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一輩子的事

 

瞭解您的腎臟,讓【洗腎】遠離你

 

當腎臟出現問題時——我們的身體會產生的現象會有:

 

1.腎臟有兩條通路,從腳底的湧泉上來,走到腳後根內側,再順着腿的內側往上走。

 

第一條: 從後方上來走到腰與膀胱結合,再順着脊椎兩側往上走當我們腎臟不好,

 

氣會不足,血就上不來;因此腰會酸,背會痛,再往上到頸部,頸部會覺得僵硬;

 

到了後腦勺會感覺昏脹不舒服,到了頭頂會覺悶脹,

 

過了頭頂往下到兩個眉心之間的"精明穴",氣不到會覺兩眼乾澀。

 

 

 

第二條: 從前面上來,經過大腿跟我們的生殖器及肝臟結合,

 

最後延着身體兩側到胸前與肺臟結合。腎臟有問題,大腿兩側會酸、軟、無力,

 

經常發癢。無法把氣送到胸口與肺臟結合,我們的呼吸就慢慢不順暢,

 

久了以后裡面的氣管就會自然閉鎖,一閉鎖空氣就不易進來,

 

人就會感覺到窒息,必須"乾咳"來減緩它。

 

 

2.氣不足不能與膀胱結合,造成膀胱中括約肌的細胞就容易代謝死亡而造成鬆弛,

 

排尿狀況不好,頻尿,久了以後細胞慢慢壞死,最後就尿失禁。

 

 

3.看東西的瞳孔部份叫做"視覺",就是由腎臟直接控制,腎有問題,

 

不能將腎水送達到眼睛,眼會覺得干、酸、澀、慢慢視覺就會模糊,

 

嚴重會出現黑影,叫做"飛蚊症",久了以後壓力會越來越大,造成"青光眼"。

 

 

4.早上起床,腳後跟會不舒服因為,人在休息時,血液是在肝,

 

腎臟會暫時缺血,起床須把血液送至全身,由於腎臟不好,

 

氣太弱,血液來的太慢,關節失血自然就會僵硬,活動一下,

 

血液循環到了關節才會輕鬆。

 

 

5.人活着就會講話,講話耗元氣,本身腎臟不好氣太弱,

 

再把氣耗掉就會不想說話,因工作不能不說話時,聲音就會出不來,就會沙啞。

 

 

6.想要深呼吸總是覺得氣不夠,自然呼吸就會快,呼吸一短促,

 

鼻腔就會缺血,鼻腔的黏膜因為缺血,抵抗力就會減低,

 

空氣中的塵蹣就會破壞它,破壞了當然就會敏感,天氣潮濕、

 

變化,承受不了就會發作,稱為"過敏性鼻炎”。

 

 

7.男性朋友的攝護腺,婦女的卵巢、子宮都間接、

 

直接跟腎臟有關,因此,腎臟有了問題,到了一定的年齡,

 

攝護腺就會肥大;婦女因腎臟不好,卵巢、子宮就會虛弱、

 

寒冷,虛寒就沒有力量將每個月應該排出的經血排掉,

 

排不乾淨都還滯留在子宮裡,每個月經血都要出來,

 

不能完全排掉都停留在子宮裡,久了難免造成血塊堆積,

 

形成腫瘤,稱為"子宮肌瘤"。

 

 

8.每個月經血出不來,在裡面來回撞擊,

 

子宮的內膜會受不了這些經血會受不了這些經血在裡面的推擠,

 

就會變形、異位,稱為"子宮內膜異位";慢慢的內分泌就會混亂,

 

過多的分泌物,赤白帶就會形成。 保險情報提供

 

 

9.時間久了,腎臟越來越不好,氣越來越弱,手腳就會開始冰涼,

 

尤其到了冬天特別冰冷。慢慢久了,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走也不是,肯定會造成神經受傷,晚上睡覺不好入睡,

 

好不容易睡着了,一點點聲音就會被吵醒,縱使睡着了,

 

整夜都在作夢,有睡跟沒睡一樣,天天都很累。

 

 

【如果腎臟有了毒素表現在】

 

 

1. 月經量少,或經期短,顏色暗。月經的產生和消失,

 

