他們哭你也聽不到,

 

只聽到師父講話講經而已,聽到佛菩薩的音樂,好美妙啊!

 

你們看不到丈夫太太和親人的悲傷,只看到師父好光亮、

 

好威儀,具有好大的力量,看到西方美妙的境界,或是其他任何好的境界,

 

你在這個世界修行到什麼程度,到時候就出現那種境界,

 

 

比如在師父的學生當中,他們修行各有不同等級,

 

如果有人得到第一世界的等級,當他死掉時,第一世界就會出現。

 

即使是第一的世界也比這個世界漂亮,他們那邊的眾生,

 

也比我們這個世界的人漂亮,那個時候,我們的太太根本沒有什麼,

 

比一比就知道,太醜了,所以不會再留戀她們。

 

否則我們沒辦法離開這個世界,因為這個世界綁我們好緊,

 

生生世世都已經綁了,怎麼現在不能綁?當然能。

 

 

這個世界我們本來已經有了,但是其他的世界我們不知道,

 

萬一沒有更好的境界出現吸引我們,或是莊嚴的佛菩薩來接引,

 

我們沒有辦法離開這個世界。所以有明師很重要,最重要的時刻就是,

 

當我們死掉時,他會來接我們,他吸走我們的注意力,帶我們的靈魂出去,

 

不讓我們被這個世界綁住。

 

 

印心就是在學習死掉的情況,不是學什麼其他事情。

 

不過即使是學「死」,也必須學好的情況,讓我們往生時,

 

可以自由選擇死後的境界,而不是跟一般人死掉時一樣,那麼被動無助。

 

 

大半的人,如果生前有一點點福報,死後離開世界時,

 

也會看到光,或是聽到音樂,但是那只是很低的等級而已。

 

比如說得到第一世界的等級,那個世界就是阿修羅的地方,

 

在阿修羅地方,有天堂也有地獄,並不是整個阿修羅都是不好的,

 

在那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光。在美國有一個業餘的預言家,

 

他是一位醫生,他在醫院工作時,

 

特別把那些死後復活的病人所講的話記錄起來,結果發現,

 

他們所講的體驗都一樣,他們都有看到光,或是看到一個光亮的人來接他等等。

 

 

那種人並不能算是修行的人,但是他們有福報,

 

生前他們是一個很好的人,所以死後去天堂。去天堂的人,

 

也有光亮的人來接,那個就是天使。天使有光,所以他們說,

 

他們也有看到光。有的人去很好很漂亮的境界,

 

回來以後哭好幾個禮拜,因為那裡太漂亮了,他不願意再回到這個世界,

 

但是那邊的人叫他回來,他們跟他講:「你的事情還做不好,

 

因果還沒有斷。」所以他回來的時候,哭好幾個禮拜,

 

沒有辦法跟人家說,後來人家問他,他才講出來。

 

 

大半的人死掉以後去高境界,回來之後不敢講,

 

因為講也沒有人會相信,特別是在西方國家,例如美國,

 

他們都相信科學,不相信那種死後的事情。大部分死後還靈魂的人,

 

回來以後都感到很孤單,看到那麼漂亮的境界卻不能住,

 

所以哭了好幾個禮拜,因為看過那種境界,回來還得住在這裡,

 

當然會覺得好苦。

 

 

我一向喜歡看到人家快樂,偏偏在學生當中,

 

有的人一看到師父就哭了,我問她為什麼哭得那麼傷心?她說:

 

「師父帶我去高的境界,回來以後看到這個世界,感到很討厭,快住不下去。」

 

 

雖然情況如此,但是也應該繼續生活下去,不可以逃難,

 

修行高的人不會這樣,只有剛剛修行的人才會如此急切要往生。

 

凡是按師父指示修行的人,以後都可以上去,現在何必那麼急呢?

 

更不需要哭,不過有的人還是會哭,因為看到好的境界,

 

好漂亮,感到很快樂,可是打坐完了以後,還必須再回來看先生、

 

小孩。還得去髒髒的市場買菜,萬一先生對她又不好,那就糟糕更痛苦。

 

 

初修行的人因為定力不夠,總是在比較高境界和婆娑世界,

 

所以才會發生這種情況,對於修行高的人而言,快樂跟痛苦一樣,

 

沒什麼問題,不然的話怎麼生活呢?即使我師公也只是有一天懊惱而已,

 

很可能那一天他的身體剛巧不好,徒弟也不乖等等,才會變成那樣,

 

不然他不會懊惱。師父有時候也會懊惱,但是不讓人知道,

 

因為如果師父為了懊惱而離開,學生當然更會跑掉。

 

 

有些學生修行以後會說:「我現在不要先生,不要太太了。」

 

但是不行,我們世俗的責任是應該做,我們的因果必須清付,

 

不可以逃走。修行的人應該勇敢,再苦也必須忍受,

 

因為這是最後一世。比起其他人,我們實在太好了,

 

他們還得再回來這個世界,而且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再來,

 

再來也不一定當人,很可能做鬼做動物等。

 

 

我們印心時就知道,這是最後一世了,當然,如果懶惰,

 

不按師父的指示每天修行,就應該再來,也許再來三或四次,

 

不是一次而已,師父不保證懶惰的人可以一世解脫,

 

即使釋迦牟尼佛也沒有保證,在那個時候也有須陀洹,

 

得到須陀洹果應該再來兩次或三、四次,阿羅漢才不必回來。

 

得到阿羅漢果都是修行努力,等級很高。須陀洹則是那種懶惰,

 

慢慢修的人,一天修行,兩三天「休息」,那種人當然應該再來。

 

 

可是再來這個世界實在好苦,應該先當小孩,當小孩時都是迷迷糊糊,

 

什麼也不知道,長大以後,很可能找不到師父,等到年紀大了才找到,

 

很多人都已經八十歲了,才要跟師父學,對於這樣的人,

 

我都歡迎他們回去念阿彌陀佛就好,因為實在太晚了,

 

我的師父和師公就更嚴格了,凡是超過六十歲的人,他們就不收,

 

除非是印心徒弟的爸爸媽媽,他們才會收。

 

 

不過有例外,有時候看到特別的情況,我也會收,師父的徒弟當中,

 

有的人已經八十歲了,也一樣可以修行,六歲小孩也有,從六歲到八十歲,

 

男女老幼都有,他們都可以修,而且有很好的體驗,

 

跟古代的阿羅漢或菩薩一樣。

 

 

我們不要以為阿羅漢或菩薩是什麼了不起的眾生,

 

其實他們跟我們一樣,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內在不一樣,

 

等級不一樣,他們的下意識已經成長,智慧廣開,跟師父印心以後,

 

等級也會改變。

 

 

釋迦牟尼佛有一位徒弟,他曾經殺九十九人,最後還想要殺佛,

 

湊成一百個。他的業障當然很重,應該墮入無間地獄,是不是?

 

因為他殺阿羅漢,並且還想殺佛,但是釋迦牟尼佛反而度了他。

 

他因為相信佛,從此改過自新,結果修行以後也變成阿羅漢。

 

 

在世明師是如此可貴,所以在經典中,釋迦牟尼佛都這樣讚歎:

 

「佛很難找。很難遇到,皈依佛才可以解脫,才可以不下地獄,

 

不淪為畜牲。」佛就是指在世的明師,皈依不是皈依釋迦牟尼而已,

 

當佛還在世時,我們才皈依他,離開以後應該皈依他的徒弟,

 

他的徒弟走後,應該皈依他徒弟的徒弟···依此方式皈依才對,

 

懂不懂師父的意思?

 

 

我們現在有皈依的傳統,就是古代一直傳承下來的。

 

所以我們要獲得自在,就必須找到在世真師,不是禮拜過去的佛,

 

這樣沒有用,就像我們拜華陀、扁鵲,我們的病仍然不會好,

 

 

 

 

因為他們是過去的醫生,如果要現在的病好,就應該找在世的醫生,

 

也許那種在世明醫並不出名,但是沒有關係,只要他能醫治我們的病就可以,

 

不一定應該像華陀那麼出名,是不是?