都是腎功能是否旺盛的表現,如果腎臟中有很多毒素,經血就會減少。

 

 

2. 水腫。腎臟管理體內的液體運行,腎臟堆積毒素後,

 

排出多餘液體的能力降低,就出現了水腫。

 

 

3. 下頜長痘。臉部下頜部位由腎管轄,腎的排毒不足,

 

多餘的毒素會表現在下頜部位。

 

 

 

4. 容易疲倦。身體內的毒素消耗了腎的能量,腎臟提供的能量減少,

 

於是出現體倦,神疲思睡,四肢無力。 保險情報提供

 

 

如果每天能利用一點方法,把身體裡面的火氣和毒素向體外排掉,

 

保持氣血通暢,痠痛毛病自然消除!

 

 

 

【腎臟怎麼排毒更順暢】

 

 

1. 腎臟排毒食品:冬瓜。冬瓜富含汁液,進入人體後,

 

會刺激腎臟增加尿液,排出體內的毒素。

 

食用時可用冬瓜煲湯或清炒,味道儘量淡一些。

 

 

2. 腎臟抗毒食品:山藥。山藥雖然可以同時滋補很多臟器,

 

但最終還是以補腎為主,經常吃山藥可以增強腎臟的排毒功能。

 

拔絲山藥是很好的一種食用方法,用焦糖“炮製”過的山藥,

 

抗毒的功效會相應增強。

 

 

3. 按壓肝臟排毒要穴:湧泉穴。這是人體最低的穴位,

 

如果人體是一幢大樓,這個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

 

經常按揉它,排毒效果明顯。湧泉穴位置在足底的前1/3處

 

(計算時不包括足趾),這個穴位比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

 

稍有感覺即可,以邊按邊揉為佳,持續5分鐘左右即可。

 

 

【腎臟最佳排毒時間】

 

腎臟最適合排毒的時間是早晨5~7點,身體經過一夜的修復,

 

到了早晨毒素都聚集在腎臟,所以早晨起來最好喝一杯白水,沖刷一下腎臟

強化腎臟操 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FfNnS8_jy4

 


 

 

 如何照顧腎臟

 

 

腎臟病已成台灣新國病,洗腎人數突破6萬人,

 

扣除死亡,每年約以2,000人的速度淨增加,

 

每個人都應好好護腎,以免走上洗腎之路。

 

文??邱玉珍

 

 

諮詢???縝u山(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

 

曾淑汝(健保局醫務管理組技士)

 

腎臟俗稱「腰子」,是人體過濾有毒廢物的重要器官,

 

一旦發生病變衰竭,就需要接受長期洗腎治療;

 

為什麼台灣有這麼多腎臟病人?江主任表示,

 

 

不單是台灣,全球腎臟病比例也是節節上升,

 

根據統計,全球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為10%-12%,

 

台灣為11.9%(溫啟邦研究室,2008),

 

亦即平均每10人中至少有1人罹患慢性腎臟病。 

 

慢性病患是腎臟病的高危險群 

 

 

很多人以為,台灣人愛亂吃藥是造成台灣

 

「洗腎王國」的主要因素,事實上,

 

人口老化與慢性病人持續增加,對於洗腎人口不斷攀升的情形影響更大,

 

江主任強調,在門診裡,很多慢性病患如糖尿病、

 

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患者,都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群,

 

尤其糖尿病更是尿毒症的最大來源。

 

 

根據美國腎臟病登錄系統《末期腎臟病2007年年報》顯示,

 

台灣末期腎臟病發生率(新發生病例)和盛行率(累積總病人數),

 

都是世界第一,主要原因跟台灣糖尿病人口節節上升,

 

控制不理想併發腎病變有關。根據研究無論是第一型或是第二型糖尿病患,

 

所有病人中有30-40%會併發腎病變,1%的病人會成為尿毒症。

 

健保局統計分析也發現,台灣的洗腎病患來源有高達43%是糖尿病患合併症、

 

腎絲球腎炎占20%,高血壓合併症占15%,

 

不當用藥及老化占12%,其他原因占10%。

 

國人愛吃藥 防病不成反傷腎

 

 

慢性腎衰竭會成為「新國病」,另一個重要因素,

 