 

 

華陀、扁鵲是中國最出名的兩位神醫,但是他們都已經過去了,

 

不論我們如何拜他們也沒有用。同樣,我們拜過去佛做什麼呢?

 

 

要拜也可以,不過那是因為我們崇敬他們,崇敬過去、現在、

 

未來的老師是應該的,但是要解脫,就必須找在世的真師。

 

找那種已經開門,已經解脫的人,那種人有鑰匙,可以幫我們開門。

 

 

這是很簡單的事,沒有什麼神秘,也沒有什麼了不起。

 

本來我們就應該學生老病死,四種都應該學才對,

 

現在已經學好了三個,再多學一個也沒有什麼了不起,

 

也不是什麼難懂的事。

 

 

我們除了學生、老、病之外,還應該學「死」,

 

就必須找一位每天生死自如的人,他要死就死,要生就生,

 

那種人才能幫忙我們,因為他是專門的人。就像專門教英文的老師,

 

才懂得教英文;專門死的老師,才會教我們死,也許你們很怕死,

 

但是怕也沒辦法避免,既然不能避免,就應該趕快學,是不是?

 

 

你們要不要學「死」呢?不要也不行,不然等一會兒往生的時刻到了,

 

牛頭馬面要勉強我們離開時,就會很痛苦,但是如果生前開這個門,

 

死的時候不會有問題。我們身上有九孔,但是還有一個看不到的門在這裡

 

(指智慧眼處),這是第十個門,生前每天修xx法門,

 

等死的時候,它馬上可以開,很快,只要一秒分就開了,

 

但是因為你們每天都關著,所以師父需要一個小時才能幫你們開。

 

 

昨天你們問:「師父,您還沒有給我們鑰匙。」鑰匙可以給,

 

沒問題,問題是你們的門很難開,需要一個小時。師父的門馬上可以開,

 

你們的門已經好久沒開過,應該敲敲打打,所以需要比較多的時間,

 

並不是師父不要馬上把鑰匙給你們,即使要給,也是有條件的。

 

平常你們請人來開門關門或配鑰匙,也應該給他工錢,或是請他吃飯,

 

要請師父開門,也必須聽從師父的條件,必須吃全素,

 

而且每天給師父兩個半小時,説明你們開關那扇你們自己開不到的門,

 

這兩個半小時,就是師父的工資,如此而已,其它我不需要什麼。

 

 

想請師父替你們開門的人,絕對不可以殺生,應該具有慈悲心,

 

這是師父的條件。你們應該發慈悲心,既然我們自己不願意

 

被勉強死得那麼痛苦,當然也不要用直接或間接的方式,

 

讓其他眾生被勉強死得那麼痛苦。種好因,得好果,我們要和平死,

 

也應該幫助眾生和平死,沒有種這個因,怎麼能得到好的果呢?

 

如果師父不這樣教你們的話,就是在說妄語,在騙你們,也不符合因果律,

 

種柳丁怎麼可能變成蘋果?沒有這種事,所以我應該講這些條件。

 

 

我叫你們每天應該省下兩個半小時給師父,事實上並不是給師父,

 

而是給你們自己,不過經你們自己,就等於給師父,你們快樂,

 

就是我的快樂。所以如果你們不想對自己好,至少應該對師父好,

 

把兩個半小時佈施給師父,我不要什麼東西,只是向你們每天托缽兩個半小時,

 

如果你們肯佈施給師父,死掉時一定很快樂,甚至還不用等到死掉,

 

每天就已經很快樂了。打坐時去西方,回來以後,眼睛睜開就去工作,

 

就像學生每天去學校學東西,回來以後,就吃飯做功課,

 

等第二天再去學校一樣。

 

 

所謂「常隨佛學」,就是每天去佛的地方學,不是在這個世界學。

 