則與國人動輒吃藥有密切關係。江主任表示,台灣人很喜歡吃藥,

 

尤其喜歡吃來路不明的藥,過去醫院護理人員曾到民眾家裡訪視,

 

發現很多民眾家裡打開抽屜,滿滿都是標示不清的藥,

 

這些藥品都有可能對腎臟造成嚴重的傷害。

 

 

還有像目前廣受大家喜愛的紅麴,雖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但買到萃取不完全的劣質品,也可能傷腎,江守山說,

 

大家只看到某種藥品的好處,忽視了它的另一面,

 

紅麴就是最好的例子,有研究發現,紅麴裡的麴黴素也會傷腎,

 

不肖業者若萃取不全,民眾吃多了不但無法預防心血管疾病,

 

反而可能走上洗腎一途。

 

 

台灣洗腎品質優於先進國家

 

台灣成為洗腎島跟糖尿病高居不下有關外,

 

台灣洗腎品質優於其他先進國家,以致病人存活期長達一、

 

二十年。根據統計,台灣尿毒症死亡率低、存活率高,

 

比世界各國都來得好,台灣尿毒症患者的死亡率約只有美國的1/3,

 

如果想除去人種的因素,可拿同是華人區的新加坡為例,

 

病患血液透析的死亡率仍是台灣的1倍,而以腹膜透析為主的香港來說,

 

病患腹膜透析的存活率也只有台灣的1/2,

 

只有醫療最先進的日本與台灣相當。

 

 

台灣尿毒死亡率低、存活率高,跟台灣很早發展洗腎技術有關外,

 

另一個原因則要受惠於全民健保的實施,在健保還沒有實施之前,

 

只要聽到洗腎,等於宣告家中破產,因為洗腎1年需賣掉1棟房子,

 

許多人因此而放棄治療,提早結束生命;健保實施後,

 

洗腎病人不用再背負龐大醫療費用,對末期腎臟病患來說是一大福址,

 

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命,所以尿毒症盛行率最高的前4名是台灣、

 

日本、美國、以色列,都是醫療照顧比較先進的國家。

 

腎臟是沉默的器官 初期難發現

 

 

根據國衛院 溫啟邦 教授2008年發表於著名醫學期刊《刺胳針》的研究指出,

 

台灣地區20歲以上民眾罹患第1-5期慢性腎臟病者約200萬人,

 

也就是說,每8個成人,就有1人罹患慢性腎臟病,

 

但僅3.5%的民眾知道自己罹病。

 

 

慢性腎衰竭一開始大多沒有什麼症狀,患者頂多出現輕微腳腫、

 

頭暈、身體不適或是食慾不佳等症狀,所以常被大多數人忽略。

 

等到腎功能嚴重下降時才會出現明顯噁心、嘔吐、嚴重貧血、

 

水腫、呼吸喘、或是嘴巴有尿騷味、皮膚癢、睡不著等明顯症狀,

 

一旦出現這些症狀,通常就要洗腎了,

 

不然累積在體內的毒素會不停的殘害身體,

 

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

 

腎臟病一定要洗腎?

 

 

由於慢性腎臟病對腎臟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初期又不容易發現,因此,大部分患者在症狀出現時,

 

就很有可能面臨終身洗腎的人生。

 

江主任解釋,腎臟功能不好,就是所謂的「腎衰竭」,

 

腎衰竭又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慢性腎衰竭」

 

指的是腎臟功能下降至大約60%以下持續3個月以上,

 

同時在腎臟超音波大多可以看到腎臟萎縮,表示腎臟功能已經受損,

 

只剩下不到60%的功能。如果不加以注意,

 

 

腎臟功能有可能愈變愈壞,最後進入到「尿毒症」的階段,

 

這時可能就要開始洗腎了。

 

 

也就是說,當病人肌酸酐、尿素氮及肌酸酐廓清率等數值,

 

來到警戒線時,醫師會建議患者洗腎,走到這一步,

 

代表患者的腎臟已經無法負荷身體的代謝,

 

再不透析,則可能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產生其他併發症,

 

甚至危及生命。但民眾對洗腎充滿恐懼,

 

深恐「一洗腎一輩子就完了」,江主任無奈地表示,

 

門診裡,常有追蹤一、二十年的病患,聽到「洗腎」

 

馬上跑掉不見人影,等到再次出現時,

 

通常已住進加護病房,他感概地說,

 

其實洗腎是在為病人「保命」,

 

恢復正常的生活品質,不應諱疾忌醫。

 

另外,若是腎臟已受損者,更要注意護腎

 

「三從四不得」的原則,「三從」

 

是指腎臟功能已受損的病患要遵從低蛋白、

 

低鉀、低磷、低鹽的「四低飲食」、

 

每3個月作3項腎臟功能「定期檢查」、

 

並遵循「醫師指示」。「四不得」是指

 

「危險飲食」高磷、高鹽、高鉀、高蛋白食物要不得,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尿酸」疾病要不得,

 

「濫用藥物」與「暴飲暴食」的行為都要不得,

 

才能有效避免自己走上洗腎之路。

 

腎臟病不可怕    及早治療最重要

 

為減緩慢性腎病前期病患惡化為「洗腎」患者,

 

衛生署國健局針對腎臟病的高危險群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心臟病等),

 

從事早期篩檢及預防糖尿病患者腎臟病變工作。

 

很多慢性腎臟病患者,只要好好控制飲食及定期做驗尿、

 

驗血、量血壓等檢查,可以延緩腎臟功能下降。

 

在腎臟科門診裡,就有病患遵從醫囑,控制飲食、

 

血壓、血糖、血脂,延遲了8年才洗腎。

 

江主任也認為,慢性腎衰竭並不是不治之症,

 

如果能詳細診斷,適當治療,再加上配合飲食控制,

 

就可以有效的延緩腎臟功能變壞的速度。

 

為避免讓慢性腎衰竭的患者步入洗腎之途,

 

台灣腎臟醫學會與國健局共同成立「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

 

積極推廣「護腎三三」衛教宣導,呼籲一般民眾應預防三高上身,

 

三高族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應做好疾病控制,

 

可預防腎臟病的發生;並應遵循醫囑接受定期的驗血、

 

驗尿、量血壓檢查,幫助自己瞭解腎臟的功能。 

  

 

============================================================================

護腎5招

 

人到了40歲過後,每增加1歲,腎功能就會下降,

 

就愈經不起損傷,而腎臟功能主要在調節和

 

維持人體內的體液容量和成分,

 

是泌尿系統中非常重要的器官,

 

寶貝您的腎臟不可不慎。

 

 

1. 不自行亂服藥:千萬不要吃來路不明、

 

未經醫師處方的藥,如果有醫師開立的抗生

 

    素、止痛藥也應該按規定服用,不要服用過量,

 

另外許多市售的止痛藥、感冒藥和

 

    中草藥都有腎臟毒性,也需小心服用。

 

 

2. 留意血糖、血壓:血壓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

 

都可能會造成腎臟傷害,因此代謝

 

    症候群的患者,一定要配合醫師好好治療、

 

並改善飲食與生活習慣,讓病情獲得良

 

    好的控制。

 

3. 飲食要均衡:飲食要均衡、不可暴飲暴食,

 

若長期暴飲暴食,吃下太多含蛋白質的食

 

    物,將造成腎臟很大的負擔,使腎功能受損,

 

因此,飲食盡量均衡、清淡,才是保腎

 

    之道。

 

4. 多喝水不憋尿:因憋尿產生的尿道感染,

 

有可能造成腎衰竭,尤其現代人大多忙碌,

 

    很容易就有「習慣性憋尿」的情形,

 

工作的時候,要注意時時提醒自己,每隔一段時

 

    間離開座位、喝杯水、上個廁所。

 

5. 留意身體狀況:如果民眾出現以下症狀,

 

一定要盡快就醫,尤其患有高血壓、高血脂

 

    、心臟病、高血糖等族群,

 

一定要把腎臟病的症狀口訣「泡、水、高、貧、倦」謹記

 

    在心:

 

 

泡 →小便時有細微泡沫,超過30秒仍不散

 

水 →下肢壓下去會有水腫現象

 

高 →高血壓

 

貧 →不明原因貧血

 

倦 →經常感到很累、無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潔 的頭像
    小潔

    小潔的天地 清海無上師 純素 痞客邦

    小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