這個世界可以學什麼?在娑婆世界師父也不能教你們什麼,

 

只可以像現在這樣,講一些普通的道理,彼此聊聊天,

 

但是如果你們去高境界的話,師父會教其它高等的道理,

 

因為在高境界有不一樣的工具。

 

 

昨天師父講第一的世界,那裡的眾生所發明的機器或是,

 

都比我們文明,我們沒有辦法想像得到,也從來沒有看過或聽說過,

 

我們以為現在有電腦、電視、電話...等,是很文明,

 

其實那沒有什麼,都是他們的垃圾掉到這裡來,我們才撿起來用的,

 

我們這裡最好的科學家,就是他們那裡不能畢業或是最糟的學生,

 

掉下來以後變成的,能夠畢業的人,都在高尚的地方做其它事情。

 

 

「常隨佛學」就是去佛的地方學,

 

師父在這個娑婆世界也會儘量教你們,

 

但是你們去高境界時,師父會教不一樣的事情,等級越高,

 

所教的東西越不一樣。每個世界都有學校,當你們在娑婆世界時,

 

例如在無量光靜坐中心,師父會教你們一點點內在神秘的東西,

 

到了高境界時,也有學校,師父也會在那裡教高等級的智慧。

 

睡覺的時候,師父會帶你們上去高等級學校學習,因為你們白天太忙,

 

有的人根本不打坐,師父沒辦法帶他走,

 

所以趁晚上睡覺時,再把他拉上去學習。

 

 

睡覺的時候,他不會掙扎,頭腦也不會那麼硬,比較簡單帶走,

 

白天就很不容易,叫他打坐,他說沒空,也是跑去跳舞聊天,

 

做亂七八糟的事情。要跳舞、看電視也可以,

 

但是應該省下一點時間打坐。

 

沒有時間看電視沒關係,但是不能不打坐,必需每天練習死掉的情況,

 

如果今天有四個小時,可以看電視一個半小時,打坐兩個半小時;

 

明天若只有兩個半小時,就應該全部用來打坐。

 

 

但是如果沒有真師指導,都是打「錯」而不是打「坐」,

 

所謂「打錯」,是打不對,所以才說打錯。打「錯」的話會著魔,

 

會覺得昏沉,跟你昨天所問的情形一樣,如果打「對」就不會。

 

大半的人都是打錯,不曉得在那裡打,亂七八糟打,所以說「打錯」。

 

 

真正打坐的人很快樂,不會昏沉,越打坐,越打對,越坐越好,

 

不會「打錯」。打「錯」跟打「坐」不一樣,不是師父不懂中文,

 

打錯就是打不對,亂七八糟打。打什麼呢?就是禪定,

 

外離開世界的形相是「禪」,內不亂是「定」。

 

 

(此時正好有人一直在講經會場外面吵鬧干擾)如果你人沒有看過魔,

 

現在看就知道。魔是什麼?凡是不讓師父發動車子來講經,

 

或是講經時故意干擾,那種就是魔。魔並不是頭上長角才叫做魔。

 

凡是會阻擋人、障礙人,或是阻礙修行的人,阻礙明師,

 

不讓他去度眾生,

 

也不讓眾生來聽經,讓眾生在聽經時睡覺或是講話,

 

讓眾生不聽好的道理,

 

只聽自己亂七八糟的意見,讓他們整天講很多沒有用的話,

 

這樣就是被魔拉。

 

 

來這裡聽經只有兩個小時,不好好把握時間,還要講話,

 

因為覺得自己太重要,整天講給人家聽,來這裡還要講,

 

不給師父機會講經,這樣就是被魔拉。魔不是他自己,

 

魔是一種力量,

 

這種力量會影響他,讓他變成這個樣子。

 

 

我師父在德國講經時,有一個人從外面跑到講臺,

 

他拿很多馬糞要丟在我師父身上,我師父說:「好,給我。」

 

結果反而沒有事,那個人站在那裡,既丟不出去,也不放下來,

 

奇怪的是,每次當他要丟出去時,就好像觸電一樣,

 

所以沒辦法丟出去,

 

也沒辦法放下來,那個時候我師父用手一比,才讓他出去。

 

走的時候,他的東西掉下來,我正好坐在前面,

 

所以袋子裡滿滿都是那種眾生的業障(大家笑)。

 

 

要當老師也不簡單,經常被那種魔阻擋。為什麼有魔障呢?

 

那是眾生的共業,懂不懂意思?來聽經的人,有的人業障很多,

 

福報不夠,驕慢心很高,所以魔利用那種人來找麻煩,

 

如果每一個人都具有單純心、謙卑心,魔就沒辦法來這裡干擾,

 

但是因為眾生不單純,所以會有魔障、有定業、有共業。

 

 

因為大家有差不多一樣的業障,所以才會生在同一個國家,

 

或是同住一個家庭或一個團體,那就是所謂的共業。除了共業之外,

 

還有別業,這是自己的業障,比較特別,跟人家的不一樣,

 

所以稱為「別業」。如果我們要超過定業和共業,就應該靠修行,

 

因為我們自己有一種最大的力量,那就是所謂的本來面目或是佛性,

 

釋迦牟尼佛並沒有說:「應該相信上帝」,他說:

 

 

「靠你自己,做自己的燈」。

 .

 

所謂「自己」是什麼?就是本來面目,釋迦牟尼佛並沒有說,

 

應該靠我們凡夫的頭腦,懂不懂這意思?任何眾生都是佛,就是這個意思。

 

還沒有認識這個東西以前,我們是凡夫;認識了以後,我們就成佛,

 

我們裡面都有佛,但是也有魔,如果一個人發展那種魔的地方很多的話,

 

就會降到魔的地方,懂不懂?

 

 

所以在佛教這兩種力量稱為「魔佛」,在道教則稱為「陰陽」,

 

如果我們發展陰的方面,我們就變成陰;發展陽的方面就變成陽,

 

陰陽都平均發展,就是「道」。心平常就是道,

 

合乎道的人就是陰陽平均的人,「大丈夫」就是陰陽平均,

 

既不偏向陰,也不偏向陽。大丈夫並不是指你們男眾,

 

女佛性跟男眾一樣。

 

 

六祖惠能去見五祖時長的不好看,個子又小又瘦,又是從越南來的,

 

所以五祖罵他:「你是個南蠻人,怎麼能成佛?」

 

那個時候中國人稱呼越南人是南蠻,他們佔領我們的國家,

 

用半個眼睛看越南,瞧不起越南人,所以稱越南人是南蠻。

 

六祖惠能是越南人,因為他是從南海來的,長得並不好看,

 

個子很小,黑黑瘦瘦的,他是個樵夫,砍木材為生,很窮,

 

所以他一來,五祖就罵他:「你這個南蠻,怎麼能成佛?」

 

六祖說:「人有分南北,佛性沒有。」

 

 

師父也講一樣的事,人有分男女,佛性沒有。

 

如果有人還執著男眾才可以成佛就錯了。

 

大丈夫相就是一個陰陽平均的人,

 

「陰」太多就是女眾,具有女的品質;「陽」太多就是男眾,

 

大丈夫就是指陰陽平均的人。

 

 

所以大丈夫的樣子不是指這個肉體,當然,必須用肉體才能度眾生,

 

但是他的大丈夫相不是這個肉體,如果我們要看他的大丈夫相,

 

必須用佛眼、天眼或智慧眼才可以看得到,用肉眼沒辦法。

 

不過智慧眼開了以後,很可能也可以看到,不一定應該用天眼,

 

因為那個時候肉眼變成天眼,即使睜著眼睛也可以打坐,

 

眼睛睜開也可以看到天堂地獄,身體雖然在這裡講經,但是同一時間,

 

也可以化身到美國,去救度那邊的學生。任何眾生在任何地方祈求,

 

都可以化身去,所以稱「千百億化身」。

 

 

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才會千百億化身,任何得道的人都能千百億化身。

 

每個人印心以後,都有一個化身照顧他,不然怎麼照顧所有學生呢?

 

怎麼能保護他們呢?肉體只有一個,怎麼可以照顧那麼多人?

 

怎麼能保證死掉時帶他們上去呢?

 

 

因為那種人可以千百億化身,換句話說,任何人都能受到他的保護,

 

這樣才能尊稱他為師父、老師或父親,因為他像老師一樣教我們,

 

又像父親一樣照顧小孩,並且拯救我們的靈魂,所以才稱他是師父,

 

稱法師則是因為他可以教人法門。

 

 

一位得到的老師就像是英文老師一樣,他已經可以講英文,

 

他是MasterofEnglish,法師是MasterofDama,法是Dama,

 

一位已經可以得法的人,才可以說是法師或師父,否則只是一種稱呼,

 

空有其名,卻沒有真正的力量。

 

 

問:師父您說有鑰匙可以開智慧門,但是我不知道開了此門以後,

 

到底是通向生或死,或其它不好的地方。請問是不是有印證?如果有,

 

我才能肯定這是真正的法門,才可以安心地把我的生命交給師父。

 

 

答:不用把生命交給師父,你的生命自己管,我沒有空,也不想管,

 

你只要依照師父的指示去做就好。學xx法門當然有保證,

 

開悟時會有印證,你可以把你的體驗拿來跟經典比較,

 

看看是不是一樣,就會知道,沒有體驗的話根本無法比較。

 

 

所謂「印心」就是馬上有經典上的體驗,這樣才可以說是開悟,

 

沒有體驗開什麼悟、。怎麼印證呢?印什麼心呢?

 

印心就是以心傳心,

 

傳心時你會知道,自己得到的體驗跟古代修行的人一樣,

 

也和經典上所記載的相同。

 

 

例如普門品中記載,得到觀音菩薩的力量時

 

可以看到她的三十二應化身,

 

很可能還會看到觀音菩薩來救你。當你印心時,

 

也許會看到師父來教你什麼東西,這就是第一個印證,

 

因為這表示師父是菩薩化身。所謂菩薩化身就是指一個人,

 

他可以在內在教你東西,或是帶你去高的境界,

 

否則你怎麼知道這個人和其他法師有什麼不一樣?

 

 

第二個印證是,會有觀世音菩薩的體驗,

 

修xx法門的人可以跟觀音菩薩一樣,

 

也會聽到梵音、海潮音等。印心時你會得到那個等級,

 

如果還沒有達到這個等級,最少也能得到初步的等級,

 

一定會看到光,你看楞嚴經中記載二十五位元菩薩的體驗,

 

他們開悟時看到什麼東西?是不是都看到光?你印心時也可以馬上看到光。

 

由這一點你可以自己做比較。師父這樣答覆你滿意不滿意?(答:滿意)

 

 

問:所謂的光,是否有分好或壞?

 

 

答:沒有好也沒有壞,只要低等級和高等級之分而已。

 

印心時師父會告訴你,什麼光是低等級,什麼光是高等級。

 

 

 

問:所謂的音流是不是佛性?

 

 

答:這只是名稱不同,有時候用不一樣的名稱,

 

比如稱為音流=聲音、振動力、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等,

 

其實都是一樣的事情。「音流」是在楞嚴經中講的,

 

師父只是借用楞嚴經中的名稱,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有講:

 

「佛靠這個音流下來度眾生,菩薩和眾生靠這個音流上去,

 

得到圓滿解脫」。你們有沒有看過這段話?(有人回答:有)。

 

 

(佛還要靠音流,這樣是否不自在?)當然自在。比如你家有樓梯,

 

你應該靠樓梯才可以下去,當然你也可以跳樓,但是比較痛,

 

並不是你沒有力量,也不是這個樓梯有什麼了不起,

 

這只是一種下去的方式,懂不懂?其實也不能說是「靠」,

 

但是用凡夫語言沒有辦法講,用語言會越講越麻煩,所以師父傳法時,

 

一句話都不講,但是你們都得法,這樣叫「以心傳心」。

 

 

到現在為止師父講那麼多,已經連續講三、四天,

 

但是還沒有傳法,傳法時一句話都不講,不過那個時候才是最重要的。

 

這三、四天雖然講很多,你們還是沒有得法,師父不講話時,

 

才是傳心印,以心傳心,不用世界的語言,懂不懂?

 

用語言會越講越誤會,越講越麻煩,你們看,聽經看經的人那麼多,

 

卻沒有人開悟,因為這是教外別傳不用經典。

 

 

問:在法師的大作中提到,業障是從音流產生,

 

是不是一切的事情都從音流而來?

 

 

答:是,如果不從音流來,會從那裡來?一切唯心造,

 

既然這樣,我們的業障當然還是從這個佛性音流來的。

 

(大師的著作提到,所有的一切都是從音流而來,如果我們犯罪,

 

這是不是我們的錯?)不是,但是如果你這樣對魔王說,

 

他也不同意,他會說:「你還是必須下地獄」,是不是這樣?

 

你不可以跟閻羅王說:「我沒有罪,這個罪是佛性,是音流的罪。」

 

因為「知道」跟「解脫」並不一樣。

 

 

(是不是可以比為唱片有跳音,這是錄音時的錯,

 

不是我的錯)可以,但是你也沒辦法啊!因為已經錄好了,

 

現在已不單純,懂不懂?是你自己錄的,不過你不曉得,

 

所以不是你的錯,但是畢竟是你自己的錯,是這個主人錄的。

 

 

我們也是一樣,我們的本性很單純,這個世界就是學校,

 

讓我們學東西,不過當我們學習的時候,因為不曉得,

 

所以做錯很多事,我們會責怪自己,即使有人告訴我們:

 

「這不是你的錯,因為你還在學習階段,當然會弄錯。」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安心,很著急,

 

有的人甚至還沒有學習畢業就跳樓,

 

因為不曉得,所以不能控制自己。懂不懂?

 

 

沒有開悟的人跟開悟的人在外表上看起來沒有什麼兩樣,

 

開悟以後還是吃飯睡覺,但是他很自在,沒有業障,

 

他現在還是跟以前一樣,並不是開悟以後就變得比較漂亮。

 

當然靈體會比較漂亮,但是用肉眼看不到。

 

開悟以後外表沒有什麼改變,

 

只是內在改變,不過他自己會知道,現在他的業障沒有了,

 

他知道自己是佛,是菩薩或是阿羅漢。

 

 

雖然說「知道」,但也不「知道」,如果他知道自己是佛,

 

他就不是佛了,但是也不能說他不知道,這個我沒辦法講清楚

 

(大家笑),等你們成佛以後就知道了。我這樣解釋,

 

你們聽起來一定還不滿意,即使連我自己都感到不滿意,

 

但是沒辦法啊!這不是用凡夫語言所能講通的。

 

 

比如你們問師父:「你是不是佛?」我不能說「是」,

 

也不能說「不是」,回答「是」也對;回答「不是」也對,

 

懂不懂意思?如果你說我不是佛,我也不認為如此;

 

你說我真的是佛,我也不滿意,懂嗎?佛就是這樣,

 

不管我講什麼都不對,你們不用相信師父是佛,

 

只要相信師父有能力可以幫你們開智慧門,

 

可以馬上讓你們有開悟的體驗,

 

可以拿來跟經典比較就好了,你們不必管這個人是誰,

 

管你們自己是誰就對了。

 

 

.

 .

這裡有許多清海無上師的開示.喜歡聽甚麼開示

 

點選編號數字那格就可以了

.

 

http://edenrules.com/index.php?route=information/information&information_id=14

 

 .

 

臨終的情況 聲音

 

.

 http://edenrules.com/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ath=60_89_92&product_id=1541%20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潔 的頭像
    小潔

    小潔的天地 清海無上師 純素 痞客邦

    小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